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我國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胃癌根治手術是目前治療胃癌常用的手段,手術作為應激反應會大量消耗病人營養物質,加之術中出血會導致病人營養物質流失,容易導致病人圍手術期營養不良[1]。老年病人普遍存在慢性疾病,病人基礎營養狀況較差,手術會進一步影響病人營養狀況,導致病人圍手術期營養不良[2]。營養不良會影響病人術后切口愈合,增加病人術后感染風險,同時會影響病人免疫功能,不利于病人康復及遠期預后[3]。研究指出,術前對存在營養風險的人群進行篩查及識別,并給予病人營養干預將有助于改善病人圍手術期營養狀況,提高病人術后免疫功能,降低病人相關并發癥,促進病人術后康復[4]。為此,本研究于術前對胃癌根治術病人應用營養風險篩查量表(NRS2002)[5]篩查出高營養風險人群,并探討老年胃癌根治術病人術前營養狀況與預后及生活質量的關系,旨在為老年胃癌病人圍手術期護理提供指導。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1~12月120例老年胃癌根治術病人,納入標準:(1)年齡>60歲;(2)經病理組織學、影像學確診;(3)精神狀況良好,神智清醒,能用進行書面或語言溝通;(4)病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研究。排除標準:(1)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礙者;(2)預計生存期限<6個月者;(3)合并惡性腫瘤多處轉移者。根據NRS2002評估結果將病人分為無營養風險組(NRS2002<3分,n=48)及營養風險組(NRS2002≥3分,n=72)。無營養風險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61~78歲,平均(62.5±3.4)歲;腫瘤直徑<5 cm 20例,≥5 cm 28例,分化類型:低分化18例,中分化12例,高分化18例;腫瘤類型:腺癌10例,鱗狀細胞癌10例,腺鱗癌15例,小細胞癌13例;腫瘤位置:賁門部18例,胃底部12例,胃體部10例,胃竇部8例;TNM分期:Ⅰ期12例,Ⅱ期13例,Ⅲ期10例,Ⅳ期13例。營養風險組:男38例,女34例;年齡61~78歲,平均(62.9±3.6)歲。腫瘤直徑<5 cm 32例,≥5 cm 40例;分化類型:低分化24例,中分化癌28例,高分化癌20例;腫瘤類型:腺癌 24例,鱗狀細胞癌 20例,腺鱗癌 12例,小細胞癌 16例;腫瘤位置:賁門部 22例,胃底部 18例,胃體部 18例,胃竇部 14例;TNM分期:Ⅰ期 18例,Ⅱ期20例,Ⅲ期 22例,Ⅳ期 12例,2組病人性別、年齡、腫瘤直徑、分化類型、腫瘤類型及臨床分期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術前應用NRS2002對病人進行評估,NRS2002總分=年齡調整分數+營養分數+疾病嚴重度分數。(1)年齡>70歲加1分。(2)營養分數:食物攝入量較過去1周下降25%~50%,3個月內體質量較原來下降>5%,記為1分;食物攝入量較過去1周下降>50%~75%,2個月內體質量較原來下降>5%,體質量指數(BMI)為18.5~20.5記為2分;食物攝入量較以往1周下降>75%~100%,1個月內體質量下降>5%,或3個月內體質量下降>15%,記為3分。(3)疾病嚴重程度評分:同時合并髖關節骨折、急性并發癥記為1分;合并嚴重肺炎、腦卒中、腹部手術、惡性血液病記為2分;骨髓移植、頭部外傷、重癥監護病房者、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10分者記為3分。總分最高為7分,總分<3分為營養正常,但住院期間需定期復查NRS2002,總分≥3分為病人存在營養風險,應接受營養支持。
1.3 觀察指標 (1)記錄2組病人術后感染率,對2組病人隨訪2年,記錄2組病人術后1年、術后2年存活率;(2)生活質量:應用癌癥病人生活質量量表(QLQ- 30)對2組病人生活質量進行評價,量表包括社會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等維度,每維度采用百分制計分,總評分為各維度平均分,分值越高病人生活質量越理想。

2.1 2組感染率及存活率比較 120例胃癌根治術病人術前存在營養風險68例,與非營養風險組相比,營養風險組病人術后感染率顯著升高。非營養風險組術后1年、術后2年存活率明顯低于營養風險組(P<0.05),見表1。
2.2 2組術后生活質量比較 營養風險組病人術后社會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等維度評分及總生活質量評分明顯低于非營養風險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感染率及存活率情況比較 (n,%)
注:與無營養風險組比較,*P<0.05

表2 2組術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胃癌病人由于胃腸功能損傷,會引起病人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導致病人存在營養不良狀況[6]。加之,老年胃癌病人各器官功能衰退,病人常合并多種基礎疾病,因此病人容易出現營養不良[7]。營養不良不僅會導致病人體質量下降,而且會影響病人免疫功能,進而影響病人圍手術期預后。因此在手術前有必要對胃癌病人營養狀況進行動態監測,并根據監測結果給予病人飲食指導,以改善病人營養狀況,降低胃癌病人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改善病人免疫功能,提高病人生存率[8]。有研究采用BMI評價病人營養狀況并證實術后BMI下降可影響病人術后生存率及生活質量,但BMI并不能準確反映病人營養狀況[9]。NRS2002屬于動態營養風險評估工具,可根據病人實際情況,在病人治療過程中及時評估病人是否存在營養不良風險,并采用科學的方法為病人制定營養支持計劃[10]。
