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社會發展對人才有了新需求,需要各類人才具有較高的創新素質。教育事業也在不斷改革,積極適應社會發展,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其中美術課程在各學校中引起了重視,在小學教育中,美術教學對學生的創新、自主能力都有重要作用,泥塑教學更是給學生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著重分析小學美術教學中泥塑課程植入的可行性。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泥塑;課程植入;可行性
當前要實行的是素質教育,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而美術教育就強調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美術教學就是培養學生對美的欣賞能力以及創造能力,促使學生的個性發展。玩泥巴是小學生的興趣所向,城市的孩子玩的是橡皮泥,農村的孩子玩的是自然的泥土,沒有什么地方差異,捏泥巴是孩子的共同興趣,所以提出了泥塑課程。
一、美術教育的現狀
(一)傳統教育理念
雖然學校都在不斷發展創新,但是傳統教育理念并沒有完全改變,所重視的還是文化課,教師希望小學生能夠好好學習,把美術教育作為一種興趣培養,這說明教師并沒有理解美術教育的真正意義。
(二)教育模式
對于小學的美術教育模式,教師存在認識不足的問題,同時傳統的教育方式又根深蒂固,就算結合了多媒體技術來完成教學,可還是教師講,學生聽了之后動手操作,完全是完成教學任務,并不注重學生的心理和實際情況。這樣的模式導致學生并沒有多大的興趣,不能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家長的觀念
家長的觀念主要是把小學生的美術學習過程當作發現孩子興趣的過程,如果自己的孩子擅長那就可以多培養,為以后擇業提供多一項選擇,對于自己孩子不擅長美術的,也就不再重視,放棄進一步的深入學習,選擇再往其他的方面考慮,導致學生把美術課當作一個學習任務,沒有過多自己的想法。
因為以上問題,教育部門對小學生的興趣性格進行了統計分析,提出了泥塑教學。泥塑教學是美術教育中的一種,把泥塑植入到課程中去,讓學生通過玩泥的過程,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以及發現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泥塑教學的價值意義
(一)泥塑教學特點
泥塑教學,是通過調查分析提出的,那么對于小學生而言,就更加符合學生的性格,小學生不懂如何鑒賞優秀的美術作品,但是他們可以玩,通過玩來提升其興趣。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操作,在操作中創新思維,提升實踐能力。所以它的特點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創新性、審美性、激勵性等等。
(二)有利于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
泥塑是我國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入選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國在這一方面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泥塑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泥塑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讓學生走進泥塑世界,了解泥塑,把想象通過操作變成現實,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
在教學過程中,提出一些有趣的問題,讓學生自行去解決然后討論,比如:歷史上誰玩泥巴玩得很有名?歷史上你們喜歡哪些作品?我們中國泥塑厲不厲害?根據學生的興趣所向和實際的情況提出一些問題,促使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從中體現中國文化的發展。
(三)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創新能力
泥塑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興趣,選取貼近生活的內容教學,比如,在進行水果方面的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先讓學生討論所知道的水果及其特征:“你最喜歡什么水果,為什么呢?你喜歡的水果特點和作用是什么呢?”來展開討論。最后還可以提出更加深入的問題,你最喜歡的水果它生長在哪里的?它的生長條件以及影響因素呢?前面的問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能夠積極地用泥捏造水果的模樣,后續的問題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能夠把學生看見的,通過想象變成現實。這樣的一個過程,讓學生動手,樂于表現,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表達真實的情感,以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實踐能力。
(四)提高審美能力和創造力
小學生思維比較開闊,沒有被完全束縛,其創造力是無限的,可以通過泥塑教學來提高其創造能力,在教學中感悟藝術作品,通過視覺經驗來開闊視野,拓展思維,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對一些比較難一點的藝術作品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展現出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欣賞他的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比如一些立體作品,立體的泥塑鞋子等等,通過圖片或者短片展示,分成小組讓學生自行討論創作,自主的學習、動手,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完成作品的制作,并講述其特點。這樣的一個操作過程中,打開了學生的思路,具有一定的視覺體驗,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就相應的得到了提高。
除了上述分析之外,泥塑課程能夠使學生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學習充滿激情。因此,小學美術教學中泥塑課程植入是可行的,泥塑課程的開展對學生的發展成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本文從幾個方面來分析泥塑課程植入的可行性,結合小學生的興趣,通過泥塑教學,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創造力以及審美能力等多方面都有著積極的影響。所以說,小學美術教學中泥塑課程植入是可行的,也是教育發展的新思想,對學生未來心理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董浩廣.泥塑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2]孫波.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美術“泥塑”課程[J].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16,24(4):198-201.
[3]孫陽洋.陳雨露民間彩塑融入小學美術教學的可行性分析[D].魯東大學,2016.
作者簡介:沈東云,(1990.04—),甘肅省臨夏市人,畢業于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大學本科,美術學專業。
注:本文系甘肅省臨夏州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課題名稱:《探索泥塑對農村小學高年級美術教學的影響》,課題批準號:LX【2017】ZD007。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