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征
摘 要:安全風險管控逐步成為煤機企業發展的新“瓶頸”,其重要性日益凸顯。本文通過對現代安全管理理論進行分析,闡述了“零傷害”安全風險管控模式的可行性,結合案例提供具體的管控措施,為煤機企業的安全風險管理提供借鑒,最后得出“零傷害”安全風險管控模式對煤機企業具有積極意義的結論。
關鍵詞:煤機企業;安全理論;零傷害;安全風險管控
近年來,煤機企業在安全生產過程中,受煤礦安全文化熏染,一般采用煤礦的安全模式及力度管理企業,實現安全生產,保障職工的生命健康。隨著國內各大煤炭集團安全長效機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作為煤炭企業地面生產單位核心構成的煤機企業,安全風險管控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煤機企業要實現安全管理的再拔高,就要引領各層級員工轉變安全價值觀念、樹立規則意識和養成安全行為,提升人、機、環、管、物科學匹配化的水平,以實現安全“零傷害”為目標和中心,建立一套科學的、卓越的、能夠實現長周期安全生產的煤機行業安全風險管控模式。
理論框架
系統安全理論
安全一般用風險度來表示危險的程度。在安全生產管理中,風險是由生產系統中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與嚴重性的結合產生[1]。建立“零傷害”安全風險管控,就是要盡最大可能降低F參量,減少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從而實現本質安全。
事故致因理論
海因里希曾用多米諾骨牌來形容事故因果連鎖關系[2]?!傲銈Α卑踩L險管控模式是基于事故因果連鎖理論,以塑培本質性安全員工為目的,結合安全生產中人與物的特定關系、事故發生頻率以及傷害嚴重度的關系等多個安全問題,以預防推動安全風險管理向精細化、集約化、制度化、體系化、流程化、模式化邁進,全力打造本質安全型企業,并充分認識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綜合利用可能的科學技術、管理手段,改善間接因素,達到預防傷害事故的目的。
實施原則及基本思路
傷害可以避免
煤機企業應當將“員工不受到任何傷害”作為安排、布置、落實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把“零傷害”安全理念根植在員工的心中,成為行動的指南。
全員參與
“零傷害”管控模式十分重視全員參與安全工作的思維。如果離開了全員的參與也很難取得實效,安全措施落實不到基層,安全漏洞無法得到及時發現及解決,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煤機企業可以采取設備包機、現場包片、班組開展群監員查隱患等一系列活動,讓一線員工真正參與安全生產,及時發現現場安全隱患,同時也能夠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
計劃管理
安全工作重在落實,安全計劃是安全決策實現的保證,能夠協調、合理利用一切資源,使安全管理措施真正落實到基層。取得最佳效益安全計劃管理是將安全工作和生產工作一起納入計劃管理,實行三級安全計劃管理,即廠級年度安全計劃管理、基層月度安全計劃管理和班組當日安全計劃管理。
持續創新
創新驅使安全風險管控取得突破。為逐步消除現場管理方面存在的細小不足,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創新機制,激勵每一位員工獻計獻策,發現身邊的創新點,挖掘工作中的創新源,實施具體的創新方案,對于能夠解決現場安全問題的創新項目及時進行總結和推廣,將成果第一時間轉化為生產力。
實踐與研究
煤機企業實施安全“零傷害”管控體系,可以統籌全局,多角度、全方位推進,也可以化整為零逐個擊破地開展。結合煤機行業特點,選取以下六個具體的管控措施做為案例進行研究。
全員參與
廠級層面上建立部室管理員下現場專業指導服務制度,讓專業部室人員成為“安檢員”,對專業部室人員根據分工不同,制定月度安全檢查服務指標,服務的次數和質量納入部門月度安全考核,與各項安全獎勵掛鉤獎罰。在車間層面,建立車間管理人員不間斷巡查制度,保持“車間現場有人員,就有管理人員在現場監督檢查”的狀態,實現安全隱患第一時間整改落實,現場安全情況得到及時掌握。班組層面開展“今天我是安檢員”活動,班組成員每日安排一名員工作為本班組安檢員,對班組設備及人員的安全操作行為負責,在當安檢員期間,對班組安全工作上具有絕對的指揮權,這樣能大大激發班組成員學習安全知識的積極性,增強班組員工的安全意識。
一票否決
為了鞏固“零傷害”安全管控模式,需要采取必要的考核措施。煤機企業在安全風險管控中實行一票否決式考核,但凡發生安全事故,則安全獎勵一律全部扣除,責任人一律從嚴處理。安全考核以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為主,考核方式以“多合一”安全考核為主,考核內容以“雙基”和安全治理標準化建設為核心內容,將“零傷害”安全管控模式內的各項指標及內涵,充分融入考核表中,從員工思想上、意識上、工作過程、工作效果等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績效考核。
格式化定置
格式化定置管理要求各工位嚴格按照標準定置存放,作業區域不“出格”,班前、班后及作業期間工具、材料、備品、備件規范有序。煤機企業各生產現場管理標準不統一、工作環境不一樣等因素導致現場定置定位管理工作標準不一,現場標準化水平提升較慢。格式化定置定位管理,首先對生產作業場所根據日常業務進行定置定位“格式化”區間劃分,再由生產人員進行定置定位管理標準和管理意識的培訓,以一個班組為試點著手試行,最后在全車間范圍內進行推廣,在不斷改進中使車間現場管理日趨規范化。
危險源監控
利用工作安全分析法來辨識危險源,參與作業的員工首先要對現場的危險源進行辨識,根據能量意外釋放理論,對識別的危險源采取必要的屏蔽措施,并在《工作安全分析用表》上寫出每一作業步驟和其潛在的危險及相應的控制措施。作業人員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自己崗位的工作,能夠對作業安全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還能使自身對日常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風險及控制措施的認識得到很大的提高。
隱患市場化
推出隱患市場化管理機制,調動專業人員安全積極性。一是安全生產隱患實行分級管理,將企業幾年來常見的事故隱患進行分級,根據隱患整改難度及隱患嚴重程度,分為一般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主要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和重大安全事故隱患。二是實施安全隱患市場化管理。對一般、主要、重大安全隱患進行明碼標價。對單位組織的安全大檢查中的問題按照規定分類進行獎罰,由責任單位進行整改,并對等獎勵檢查人員。三是隱患排查實行流程化管理,確保隱患排查的針對性和整改落實效果。
自律保證金
“三違”行為自律保證金管理,就是作業人員在違章違紀后要繳納自律保證金,通過一段時間的跟蹤考核,來確定違章人員安全意識是否得到提高,如果無違章、身邊不發生重大隱患等,就可以領取事先繳納的違章自律保證金,以此讓違章人員不減少收入,也能提高安全意識。推行“三違”自律保證金制,變“罰”為“教”,能夠使“三違”人員在減少罰款甚至不交罰款的同時,也能提高自主保安意識,達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結論與意義
安全工作的復雜性和多變性決定了安全工作是一個長期的任務。煤機企業“零傷害”安全風險管控模式所涉及的理論框架、實施原則及基本思路和管控措施,能夠有效地解決企業內部安全管理的難點和重點。通過有效實施能夠杜絕因人工失誤操作、物體故障及管理缺陷帶來的各類隱患,能夠給企業營造一個安全的文化氛圍,進而大力推進人、機、物料的匹配化建設,促進生產作業現場標準化,提高員工技能素質水平,對于提升煤機企業的現場本質化安全、實現安全管理系統化、構建企業安全長效機制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作者單位:河南能源永煤公司機電制修廠)
【參考文獻】
[1]趙俊茹.石化企業重大危險設備模糊概率風險評價方法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