根據NRS2002量表評定結果可知,120例胃癌根治術病人術前存在營養風險68例,與非營養風險組相比,營養風險組病人術后感染率顯著升高,術后1年、2年存活率明顯下降,且營養風險組病人術后社會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等維度評分及總生活質量評分明顯低于無營養風險組,提示胃癌病人術前營養不良可影響其生存率并降低病人術后生活質量。考慮可能原因:術前營養不良會導致病人生理功能受影響,使病人對手術耐受性下降,導致病人不能完全接受手術治療,需改為姑息手術治療,從而影響病人存活率,影響病人生存質量[10]。此外,病人術前營養狀況差會影響病人免疫功能,導致病人術后免疫功能低下,增加病人術后感染率[11]。同時免疫功能低下會導致癌細胞進一步擴散,影響病人預后[12]。
針對術前存在營養風險的胃癌病人,對其進行營養干預能有效改善病人營養狀況,進而促進病人預后,提高病人生活質量。營養干預方法具體如下:(1)入院時營養宣教:對存在營養風險的病人入院后由腫瘤科責任護士、營養師及病人本人根據病人自身飲食習慣及營養狀況共同商討制定個體化飲食計劃,并制備營養處方及營養宣傳手冊,并向病人發放營養宣傳手冊,以供病人自行閱讀,提高病人營養知識水平。(2)飲食指導:腫瘤責任護士、營養師圍手術期間每天對病人進行飲食指導及宣傳,并根據病人營養狀況進行腸內、腸外營養支持。(3)出院隨訪:病人出院前為其制定居家飲食方案,并由專人通過電話隨訪、微信隨訪的方式了解病人出院后營養狀況,并根據病人營養狀況及時調整病人飲食方案。
綜上所述,術前營養狀況對老年胃癌根治術病人術后存活率及生活質量有明顯的影響。術前對老年胃癌營養風險人群加強營養干預將有助于提高病人術后存活率及生活質量。
[1] 葛月萍,陳揚波,房海娟,等.胃癌全胃切除術后腸內營養支持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12):105- 107,111.
[2] 張凌,路潛,張萍,等.胃癌根治術后康復期患者營養狀況和癥狀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13):1809- 1813.
[3] 張紅芬,瞿紫微,舒玉珍,等.營養評價在胃癌患者階段性飲食中的應用與護理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21):2932- 2934.
[4] 葛凌霞.腸內營養在胃癌術后的早期應用和護理體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17):2638- 2639.
[5] 黃欽,黃釗,陳陽陽,等.改良版營養風險篩查評估量表在中晚期腫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5):643- 646.
[6] 李梅,章左艷.胃癌患者新輔助化療后術前營養狀態的評估[J].上海護理,2014,14(2):35- 37.
[7] 邱英,郭成香,劉志燕,等.胃癌全胃切除術后腸內營養支持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0):205- 206.
[8] Dehdari T, Dehdari L, Jazayeri SH. Diet- related stomach cancer behavior among Iranian college students: A text messaging intervention[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6,17(12):5165- 5172.
[9] Dias Rodrigues V, Barroso de Pinho N, Abdelhay E, et al. Nutrition and immune- modulatory intervention in surgical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J].Nutr Clin Pract,2017,32(1):122- 129.
[10] 徐華,王旭.早期營養護理干預改善胃癌術后患者各類營養評估指標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4,4(3):223- 224.
[11] 高靜,毛春英.胃癌全胃切除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42例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4,13(3):253- 254.
[12] Murphy G, Freedman ND, Michel A, et al.Prospective study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tigens and gastric noncardia cancer risk in the nutrition intervention trial cohort[J].Int J Cancer,2015 137(8):1938- 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