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興
摘 要: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工作迎來了新的挑戰。創新是影響高職院校整體水平的關鍵因素,人們對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關注越來越高。傳統教學管理模式已不再適合時代發展的需要,盡快探尋出一條新的高職院校教學管理路徑,對提高高職院校的辦學效率、提升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有著重大的影響意義。本文通過分析高職院校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系列改進措施,以期對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創新路徑有所幫助。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教學管理 創新路徑
引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傳統教學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當今教育形勢發展所需,尋找一條新型的教學管理路徑成了我們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近年來,高職院校學生人數不斷增長,辦學規模不斷擴大,這充分說明了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問題。然而,教學管理工作作為高職院校中最重要的管理工作,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同時是一個學校持續發展的重要標志。擺脫傳統教學管理理念的束縛,探索新的高職院校管理模式,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趨勢,同時對培養現代化人才有著重要意義。因此,結合我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體制現狀,對影響高職教學管理體制的因素進行多方面分析,盡快探尋出新的管理路徑,將全面提升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水平和質量。
1.高職院校進行教學管理優化的必要性
1.1是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必然要求
最近幾年,我國高等教育院校在招生方面及學校建設方面都在不斷擴大,教育方面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在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為了使高校更好地順應時代的發展,對高校的管理體制提出了改革創新的要求[1]。不同院??梢愿鶕W生水平的差異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建立起不同的教學管理制度;面對高校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要建立起科學、規范的管理機制。另外,高職院校還要增加相應的師資力量,提高教學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快教學管理的優化、創新建設。
1.2是深化教學改革的要求
從高職院校的當前情況來看,人們的思想普遍還是處于落后狀態,不能立即接受新鮮事物,不敢嘗試新的教學方法,還是以原來的經驗進行教條化教育,這極大地阻礙了教育教學的改革。另外,部分高職院校就職員工缺少競爭意識,認為在高校任職就等于抱著鐵飯碗,不會失業,因此造成內部員工自我危機意識感薄弱,綜合素質水平落后,員工的教學思想與未來管理教學目標背道而馳,制約教學質量的提高。
1.3是改革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要求
教學質量管理評價系統的目標是提高教學質量。目前,在高校院校教學管理中應用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大部分采用的是單一化、固定化的體系,很難達到教學活動中復雜多樣的要求,如:對充滿特色的教學活動仍然采用舊的評價體系[2]。顯然是不合理的,因此要創新教學管理路徑,使其滿足不同課程的評價要求,更加準確地反映和提高教學質量。
2.高職院校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
2.1不重視教育管理體制中資源重組工作
良好的教育資源是保證高職院校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教育事業也要適時改革,如摒棄舊資源,淘汰過時設備,引進新型人才等。然而,這些措施的實施需要高職院校進行大量的資本投入,由于高職院校的管理體制欠佳,資金、人員往往不能達到標準,這就使得教育資源無法有效及時重組,長此以來,導致惡性循環。因此,我們要真正意識到高職院校教育資源重組問題的重要性,將教育資源重組真正落實到實踐管理中,促進高職院校管理體制的創新。
2.2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
高職院校是高水平、高科技、高素質人才的匯集之地,也擔任著為國家培養這些高素質人才的重任。在進行專業選擇和專業課程設置方面都應該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而制定。但是,目前我國一些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方面仍然存在狹隘性,不能滿足當前經濟形勢下市場對專業人才的要求。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和課程設定方面進行變革,不能再只是依靠傳統的授課形式,要提供使學生的自主選擇權更加突出的措施。
2.3欠缺實踐管理課程
任何理論知識的學習創新都是為了使其更好地應用到實踐活動當中,為生活生產提供更好的服務。所以,在高職院校日常管理工作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理論化授課,更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監督引導,使他們將理論聯系實際,真正將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當中。因為只有在實踐活動中遇到問題了,學生才能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知識的重要,同時展現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今后步入社會有很大的積極作用。然而,一些實習基地的環境較差、資金較少、設備陳舊,無法有效地為學生提供幫助,阻礙了學生的實習發展,不僅給學生的就業帶來了困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職院校的發展。
