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建++++++莫柳仙++++++陳堃
[摘要]目的 對比分析美式整脊手法與坐位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研究組應用美式整脊手法進行治療,對照組應用坐位牽引方法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生活質量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2.0%)高于對照組(5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4.0%)顯著低于對照組(2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美式整脊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效果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美式整脊;坐位牽引;神經根型頸椎病;生活質量;影響
[中圖分類號] R68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12(c)-0051-03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American Chiropractic and sitting tra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Methods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10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and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merican chiropractic technique,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sitting traction.The therapeutic effect,quality of life scor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92.0%)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56.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adverse reactions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4.0%)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4.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American chiropractic manipulation is better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American chiropractic;Sitting traction;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Quality of life;Impact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從事文案工作,長時間的伏案工作導致頸椎病的發病率不斷升高。頸椎病包括很多類型,根據發病部位的不同,大致可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動脈型和其他型。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神經根型頸椎病,占總數的70%左右[1]。神經根型頸椎病的主要發病原因是患者的神經根受到外部壓力等物理刺激后,頸椎發生退行性改變,進而發生一系列的生理變化,主要臨床表現為手麻,頸、肩部疼痛等。現代醫學上常通過牽引、理療、推拿等方法來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本文選取100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了美式整脊手法與坐位牽引在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中的療效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0例。研究組男34例,女16例;年齡32~63歲,平均(47.2±5.6)歲;病程3~24個月,平均(11.4±2.1)個月。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34~65歲,平均(46.8±5.4)歲;病程4~24個月,平均(12.3±2.4)個月。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診斷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患者的年齡在30歲到65歲之間,最高不得超過65歲;②患者的頸、肩和手臂等部位出現疼痛和麻木的癥狀,并且這種癥狀沿著上肢或者枕部蔓延;③患者頸、肩和手臂等部位在進行活動時疼痛和麻木感會加重;④用手按壓患者的頸椎等部位會出現壓痛;⑤肩關節部位和患者上肢部分的感覺功能出現障礙,肱二頭肌等肌肉的肌力下降;⑥影像學檢查異常:患者進行診斷之前需要拍攝X光片和進行CT檢查,檢查結果中可以看出患者的頸椎間隙變得狹窄,椎間孔變小,頸椎間盤突出等明顯的頸椎突變情況[2]。排除標準:①神經根型頸椎病之外的其他類型頸椎病患者;②頸椎出現骨折或者脫位的患者;③同時患有腫瘤等其他病癥的患者。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知情同意,。endprint
1.2方法
研究組患者采用美式整脊法進行治療,具體操作如下。①使患者處于仰臥位,運用常規手法對患者頸、肩和手臂部位進行推拿,時間為10 min;②使用AMTC脊椎活化器對患者的頸椎等部位進行矯正,根據患者的情況調節其共振的作用力道,時間為10 min[3]。
對照組患者采用坐位牽引法進行治療,具體操作如下。①使患者俯臥,將頸椎等部位裸露在外,醫療人員利用手或者其他工具在患者的頸、肩和手臂等部位進行揉捏、推拿,時間為10 min;②患者取坐位,然后利用坐位頜枕吊帶牽引為患者進行拉伸牽引,可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調整施加的牽引重量,時間為10 min[4]。兩組患者每天均進行1次治療,10 d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后比較治療效果。
1.3觀察指標
①療效判斷標準如下。顯效:患者的頸、肩和手臂等部位的麻木和疼痛癥狀消失,肩關節、頸椎等部位可自由活動,無功能障礙;有效:患者的頸、肩、手臂等部位的麻木和疼痛癥狀明顯減輕,肩關節、頸椎等部位可進行小角度的活動;無效:患者的頸、肩、手臂等部位的麻木和疼痛未見減輕,甚至患者的各種癥狀有加重的趨勢[5]。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量表使用SF-36量表,該表主要包括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角色功能以及認知功能等方面,每方面的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經過治療,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神經根型頸椎病是頸椎病中常見的類型之一,隨著社會上從事伏案工作的人越來越多,這種病癥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從中醫醫學的角度來看,神經根型頸椎病是屬于“筋傷”“痹證”等范疇中的一種病癥。在中醫上,許多中醫學者認為,人體中的肝臟、腎臟存在不足,即存在功能障礙時就會引發神經根型頸椎病,而引起人體肝臟、腎臟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寒氣、濕氣等的入侵。在中醫方面認為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表現就是 “骨錯縫、筋出槽”[6]。
