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7日,中國證監會對《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部分條文進行修訂,并發布《發行監管問答——關于引導規范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管要求》,明確對2017年A股再融資規模嚴格控制。政策要求發行不得超過總股份的20%,并對定增價格再次進行嚴格限制,而市價發行將徹底改變現有定增機構的獲利模式,近萬億資金在A股通過參與定增賺錢的傳統盈利模式可能也會受到影響,而這部分資金的去向又引發了關注。
另外,新規要求再融資有18個月的限制,但并購重組的配套融資不受影響。因此會增加上市公司的并購熱情,加之投行業務重心轉戰IPO業務領域,對于成長型企業來說是個利好。好的標的企業無論是IPO和被并購的可能性都會提高,會導致并購交易和PE投資的價格走高。新三板作為天然的并購池,有足以吸納大筆資金進入的能力。
所以,對于新三板來說,再融資新規對新三板的影響短期來看都將是正面的,新三板上成長性較好企業的價值也會進一步得到凸顯。
2017年2月20日,山東省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齊魯股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北京賽伯樂綠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三方簽訂了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框架合作意向。
三方初步計劃設立50億元的投資基金,依托山東省社?;鹄硎聲谫Y金和政府資源方面的優勢,借助賽伯樂集團資產管理、對外投資及項目管理運作能力,發揮齊魯股權交易中心金融要素資源聚集平臺功能,服務省內中小企業發展?;鹌谙逓?+2年,重點投資于山東省內國有企業、科技型初創型中小企業,包括齊魯股權交易中心市場掛牌或擬掛牌企業、新三板掛牌企業、賽伯樂體系內運作的優質股權項目、省社?;鹄硎聲鄬倨髽I等。
初步統計,截至2016年底,山東省社?;鹳Y產總額868億元,享有權益843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2月21日,在10475家新三板公司中,195家公司發布了2016年業績預告。其中,預計業績同比增長的公司180家,占195家的92%;而續虧、首虧、預減、略減公司合計占比僅為8%。從凈利潤增長幅度看,預計增長1倍以上的公司達89家,增幅最高的達到了49倍。分行業看,周期性回暖行業、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新興行業公司業績增長明顯。
在上述195家發布2016年業績預告的公司中,123家公司預增,占195家公司的63%;略增的為37家,占比19%;扭虧的為18家,占比為9%;續盈的有2家,占比為1%;而續虧有5家,首虧的有5家,預減的為1家,略減的有4家,合計占比為8%。從凈利潤增長幅度看,預計2016年凈利潤增長1倍以上的公司有89家,預計增長幅度下限在50%到100%間的公司有33家,增長幅度下限在0至50%之間的公司有58家。而凈利潤同比將下降的公司有13家。
可以看出,在已發布2016年業績預告的新三板公司中,絕大多數將實現增長,特別是增長幅度在100%以上的公司占比達到46%。其中預計增長幅度超過10倍的公司有6家,預計增幅最高的艾媒數聚增長幅度達到49倍。部分公司預計業績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統計數據顯示,5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同比下降100%以上,下降幅度最大的達到1775%以上。
新三板公司IPO熱潮繼續,2017年2月21日,大富裝飾、滄海核裝、易司拓宣布進入上市輔導階段。
創新層企業大富裝飾(832320)公告,公司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并于2017年2月17日在安徽證監局完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輔導備案登記,目前正在接受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輔導。大富裝飾2016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2.46億元,同比增長31%,凈利潤1142萬元,同比增長107%,其采用做市轉讓方式。
另外,滄海核裝(833491)2月21日發布公告稱,公司于近期向河北證監局報送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輔導備案申請材料,并獲得河北證監局受理,輔導期自2017年2月10日開始計算。目前公司正在接受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輔導。滄海核裝2016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1.31億元,同比增長19%,凈利潤1128萬元,同比增長128%。

2月21日,易司拓(835490)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并于2017年2月3日向江蘇證監局報送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輔導備案申請材料。目前公司正在接受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輔導,輔導日期自2017年2月14日開始計算。易司拓2016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1993萬元,同比減少12%,凈利潤210萬元,同比增長426%。滄海核裝和易司拓均采用協議轉讓方式。
據悉,在去年新三板分為基礎層和創新層之后,監管層目前正就在創新層之上推出“精選層”進行研究,以通過再分層為抓手,加大新三板的制度供給改革。對于“精選層比例為5%”的傳聞,有關人士指出,“精選層”并不會設置具體的比例,而是通過設置財務指標等門檻,從創新層中進行遴選。
百余家掛牌企業退回協議轉讓
據某券商新三板做市部門介紹,2016年年末以來,公司負責做市的企業數量不增反減,連續擴張兩年多的做市部門工作節奏放緩,“從之前一人盯十幾家公司交易變成了七八家”。而全國股轉系統提供的數據也顯示,至2017年2月21日,做市企業總數變為1635家,比去年年末的1654家減少19家。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數字是,按照Choice數據終端提供的統計,隨著20日盛航海運等5家企業由做市轉讓轉回協議轉讓,退回協議轉讓的企業總數達到138家。
新三板做市商制度起步于2014年8月,在2016年以前,沒有出現過做市轉協議的案例。2016上半年,出現10起做市轉協議的案例,但到了下半年,做市轉協議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每月新增案例從六七家增至十家。2016年12月,當月新增做市轉協議案例數量突破20家,到了2017年1月,這一數字已經突破30家。據不完全統計,2月份又有16家企業發布了轉回協議轉讓的公告。
據市場人士判斷,新三板做市企業轉為協議轉讓的熱潮將在2017上半年達到高峰。上半年做市轉協議股票數量或將在200至250家之間;而2017年下半年,這一勢頭有望逐步放緩,預計2017年全年做市轉協議股票數量或將在350至400家之間。
市場人士指出,無論是推進新三板轉板,還是把優秀企業留在新三板,新三板的再分層都至關重要。近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表示:“新三板既要有苗圃功能,又要發揮土壤功能,讓一批創新能力強、誠實守信、市場前景好的企業,能夠轉板的就轉板,不愿意轉板的就在新三板里面綻放。”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已經突破一萬家,經過量的積累之后,分層之后的再分層成為新三板發展的內在要求。
此外,監管層正研究在設立“精選層”的同時,引入競價交易制度,包括集合競價交易和連續競價交易都在監管層的研究框架之內。市場人士指出,以再分層為抓手,增加競價交易等新的制度供給,有利于新三板進一步提升活躍度,增加流動性,激活融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