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梟+何佳玲
摘 要 氣象服務作為以公開、公益為主的政府主導服務,其信息需要傳播,傳播離不開載體,伴隨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新形態、新業態,微博、微信、移動終端“兩微一端”時代迅速到來,以“兩微一端”為代表的新媒體強勢沖擊傳統媒體,對氣象傳播工作提出新的挑戰。本文針對西藏氣象服務傳播工作的現狀,從氣象服務本身的特點和自媒體時代的特點出發,討論未來西藏氣象服務宣傳工作可能的模式。
關鍵詞 氣象服務;西藏氣象;兩微一端;新媒體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03-0154-02
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提升,對氣象服務工作也有了更高的需求。我國從“網絡大國”走向“網絡強國”,預示著中國互聯網進入全新的發展時期,就西藏氣象服務而言,運用好“兩微一端”媒體平臺,打破慣性思維,拓展宣傳媒介,創新傳播內容,建立起多方聯動、內外整合、新舊融合的全媒體氣象服務新格局,有助于西藏氣象服務進一步縱深發展,擴大覆蓋面,更好地引導城市鄉村民眾趨利避害及應對氣候變化。
1 西藏氣象服務宣傳工作現狀
以“兩微一端”為代表的新興媒體正日益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成為集信息傳播,意見表達,聚焦民情的移動媒介。“兩微一端”是指微博、微信及移動客戶端。保羅·利文森在學術研究中提到過一個論點,即媒介將朝著更加人性化的方向發展,超越當前所有的媒介,使人民的通訊生活更加便捷。新興媒體所具有的交互性、及時性,海量性、共享性以及多媒體和超文本等特征,使其逐漸成為這個時代無孔不入的產物。西藏公共氣象服務于近兩年也在不斷搭建新的媒介平臺。
1)西藏自治區氣象局官方微博“西藏氣象”于2014年正式上線,不定期發布西藏本地的天氣情況,交通氣象、旅游景點預報,也會針對不同天氣過程會有不定時的信息發布,轉發相關地域的天氣事件和氣候知識。更新和互動全由專門的微博編輯負責,隨時以圖片文字形式播報西藏氣象信息,在內容上會以漫畫、衛星圖、解析圖及真實圖片伴隨文字信息,文字表達生動活潑,雖傳播了涵蓋氣象科學專業知識,但卻并無枯燥之感。
2)官方微信公眾平臺“西藏氣象”于2015開始運營,目前受眾關注量達到2 000余人,實時推送氣象信息,當前設有氣象知識,服務專報,監控日報等欄目,每條的閱讀量平均在200人次。微信具有信息主動傳送、實時定位及活躍的互動性等功能優勢,而當前官方微信公眾平臺“西藏氣象”以主動發布信息為主,同時設置了自動回復功能,菜單設置上也相對科學,然而互動與定位的價值空間開發不足。
3)目前氣象服務鮮有嘗試專門的氣象訊息客戶端來服務受眾,當然有嫁接在其他的企業客戶端如“美天氣”App等的氣象服務信息。在做好內容和性能專業性的基礎上,相信其傳播效力和客戶粘度會非常強。
2 氣象服務中“兩微一端”的應用分析
傳播快速,交互性強是新興媒體的共同特點,而除此之外,微博還具有內容碎片化的特征。此特性即彌補了傳統媒體時效性、即時性、反饋性弱的不足,也鞏固了自媒體的地位,改變了現代社會大眾關注信息的行為習慣。其次,微博的信息傳播互動性超強,極易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形成意見領袖。再者,信息病毒式的傳播速度,使得信息快速蔓延擴散為大眾傳播。微博屬于點對面的發布方式,無論是否關注,都可以查閱,但微博用戶獲取信息具有隨機性,這就有要求微博服務需進行高頻次的信息發布。
