林秀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模塊的教學不僅是重要的組成內容,而且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對于學生日后的發展也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然而,現階段發展中,有很多因素的存在,阻礙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質量的提高,為此,從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質量出發,進行相關方面的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閱讀;語文;課堂質量
語文是學生所要學習的重點科目之一,對學生各個方面能力以及素養的培養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中,語文學科是一個大的系統,是由多個子系統所組成的,包括基礎系統、閱讀系統、寫作系統等,每個子系統的學習對學生而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閱讀系統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采取合理的措施來提高閱讀課堂教學質量,以此來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以及閱讀習慣,對于學生的整體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盡管在現階段的教學中,仍然存在多個方面的問題,阻礙著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但是為了實現整體發展,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要積極尋求一切有效的措施來解決存在的問題,最大限度地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從而促進整體的進步與發展。
任何一件事物的發展,如果長期存在著問題并且不加以解決的話,將會在某種程度上阻礙著這件事物得到長遠發展,同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若不能采取合理的方法來解決長期存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勢必會影響整體的進步與發展。因此,本文主要探討的就是解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方法,希望可以為實際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一些借鑒意見,從而促進整體的進步與發展。
一、以興趣為基點,鼓勵學生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何一件事情在興趣的驅動下與沒有在興趣的驅動下,所收獲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同理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立足學生的興趣,合理采用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具體能夠采用的教學方法,表現如下:第一,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置身于教學情境之下激發閱讀興趣,而情境的創設,教師要以實際的教學內容為基礎,借助PPT、視頻、動畫等形式來開展,讓學生在這些有聲、生動、形象的方式下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和具體意思。第二,閱讀是一個循環漸進的過程,并不能夠一蹴而就,而要想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教師要在教學中多鼓勵學生開展閱讀活動,同時,閱讀本身就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過程,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閱讀感想,當學生在課堂中提出自己的想法時,教師要采取鼓勵的態度,而不是用標準答案來束縛學生的思維,抑制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到《我喜歡》這一節課程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為學生展示多張圖片,包括各個方面,詢問不同的學生喜歡哪張圖片,并且喜歡的理由是什么,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開始課程的教學。
二、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正如一個優秀的工匠要想設計出優美的作品,沒有完善的工具是實現不了的一樣,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將閱讀方法進行有效的掌握,就如同擁有一把良好的工具,能夠最大限度地解決學生所碰到的閱讀問題,而學生需要掌握的閱讀方法,主要是由四個方面組成,分別為:(1)略讀法,這一方法就是讓學生快速地理清文章,主要用于學生學習或者是寫作,教師在指導學生運用這一方法時要讓學生學會有選擇性地閱讀文章或者部分內容,學生能夠學以致用。(2)精讀法,這一方法適合用于需要集中理解的文章和段落,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以教材中的文章為案例,針對文章中優美、有特殊意義的句子,讓學生采用精讀法來理解,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文章所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3)默讀法,在小學階段可能很多文章,學生都喜歡大聲朗讀出來,但是到了后期,很多書本的閱讀都需要使用默讀法,不僅可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而且能夠降低對別人的干擾,因此,教師在小學閱讀教學階段,要讓學生掌握。(4)摘抄評價法,這一方法主要適用于課后階段,教師可以以布置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在閱讀書籍中,將自己認為優美的語句或者是發人深省的語句摘抄下來,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評價和分析,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在學習《大地的話》這一節課程時,由于這一篇文章屬于詩歌題材,因此教師就可以利用精讀這一閱讀方法,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在一字一句中體會作者寄托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從而讓學生掌握精讀這一閱讀法。
閱讀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就以此為主要的論點,提出兩個方面的措施,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質量,從而促進課堂整體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倩.如何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優化小學語文教學[J].學周刊,2014(18).
[2]姚秉含.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學,2014.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