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學校應當將學生作為建設的主體,同時在開展各種不同類型的校園文化活動時,應當將校園作為主要發展空間。與此同時,在內容方面,將校園文化、精神等全部都涵蓋在內,這樣才能夠對學生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本文針對校園文化與學生管理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提出校園文化促進學生管理的具體實施措施,為校園學生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關鍵詞:校園文化 學生管理 促進措施
校園文化的建設不僅對提高學生管理的水平和質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還會對學生們的心理、身體健康成長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校園文化不僅會對學生管理的水平產生影響,還會對學生的管理產生一定的制約作用。學校對學生們進行教育,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和就業觀,為學生們日后進入社會提前打下良好基礎,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提高學生們的整體就業率,讓學生真正能夠學有所成。這需要在學校實踐中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加強學生管理工作。校園文化與學生管理兩者具有相互促進關系,能夠實現良性互動和交流。校園文化的建設,不僅能夠對學生的日常行為和思想意識起到良好的引導性作用,還能夠將一些規章制度與校園文化有效融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當中,對這些制度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認識,約束自身行為。
一、活躍校園文化
在建設校園文化時,學校應當將學生看作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一系列校園文化活動都要充分展示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和價值。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意識到校園文化的重要性,還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校園文化的建設中。校園文化建設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通過各種活動以及具有創新性價值的文化課題,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
除此之外,校園文化建設要結合學生綜合素質為根本目標,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還能夠將這些活動與校園的教育體系進行有效結合。在結束課堂的教學內容之后,從多個角度出發,發揮第二課堂的價值,這樣有利于實現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性。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學校要盡可能組織一些具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同時將這些活動與學生的教育管理進行有效結合。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管理水平,還能夠實現寓教于樂的根本目的[1]。例如,通過一些詩朗誦的比賽、校園演講等方式開展文化活動,同時將校園文化概念融入其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到校園文化的重要性。
二、校園文化約束與道德限制有效結合
在制定校園規范制度實時,學校要盡可能避免一些具有命令式特征的規定,這些規定過于強硬,對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生活很容易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學校可以適當將文化建設、文化約束與道德約束之間進行有效結合,這樣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還能夠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起到良好的規范作用。
除此之外,校園文化建設與學生管理工作相結合,能夠促進校風、學風建設,同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交流氛圍,師生之間能夠有效溝通和交流,從而緩解較為緊張的師生關系。在共同的目標影響下,不僅師生能夠實現和平共處,還能夠促使學校落實各項制度,逐漸轉變成為以人文管理為主的管理制度體系。
在學校原有資源的基礎上,可以結合學生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將現有資源重新整合。同時,還可以將校園報刊的作用和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在校園報刊的編輯上盡可能與校園文化進行有效結合。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校園文化的廣泛傳播,還能夠通過不同的傳播渠道,讓學生對校園文化有較為深刻的認識,從而使學生更加主動配合校園管理工作[2]。
三、通過現代網絡科學技術的合理利用,提高學生管理水平
在校園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其整個建設和實施水平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管理水平的效果。在校園文化與學生管理工作中,學校要將信息技術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通過微信、QQ等社交軟件,開展合理有效的教育活動,有效了解學生的真實狀態。通過信息化手段的合理利用,開展具有創造性的文化活動,提高學生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
除以上內容以外,校園文化活動結合學生管理工作,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在任何環境中都能夠對自身行為進行有效約束,實現校園學生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結語
校園文化的建設和實施,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還能夠通過校園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其具有良好的思維意識,規范自身行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強金成.民族南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6.
[2]王雷雷.構建和諧校園文化促進高職學生管理的探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12):256-257.
(作者簡介:韓佳耿,濰坊市第一中學,高中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