微信則是點對點的傳播模式,微信通過指向性的傳送方式,把信息精準傳播給每一位加了關注的受眾,并提示受眾查看新發送的信息動態,因而其信息傳播效果更強。“微博適合于日常隨時分享氣象科普,在重大天氣過程可以多頻次地時實跟蹤,播報大量相關信息;而微信則在發布預警信息方面具有更多優勢,因為可以精準及時地傳送給受眾,以保證受眾在重大天氣到來之前能夠獲取到預警信息。可見微信在未來氣象服務中發揮空間巨大,且借助微信強大的“主動推送”服務和“地理位置定位”功能,可以就精準地理位置進行定點預報。
相比于雙微,移動客戶端發展相對滯后,但其無疑是氣象服務擴大影響力、實現創新發展的一種趨勢。運用“兩微一端”發送氣象服務信息,能夠集多種符號形態為一體,更加生動具體地向受眾輸送氣象相關內容,在調動受眾感官的同時,讓受眾更加深切的理解和學習到氣象服務信息。
3 西藏氣象服務在新媒體時代的建設構想
“兩微一端”在氣象服務中的應用是大勢所趨,且在未來氣象服務客戶端也會成為氣象服務的研發項目之一。未來氣象服務產品更多的是需要主動推送自己的產品給用戶,以將更多的公眾引入到縱深領域中來,讓公眾能得到全方位的服務。
3.1 應構建“兩微一端”氣象服務融合機制
“雙微”的服務模式能夠互補共存式發展。西藏氣象服務應從“兩微一端”“相加”思維模式轉換為“相融”。不斷增強內部機制的融合,以優化西藏氣象服務產品的供應鏈,構建線上傳播,線下互動,媒體融合的新興傳播機制。以互聯網思維構建機制創新,從而進一步激活氣息服務產品的傳播效果。
3.2 要創新“兩微一端”氣象服務的活動形式
例如利用氣象服務“兩微一端”平臺面向中學生和大學生群體招募氣象服務志愿者,以召集廣大青少年積極關注、宣傳、轉發為西藏氣象服務所搭建的“兩微一端”;利用全媒體陣容聯手打造氣象科普影視節目,與西藏其他大眾媒體合作,甚至開設網絡直播欄目和網絡視頻欄目,如氣象科普互動,專家講解氣象小知識,“尋找西藏最美的氣象站”公益性質真人秀,跟著電影學氣象,氣象實驗室等等兼具有科普性、互動性和社會性的影視作品,不斷創作廣大人民喜聞樂見,有公益價值和科普價值的氣象服務節目。
3.3 要注重“兩微一端”氣象服務的互動功能
面向用戶廣泛搜集民眾的信息需求,以實現雙向的溝通。內容與形式的創新要建立在不斷的反饋和改進的基礎之上。還可以直接讓用戶參與到氣象服務的傳播中,以自媒體的形式構建氣候相關話題,擴大宣傳的影響力。搭建集功能性,趣味性,知識性為一體的氣象服務傳播平臺。
3.4 應著力“兩微一端”氣象服務的人才建設
微博編輯及其后團隊需要不斷進行創新式開拓,以拓展氣象信息的知識化、專業化、親民化。氣象部門要不斷吸納新鮮人才,組建青年團隊,使西藏氣象服務在新媒體平臺當中構建即權威又親民的品牌形象。
4 結論
在新媒體發展日益興盛的新時代,西藏氣象服務要有目標有戰略地推進“兩微一端”的平臺建設和內容運營。“兩微一端”平臺的建設最終要抓住“內容為王”的內核,打破陳規,渠道共融,創新傳播氣象產品信息,要做好針對公眾日常生產生活的氣象服務,提高預測預報準確率,以實現氣象服務信息的有效傳播,真正滿足廣大西藏人民于幸福生活的獲得感。
參考文獻
[1]江鴻,李研.傳媒類App的新聞傳播特點及發展的相關分析[J].學習與探索,2014(16):124-126.
[2]石國亮,張超,徐子梁.國外公共服務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11.
[3]余習惠,李云潔.三網融合時代受眾使用媒介的變化對新聞傳播的啟示[J].2012(4):3-4.
[4]陳靜,梁宏升.自媒體時代的氣象服務[J].廣東氣象,2013,35(6):52-55.
[5]朱國緯,劉曉川.公共部門服務質量評價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