在中醫上認為,適當的對頸椎等部位進行牽拉可以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主要原因是適當的牽拉可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絡。坐位牽引療法是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7]。它的主要作用機制是用手或者借助其他工具對患者的頸椎等部位進行牽拉,能夠減輕患者頸椎等部位的肌肉受到的外部壓力,緩解肌肉無力的癥狀;通過對患者頸椎等部位的牽拉,可以慢慢將已經發生錯位的椎后關節推回原位,進而增大椎間隙及椎間孔;通過對頸椎等部位的牽拉,可以改變頸椎等部位的承壓角度,使頸椎負荷力線趨于正常,然后使已經滑脫出應在部位的椎體回到原位[8];通過對頸椎等部位的牽拉,可以使頸椎恢復正常的生理曲度,從而解除彎曲的頸椎對神經根造成的壓迫和施加的壓力,消除此部位的疼痛。而神經根恢復正常就意味著可以使頸椎等部位的血液循環恢復暢通,緩解頸椎的疼痛感和麻木感,使原本因為頸椎疼痛而造成的浮腫消除。但是坐位牽引的治療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包括牽引角度、牽引重量、牽引時間等,所以應該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合理的制定治療方案。在坐位牽引中常用到的輔助工具是坐位頜枕吊帶,在只用該工具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患者應該處于坐位,因為該體位下,患者的肌肉能夠有一定程度的緊張,保證治療過程更為順利,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9]。不同患者對于坐位頜枕吊帶的要求也不同,因此要根據患者的情況來對坐位頜枕吊帶進行調整。例如,不同的患者對于頜枕吊帶前屈的角度要求不同,有的患者需要前屈30°,有的患者需要前屈45°,甚至有的患者需要前屈60°,但是坐位頜枕吊帶的前屈范圍只有15°~30°,此時就不得不調整治療方案,通過其他方法來為患者進行治療[10],因此,坐位牽引法并不能治療所有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而美式整脊法可以很好地解決坐位牽引療法中存在的問題。美式整脊法是歐洲的傳統自然醫學,也是當前比較流行的一種治療頸椎病的自然療法[11]。主要以脊椎解剖學、生物力學和X線學為基礎,并且有一套規范、科學的矯正手法。在美式整脊法中常用的工具為AMCT脊椎活化器,主要用途是分析脊椎的半脫位程度,然后結合多項醫學原理對頸椎等部位進行輕微地矯正,使滑脫的椎體等恢復原位,解除椎體對神經根的壓迫,從而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12]。通常來說,利用美式整脊法進行治療,治療成功時常可聽到“咯” 的一聲響,表明滑脫的椎體已經恢復原位,但是這種變化有時在患者的X線片上無法顯示,主要與投照時的條件、體位和角度有關[13]。
美式整脊法和坐位牽引法都是臨床上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治療方法,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美式整脊法進行治療的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達到了92.0%,而應用坐位牽引法進行治療的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僅為56.0%,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基本無頭暈、惡心等不良反應的發生。因此,建議選擇美式整脊法進行治療[14-15]。
綜上所述,美式整脊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治療效果更好,不良反應少,生活質量較高,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為民,張君濤,蘇瑾,等.美式整脊手法與坐位牽引方法對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影像學影響比較[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6,78(10):24-27.endprint
[2]王軍濤,張文騫,鄒亮.臥位牽頓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臨床研究[J].山東中醫雜志,2015,12(4):14-16.
[3]Liu T,Kong J,Zou W,et al.The Correlation Study of C5 Nerve Root Palsy and Common Body Position in Posterior Total Laminectomy Decompression and Instrumentation[J].Turk Neurosurg,2015,26(2):280.
[4]陳海鵬,劉志坤,王和鳴.南少林改良整脊手法對下頸段曲度異常神經根型頸椎病影響[J].中醫臨床研究,2016,8(12):103-104.
[5]Lin TY,Chen JT,Chen YY,et al.The efficacy of ultrasound-guided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nuchal ligament calcification[J].Kaohsiung J Med Sci,2015,31(7):337-343.
[6]解永星.牽引下正骨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6):52-53.
[7]吳翔宇,梅佩冬,黃謝紅.定點式提旋推頂六步整脊手法加松筋按摩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7(19):2865-2866.
[8]欒龍.手法整復配合人工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分析[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6,33(6):718-719.
[9]Bai J,Zhang X,Zhang D,et al.Impact of over distraction on occurrence of axial symptom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J].Int J Clin Exp Med,2015,8(10):19746.
[10]黃睿,秦鵬俊,郗姍姍,等.通絡止痛方外敷配合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6,12(7):148-149.
[11]呂銳斌,戴勝良,王錚輝.推拿療法聯合坐位動態牽引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7, 15(8):126-127.
[12]Zhu L,Gao J,Yu J,et al.Jingtong Granule: A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for Cervical Radiculopathy[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5,2015(23):1-9.
[13]張黎明,汪志芳.肩關節內鏡下縫線橋技術治療肩袖損傷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6,6(22):175-179.
[14]聶達榮,張加芳,楊善文,等.定點旋頸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研究[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5,6(16):10-12.
[15]何成華,黃鳴柳.桂枝加葛根湯結合頸椎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分析[J].光明中醫,2016,31(20):2959-29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