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暉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8;阜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安徽 阜陽 236015)
時代的發展使人民群眾的音樂素養提高,原有的高校美聲教學已經漸漸不能適應新時期的發展。創新高校美聲教學方式,開發新的教學思路是深化音樂教學改革的重要策略。美聲是融合美學、音樂、聲樂等多種藝術形式為一體的學科,新時期下多種藝術形式的發展使美聲教學的改變迫在眉睫。
目前,多數高職高專院校仍然采用傳統刻板的教學思路,導師在課堂上照本宣科似的傳授理論知識,填鴨式的將專業知識放進學生的腦海。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時,缺乏有效的互動交流,更缺乏與舞臺等實際展示的機會,使學生的思維無法得到舒展,更無法明白“外面的世界”的變化和多彩。
美聲教學的課程設置依然大量采用傳統的教授方式,在專業設置上沒有與實際應用相結合。課程偏向理論的認知,而對于學生的實踐應用不多。課程安排的不均衡會挫傷學生對美聲學習的積極性。學校重視理論的教學也會與社會脫節,使學生在以后的就業市場上競爭力衰弱。藝術性和全面性也會因此缺位,造成專業知識和素質培養的不協調等。
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學校以及教務主管部門對教師的評價唯論文和基金項目論。教師的職稱評審、成果鑒定和績效等均依靠發表論文、著作的數量,依照項目基金的多少,這些參考使教育的目的是以“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不符。教師將自己的重心遷移到論文和基金上去,對學生教學的關注就會減少,學生因此會喪失很多舞臺的實踐機會,在面對紛雜繽紛的世界,沒有導師的引導,容易在思想上迷失。教學設備陳舊落后,部分器材存在不健全等問題,無法滿足導師開展多形式的教學工作。
教學設置的安排,要注重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相結合。課程安排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音樂素質,針對學生群體的發展方向,設置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思路。加大實踐課程的比例,激發學生參與舞臺、用聲樂表達感情的主觀能動性。要擺脫教學方法的單一和刻板,為課堂提供更多的活力,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思考和互動,給靈感和思維碰撞的空間。提高課程設置的多樣性,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聲樂教學的效率。增加“小班式”和“精品式”教學課程設置的數量,培養師生之間的友好關系。
目前的大學生正處于人生中青春四射、活力迸發的年齡。教學的設置要與熱情、時尚與張揚的大學生特點相符合,主動加入新穎和時尚的元素,將高雅的美聲教學與流行元素相融匯,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學生對于流行音樂的追尋使其喪失對美聲的興趣,這需要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引導,要向學生建立起美聲學習的光輝前景,提高學習美聲的信心。增加美聲歌唱等表現形式,用中國好聲音似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問題和成績進行評價,綜合學院派和流行派的優點來設置課程,去鍛煉學生對氣息、咬字、音調等美聲技巧的掌握。
將教師的精力從著作和項目中解放出來,鼓勵教師對學生的培養。鼓勵師生結合式的創作,可以結合歐洲民族特色、非洲文化底蘊等多民族的特色,創造出師生參與度高,有利于教學的作品。解放老師的思想,鼓勵靈活和創新的教學理念,教學主管部門和學校要為革新者提供政策的土壤,為師生提供自由和開放的藝術環境。學校還需要完善教學場所,更新陳舊的美聲設備和器材。并且將器材開放給愿意學習和創作的同學,提高學生實踐練習的積極性。
美聲教學的課程設置要包含對外的教學實踐活動。邀請優秀的教學名師來校講學,對有潛力的青年教師送到教學先進的地區學習。邀請社會上專業人士為學生講述社會實踐與美聲學習的結合,還要讓學生參與到對外的交流中去。為學生搭建表演的舞臺,鼓勵優秀的學生作品參加省、市級的巡演。鼓勵學生走向社會,與社會中的新穎的理念和事務進行融合,鼓勵學生創作新的藝術形式,讓學生在社會的大課堂下感悟美聲的新思路。
美聲藝術在新時期下的文化思潮下,要勇于變革。美聲教學的發展要與時代變化的潮流相結合,創新教學方法,引進具有思維活力和優秀教育理念的教師,完善美聲教學課程的設置,改變教師教學的評價方式,拓展師生對外交流。美聲教學的發展和創新要以學生的培養為中心,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美學素質,將學生的理論學習和美聲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應用視野,為新時期下美聲的發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