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亞歐
整合、碎片、融合,這是最近 10年營銷領域先后發生的事情,但是目前也在同時發生。什么是營銷?我認為它是一個充滿動態平衡的詞,是“營+銷”的動態,“營”是Managing,是管理的過程,“銷”是有實效是Marketing的過程。營與銷的過程動態平衡,相互補位,具體到品牌營銷領域亦是如此。
如果把營銷按照1.0到5.0斷代劃分,1.0到3.0時代是“整合”,4.0時代最明顯的特征是“碎片化”,5.0時代營銷走向“融合”。如今,互聯網技術革新帶來了全新的知識經濟時代,由此引發了生產、生活模式的大變遷,在這個大背景下,品牌營銷的方式正在發生重大改變。
一、整合時代:做加法的品牌營銷時代
美劇《Mad Ma n》(《廣告狂人》)講述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麥迪遜大道上廣告人的故事。在那個戰后物質極度匱乏的時代,無論生產什么樣的產品,只要找到一家像樣的廣告公司規劃出USP(unique selling point),再設計一個好的廣告語,產品基本上就能賣得很好。品牌營銷1.0時代,以產品為核心點。
品牌營銷2 . 0時代講究
ST P(Seg ment、Ta rget i ng、 Positioning)定位理論,因為它研究透了產品跟消費者之間的對接,這個產品的USP是什么?它產生的品牌聯想直搗哪一個階層?STP定位理論直到今天仍然對品牌營銷有極大意義。
當研究產品、研究消費者的理論足夠豐富,伴隨傳播技術革新等,媒體和內容都極大地豐富起來,品牌營銷走入3.0即I MC整合營銷時代(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電視、廣播、平面、戶外四大媒體已經成型,此外還產生了新名詞ATL(above the line線上)和BTL(below the line 線下)。由于傳統四大媒體極度成熟,互聯網主導的新媒體應運而生,此時光研究產品和消費者遠遠不夠,還要研究媒體。
把品牌營銷1.0、2.0、3.0時代所有對產品和消費者研究的理論、對媒體的認知集大成,形成現當代廣告極度繁榮的時代——IMC整合營銷時代,一個做加法的品牌營銷時代。
二、碎片化時代:找不到核心受眾的狂歡
當品牌營銷走入4.0時代,之前的秩序全都亂了。這個時代差不多開始于2008年喬布斯推出iphone手機,10年過去了,我們發現這次重新定義手機,幾乎重新定義了一種新的文明。
以前我們做品牌營銷,可以按照線性流程推進,從傳播理論來說,我們有發信者,媒介把關人,接收者。但是,4.0品牌營銷時代最大的特點是“碎”,傳播方式被顛覆,所有東西同時發生,原本的“發信者+媒介把關人+接收者”可能是同一個人,發信人本身可能就是媒介,同時也是接收者。既有傳播秩序被打破,不再按時間線推進,營銷人沒有時間喘息和思考,沒辦法制定一個策略,再要一個傳播周期,因為一切都在一個扁平空間里無限疊加。
不同于品牌營銷1.0到3.0時代,基于互聯網技術大發展的4.0時代,所有事情一上來就全部發生,例如打開大眾點評APP,沒有attention(注意)、desire(欲望)、action(購買)、再share(分享),點開APP之后這個餐館的一切都暴露在食客面前了。此外,在4.0碎片化時代,你根本不知道用戶手指尖打開APP的時候在干什么、想什么,即便有很多名詞跟上,如批量化購買、程序化購買以及各種各樣精密的分析,但是我們都清楚,這背后是再也回不去的能夠耐心看完以15秒、30秒等等為時間單位計量的任何媒體承載的信息和內容,這個時代一切都是碎的。
因此,以往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有一半的廣告費浪費了,但不知道浪費在哪里”,但4.0時代太糟糕了,因為根本不知道有效的受眾在哪里,不知道哪個廣告投放有效。碎片化時代的品牌營銷,如果有人說“只浪費了一半廣告費”,那已經是很厲害了。
