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春
摘 要:小學階段的教育是人才培養事業中的基礎,而且也是培養中最重要的一步。由于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大多數的學生對學習數學沒有較強的學習興趣,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學生沒有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數學的學習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及數學意識,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是學生認識數學、掌握數學及應用數學的能力,更是學生提升自身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主要方式。新課改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的教學質量對學生的學習效率及掌握程度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加以重視,尤其是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針對小學數學中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培養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抽象思維;能力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為初中和高中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在這一基礎上幫助學生找到合適自身學習的方式。在眾多的能力中,抽象思維能力具有較強的作用,其有助于學生從根本上理解數學知識,把數學教學資源和材料轉為內在掌握。目前,小學數學教師的重點任務就是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抽象思維能力,以下就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培養小學生數學抽象思維能力的策略進行探討。
一、合理使用教學工具,促進學生抽象思維
數學思維在小學階段主要是抽象的邏輯思維,而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主要是以具體形象為主。數學學科與學生的思維水平存在差距,教學工具的使用可以對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合理使用教學工具,有利于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比如,長方體體積和長、寬、高之間的關系就比較抽象,讓學生從操作12個小木塊入手,一邊操作一邊思考,然后借助記錄整理的科學手段,從中領悟這種特殊關系的必然性,最終探索出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這樣的教學方式,成為學生的科學實驗,其知識是學生通過實踐操作而得出的結論,有效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印象,進而培養了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推理能力。
二、聯系生活,鍛煉小學生數學抽象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具有較強的抽象性,但是將其與實際生活進行緊密聯系,可以使學生輕松理解。一般來講,數學知識來自我們的生活,同時又高于我們的生活。學習思維能力的培養就是對生活中存在的數學現象進行深入研究。因此,要對學生的抽象思維進行培養,就要將數學與日常生活進行緊密結合,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數學的重要作用,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學習“角的認識”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讓學生觀察身邊出現的角,然后讓學生進行描述,相互交流,然后讓學生仔細觀察每個角的大小及存在的差別,最后,讓學生通過使用三角板來展示出他們所學習到的角,通過學生親自繪畫,可以加深學生對角知識的認識,更好地學習角的知識,在實踐中有效鍛煉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三、運用習題,加強學生數學抽象思維的訓練
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計算是其中最重要的教學任務。教師要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在掌握基本的運算方式之后,還要多做習題,這樣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起到促進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與學生練習習題有著密切的聯系。要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就要多給學生布置一些習題,讓他們通過練習題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所以,是否能夠設計好練習題,是促進學生思維的重要部分。一般來講,在數學教材中都會有相應的練習題,這些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但是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是不夠的,因為在實際教學中,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存在差異,教材中的練習很難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對應的習題。對于成績好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思辨性的練習,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基礎水平低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練習題,來夯實學生的基礎。通過這樣的鍛煉,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總的來講,教師將數學思維培養與實際數學知識的學習進行有效整合,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還可以讓學生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小學數學教學,從表面上看是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而實際上卻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只有具有良好的思維品質,才可以使學生的智力得到發展。在實際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來有效的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蔣麗鋒.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探討[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9).
[2]盧鋒.發展空間觀念提升思維能力: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11):58-60.
[3]張林.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J].教育,2017,3(26):42.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