3.高職教學管理體制的創新路徑
3.1創新高職教學管理方式
在高職院校中,教學管理方式的創新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影響因素。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體制創新的目標是實現教學質量和管理功效的雙贏。為了加快探索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體制的步伐,高職院校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起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教學管理體制,設立分級管理的模式,重組教學資源,推進建設以系部為主,院系輔助管理的協調管理模式。轉變傳統理念,引進新的教學管理方式,使教學管理體制逐步實現由傳統封閉到開放自由[3]。同時,要明確學院和各部系的職責,明確責任范圍,管理權限分工,各系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管理體制,推動院系同步建設的管理運行體制。另外,還應以系部為主導,充分發揮其在教學管理中的作用,使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逐步實現從根本抓起。教學管理模式要從傳統單一化向新型多樣化轉型,有意識地調動各個系部教師參與教學管理活動,鼓勵教師提出有針對性的合理建議,積極調動教師參與的主動性,促進教學管理向著更加科學化、主動化的方向發展,盡快建立一個科學、規范的教學管理體系。
3.2完善學分制度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高職院??梢灾贫ㄏ嚓P創新措施,如可以鼓勵學生跨學科、跨專業學習;可以選擇校外的課程進修,學校與學校之間預先進行溝通,制定出統一的政策,互相認可學生的成績,最終給予相應的學分。這種跨地域甚至跨國家的選課模式無疑是新型教學管理模式的開啟,它必然會受到世界各國高校的積極響應,具有開創性的歷史意義。這種教學管理體制不僅可以讓學生深刻感受到不同的教學風格,接觸到不同的教學理念,而且可以學習到不同的科學文化知識,領略到多種文化內涵,更可以極大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另外,如果是國際跨校選課,那么不但達到了學生的出國要求,對兩國的科學建設、文化建設、交流合作等也有巨大的幫助,而且對推進兩國友誼和和平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3.3增加社會實踐課時學分比例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是為了更好地應用到社會實踐當中,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因此,高職院校應該適當減少學校的理論課,多增加一些社會實踐課,使學生們將學到的知識有效應用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培養對社會實踐問題的解決能力,增加社會實踐學分比例。如鼓勵學生以實習的方式投入到企業、事業、民營團體等單位進行實踐活動,提前了解社會需求,提高實踐活動的質量,培養出高素質的先進人才,推動社會的發展。
3.4加強學生心理素質教育
高職院校的管理一直都是以“育人為本”為最終目標。因此,高職院校要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在教學管理中,教師要與學生融為一片,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為作風,對有偏激思想及不當行為的學生,及時采取適當措施進行糾正,從源頭上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定位式的跟蹤,引導學生積極加入良好思想道德建設的隊伍[4]。另外,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已不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因此,高職院校要本著培養“未來型人才”的目標,定期舉辦各種心理健康講座或者成立校內心理健康室等,加強對學生心理教育方面的引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3.5增加學習年限
高職院??梢栽诂F有課程的基礎上增加學生的學習年限,劃分出不同的學習階段,讓學生們可以工作、學習兩不誤。這種措施可以有效減輕學生的思想壓力,使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以通過自己打工賺取學費,減輕家里負擔。同時,這種舉措使得學生更早邁進了社會,領略到了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更加努力學習。
結語
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體系是一個功能多、構成要素復雜的綜合管理體系,它的管理成敗決定著高職院校能否長久持續地發展,并且對社會的發展進步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高職院校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管理體制,努力培養高科技、高水平、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提高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傅曉亮.高職教學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及創新路徑[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05):29-31.
[2]陳剛,錢中平.基于創新視角的高職院校科研管理路徑選擇[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9):28-30.
[3]郭邦順,巫海波.高職教學管理的現狀及創新路徑[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6(09):67-68.
[4]張云萍.研究高職教學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及創新路徑[J].品牌,2015(0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