碎片化時代背后是媒介屬性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IMC時代我們有整塊、區隔性的媒體,沒有辦法互相替代,所以,長期以來我們習慣把所有的事物分裂和切割,以此作為控制事物的手段。互聯網時代打破了既有秩序,打破了時空區隔,帶來了無序的狂歡。現如今,我們再次品味傳播學者麥克盧漢的著名理論——“媒介即信息”,它變得尤其有意義,真正改變世界的是媒介本身,傳遞具體信息其實還是其次。
三、融合時代:做減法一站式品牌營銷
品牌營銷人當然不會徘徊在4.0碎片化時代,不會停留在無序和焦慮當中。營銷斷代史繼續升級,從以產品為核心到以消費者為核心,從IMC加法時代走到突然崩塌的碎片化時代,再往下走就是萬達傳媒所定義出來的營銷5.0時代,前面都是做區隔、做碎片、做分割的,接下來的時代應該是做融合營銷。
互聯網經濟時代,信息傳播、產品迭代、生產效率、生活方式等全面革新。我們看到年輕人越來越宅,語音視頻聊天、快遞、外賣等一系列新的生活方式取代了以往的實景社交,但是,不要相信移動互聯時代人們不需要實景社交,要相信社交的背后是人性——人永遠是具有社會屬性的人,渴望社交,只不過由于碎片化時代對于時間的占有方式發生了變化。我們發現,正因為消費者的時間是碎片化的,使得他們對大塊時間額外珍惜,對實景社交更加重視,最珍貴的大塊兒時間,只給予最重要的人、最值得的事兒、最必須的分享。
當營銷升級到5.0時代后,一個重要的特點是,消費者希望在一個完整的時間內,通過一站式的方式,解決所有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事情。這個發現,對品牌營銷來說是極大的利好消息,我們只需要找準核心入口,做一站式減法營銷即可。
但是,融合營銷的引爆點和入口在哪里?不是線上,而是線下,在真情、實景的刺激下,人們釋放出相應的強烈情感,引爆線上線下。這個線下入口在哪里?很可能是電影、商業這樣的歡樂、社交、消費、分享的場景。歡樂,這是情感;社交,這是目的;消費,這激發情感或宣泄情感;分享,這促進情感。這就是融合營銷的基本概念:通過線下一站式全功能場景,融合消費者與企業的期待和需求,最終滿足消費者歡樂、社交、消費和分享的社會化需求。
以萬達傳媒為例,它在業界倡導營銷升級并首提“融合營銷”理論,是萬達集團旗下一家以電影為核心入口的傳媒公司,運營萬達集團積累近30年的豐富商業實景的傳媒資源,如萬達影城、萬達廣場、萬達寶貝王等。有第三方調查公司NICE的數據顯示,萬達廣場及萬達影城是最吸引年輕人的社交場所,14%的年輕人以萬達廣場作為首選表白場所,歡樂谷、操場、體育館位列其后,64%的電影觀眾是18-30歲的年輕人。所以,我們找到電影這一超大流量入口,就可以為品牌營銷提供基于全萬達商業實景的營銷場景,一站式涵蓋消費、觀影全過程。
移動互聯時代最難做品牌和營銷,因為我們要打破時空,打破以往的線性思考一個慣性,不要再用分隔性、條塊性的思路去看品牌營銷。兩個建議:第一,重新回到原點,審視媒介即信息。第二,重新回到原點,去審視人性,人永遠需要社交需要學習,人是好奇的,你所給予的要有營養。任何一種新文明的誕生,沒有好和壞,總歸你是回不去了,不如擁抱。
四、解構營銷斷代史,告別“區隔”走向“融合”
品牌營銷1.0到3.0時代,還是一個區隔的過程,它會把營銷全過程分成一個個環節,每一個環節不是同時發生的,這件事情發生之后,我們再去準備下一件事情,然后等待下一個反饋,最后得到消費者的行動和分享。
高新科技、互聯網技術普及帶來全新知識經濟時代,營銷亦面臨升級至5.0時代,它相比較整合營銷做加法、社會化媒體自說自話各自成為信息孤島,現在我們既講究融合,也講究是一切從“減”、一切集中、一切走心。
區別于以產品為中心(1.0),融合營銷注重情與景的精準融合。區別于僅以消費者為中心(2.0),融合營銷注重心情與場景的契合性。區別于整合營銷做媒體組合加法(3.0),融合營銷做一站式減法。區別于社會化營銷的被動適應碎片(4.0),融合營銷主動創造長時間浸泡與深度體驗。5.0時代,融合營銷為品牌做什么呢?做減法,用一個傳媒資源,涵蓋消費者和企業的所有需求:實現線上與線下的融合,媒介與渠道的融合,內容與情感的融合,品牌與記憶的融合。當人們回憶,回憶的是場景以及當時的心情,在這個完整的回憶中,通過融合營銷的精心運作,品牌與傳播內容得以作為回憶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