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慧嬪
摘 要:員工與企業之間是雙向選擇的關系,員工的職業生涯關系著企業發展,企業的發展也會進一步反饋到員工身上。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企業對員工的要求也發生了新的變化,為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漸向著人才競爭的方向轉變,一個立足于未來的企業必然會對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頗為重視,會不斷調整員工的心態,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添磚加瓦,自覺地將企業當作自己的家,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共同進步。
關鍵詞:企業;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競爭力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空前激烈,企業的競爭已經不再局限于產品質量上,而是不斷轉變為人力資源的競爭。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員工實現夢想的階梯,員工要想獲得成功,必須通過企業來實現,要想拉近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系,就需要企業來承擔起這份責任,能夠為員工提供實現夢想的平臺[1]。
企業重視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不僅可以有效促進企業與員工之間的親密關系,還能夠激起員工的職場夢想,提升工作熱情,促進員工潛能的激活,通過這一系列的成果來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幫助企業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職業生涯規劃與企業競爭力的關系
隨著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每一個企業若想在波濤洶涌的商海中向前邁進,就要不斷地加快技術與組織的變革,對于員工的需求也應當不斷改進。企業對員工的要求是以足夠廣泛的知識和技能為前提的,沒有一個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會使員工失去清晰的目標,員工很難在工作崗位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他們更容易故步自封,也很少去思考職業未來[2]。究其原因,在于沒有人告訴他們如何能夠獲得薪酬更高、發展前景更好的工作,他們無法激發出強勁的工作動力與熱情,進而導致員工的工作效率下降以及市場競爭力降低。但如果企業能夠為所有員工制定出完整詳細的職業生涯規劃,給他們制定出一個月、一年、十年乃至三十年的生涯規劃,并且連同企業的發展進行橫向聯系,從員工的薪酬待遇以及發展前景來進一步表述企業對其相應技術手段的支持與培訓,幫助員工實現自己的夢想,讓員工覺得自己的夢想可以在企業中逐漸實現,企業會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就會使員工不斷向前邁進,發揮出難以想象的工作動力,達到遠超預期的目標,從而實現企業的競爭力。
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定方法
一個企業若想發展,必然會要求員工不斷成長進步。從員工的發展角度來看,制定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員工成長管理的主要辦法。
明確職業定位
作為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個階段,明確職業定位是企業為員工的職場生涯上的第一課[3]。員工從基層崗位開始,在不斷進步的過程中,本質上都是同一職業定位的不斷突破和進步。企業給員工上的第一課就是要員工知道自己的職業是干什么的,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如何做好這份工作,通過什么樣的努力才能不斷進步,達到升職加薪的結果。員工了解了這些內容之后,會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只要員工有上進心,希望得到更廣闊的前景,就會不斷改正自身,彌補不足,提高專業技巧,以此來達到更高崗位的要求,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
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體現
企業從員工的能力與態度兩方面來看,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員工。一種員工是希望將工作做得更好,但能力卻有所欠缺,這是能力方面的問題,能力不足的原因可能是員工不知道自己應當做什么。對于這類員工,企業應當在為其設立的職業生涯規劃中體現出3+1的管理形式,使員工學會工作,首先要設立目標,其次是完成這一目標需要什么資源,然后是具體的執行方案[4]。另一種員工則是明明有目標,但就是無法很好地完成KPI,針對這一類員工,企業對其的職業生涯規劃應當囊括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要把握好員工的個人情緒問題,很多員工會詢問企業的HR,為什么同一崗位,別人的工資是一萬元而自己只有六千元,為什么不加工資。HR要知道,既然員工這樣問了,其肯定是有情緒的。當HR聽到這樣的抱怨時,首先要安撫員工的情緒,然后再為他設立詳細的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從員工做這份工作的根本目的開始,幫他回顧工作最初的目的和價值,從而幫助員工了解他哪些努力是有效的,哪些努力是相對無效的,最后引導其解決問題。幫助這一類員工制定職業生涯規劃,不僅僅要幫他建立職場夢想,還要幫助員工掌握職場的工作技巧,讓他明白自己需要什么,為了得到這份東西需要付出什么,這些都應當在職業生涯規劃中有所體現。
清楚員工的資歷
企業在為員工做職業生涯規劃之前,應當針對工作種類,讓員工填寫一份資歷的調查表。調查表中應當包括員工學歷、工作經驗、擅長技能、興趣愛好以及人際關系等內容。企業通過這些調查表資料來確定合適的人選,同時根據員工的具體情況制作相應的職業生涯規劃。
結合員工自我評價與公司對員工的評價來制定職業生涯規劃
員工的自我評價主要是為了考核員工是否具備未來工作愿景中的個人品質,包括人際關系、情感特征、價值觀與分析能力等。在自我評價之后,領導與員工進行談話,了解其職業生涯目標,并將其目前的工作狀況共同記錄下來。通過企業的審評來確定企業員工有哪些需要改善的不足,并確定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為員工制定工作要求以及升遷上的具體安排。同時企業還應當將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結合到工作目標中,著重體現出“有付出才有收獲”,以此來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建立企業導師制度
企業導師制度的建立從戰略層面來體現企業對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視程度。為滿足企業對員工的要求,自然就要滿足員工的就業需要,實現員工職業生涯的夢想。這就需要企業為員工配備職業導師,滿足企業對員工的需求,為他們提供專業詳細的就業指導,并為員工的職業發展做出測試。
明確雙向發展原則
雙向發展的原則適合那些專業技術能力強的員工,這些員工希望能夠在自己的技術領域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術以謀求發展,有希望嘗試諸如管理領域方面的工作,尋找到技術與管理的結合點。因此在職業生涯規劃中,應當為他們設立一個雙向發展的原則,不僅僅能夠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術能力,還能夠為他們提供管理上的需求,從而使員工感覺到企業對他們的重視程度,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從而實現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高。雙向發展能促使員工職級的提升,隨著職級的上升而實現薪資待遇的不斷提高,伴隨而來的是員工承擔的責任進一步加重以及工作任務的多樣化,這就需要在員工職業生涯規劃中體現出雙向發展的橫向需求,即員工道德品質的需求。
組織戰略目標和個人發展目標的共同實現
組織戰略目標與員工個人發展目標的共同實現是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基本點。任何一方被忽視或過于重視都會導致企業在職業生涯規劃上的有效性大大減弱。一旦企業只重視自身的發展需要而忽略了員工的個人發展,就會導致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嚴重下滑,為企業未來引進優秀人才形成重重阻礙。如果職業生涯規劃過于強調員工的個人發展,而將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忽略掉,就會導致企業員工在自身需求得到滿足之后使企業發展動力發生斷代的現象。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不僅要關注員工的個人發展以及企業的戰略目標,更要通過合理的評估對企業的核心能力以及員工的發展需要進行結構模擬,以此來衡量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平衡點,更好地處理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系,幫助員工實現企業理想,同時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幫助企業完成戰略目標。
結語
企業做好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使員工的個人發展與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聯系起來,使員工感受到企業對自己的重視。為員工提供發展的平臺,提高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有利于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作者單位:寶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王玉.芻議現代企業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 2016,12(09).
[2]郭振廣.國有企業職工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問題探討[J].現代企業文化,2017,25(36).
[3]楊治國.關于企業開展員工職業生涯導航的探索與實施[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17,45(09).
[4]鄒秋香.將員工職業生涯規劃與培訓計劃相結合的體會與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8,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