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 要: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廣播電視在這個過程中也發揮了相應的作用。作為傳播信息的一個主要載體,廣播電視為新農村的建設,提供了必要的精神支持,幫助農民打開了認識世界的窗口,成為了推動農村精神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在實際的調查中發現,當前農村建設下的廣播電視,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本文通過對廣播電視的具體作用,和實際的改善策略進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起到一些積極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廣播電視;作用;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24-0237-02
從媒體傳播的特性上來看,電視在大眾媒體中,屬于是最適合農村生活的一種媒體,其能夠在實際的發展建設中,對農村做到有效的覆蓋,同時充分發揮自身的媒體優勢,引導農民在當前新農村的建設工作中,發揮出自身的作用。盡管在近些年,互聯網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其在覆蓋率上,要遠遠落后于廣播電視的覆蓋范圍,尤其是在我們這個發展中國家,電視所具有的電波媒體,可以將信息快速的傳播到農民家中,并且衛星通信技術的應用,也對其整體的傳播范圍進行了有效的拓展,使得公眾可以對信息,產生更為形象化的認識。
1 廣播電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1.1 宣傳作用
在進行廣播電視發展建設的時候,應該對其宣傳作用進行有效的發揮,讓農民群眾,知曉廣播電視在農村宣傳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實際的過程中,務必要將“建設新農村”的各項政策內容,落實到實際的工作中去。由于政策宣傳所涉及到的工作面較廣,新聞媒體工作者通過廣播電視的宣傳作用,可以對新農村發展建設政策做到認真的把握、及時的宣傳,以及正確的引導。在進行宣傳工作的同時,還可以向民眾傳達黨和政府的心聲,并在第一時間結合農民的意見,將其反映到各級政府工作中來。利用廣播電視,可以將決策的施行更具有科學性。
1.2 監督作用
在對新農村進行建設的時候,在對廣播電視進行定位的時候,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將其本身的職責性發揮出來,對農村的輿論情況展開有效的監督。在對新農村進行建設的過程中,由于整個工程具備一定的復雜性,所以要樹立長遠的戰略目標,對不同資金的投入,進行有效的監督,杜絕資金使用問題的出現。廣播電視媒體可以發揮自身的監督作用,查看各級單位是否對職責內容進行良好的履行,是否在發展建設的過程中存在著失職的問題,部分官員是否發生了腐敗情況等等,利用廣播電視,可以讓農民群眾對于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進行監督。
2 廣播電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發展現狀
2.1 覆蓋率低,信號較差
在我國的發展過程中,新農村建設是整個進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其涉及面較廣,且對于廣播電視的內容,也具有較高的要求,比如像覆蓋面積,以及信號的強度等等。我國具有廣袤的國土面積,且山區地帶的地貌較為崎嶇,這就對廣播電視的信號強度和覆蓋率,帶來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在那些地理環境較差的山區地帶,各個村落之間的距離較遠,這就導致了廣播電視的覆蓋成本不斷升高,在客觀上,為廣播電視信息的傳播,帶來了不利的影響。盡管當前政府在新農村的建設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說對自然村落進行合并,加大基礎建設的投入等,但是在這些地區,由于客觀因素的影響,仍舊存在著傳播信號較差的問題。
2.2 節目單一,針對性弱
在實際的工作中,廣播電視的內容,以及其播放的時段,成為了農民群眾是否選擇收看的重要因素。通過實際的調查和實踐研究發現,在農村地區進行廣播電視的建設時,存在著播放內容過于單一,且針對性較弱的問題。農村生活本質上比較乏味,所以需要一些精彩的廣播電視節目來進行充實。具體可以包括國家有關政策的宣傳、農民種植業技術的推廣,以及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方法等,但是當前農村的電視廣播節目,占主要的是國家新聞內容的宣傳,和農業生產技術有關的節目較少,且缺乏一些針對農民群眾實際生活的電視節目。在一些更為偏遠的山區地帶,由于交通因素,以及相關經費投入不足,導致其廣播電視節目存在著嚴重的匱乏問題。
2.3 機制薄弱,缺乏管理
當前我國的廣播電視系統的管理,所采用的主要是各自為政,以及分別管控這兩種方法,建立這些體系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能夠對基層中出現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有效的防控。但是針對農村地區的廣播電視建設,這兩種體系就暴露出了不足。像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其主要的建設內容還是流于表面化,要想做到廣播電視村村通,所涉及到的內容較多,需要進行全面的協調和部署,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各個部門各自為政的管理模式,導致組織管理工作出現了混亂的工作問題,本身目的是為了加快問題的解決速度,增強執行力的,可是卻導致體系內容上出現了負面問題。同時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一些管理人員的素質有待提升,這也是影響廣播電視系統工程建設的一大問題。
3 廣播電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改革對策
3.1 重視農村廣播電視的實質性建設
在實際的農村建設中,政府的導向作用,對于農民群眾有著切切實實的影響,所以在廣播電視內容的建設上,政府應對所關注的民生領域給予更多的重視。在這個過程中,對于廣播電視的建設內容,像覆蓋程度和廣播電視節目內容,也應該具有長遠性的考量,對那些投資周期較長,效果不明顯的內容,提出相應的對策。與此同時,在這里需要注意,政府部門應該拋去單純的政績觀念,對農村民主生活內容,進行切實的了解,樹立科學化的發展觀念,不僅要對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進行滿足,同時也要從農村居民的切實需求出發,對廣播電視節目的建設,投入更為積極的思考。還有,上級政府也可以利用政績考評的制度內容,將廣播電視的信號質量、覆蓋情況,以及具體的內容情況列入到地方政績考核的項目中來,使得當地政府積極關注農村廣播電視的建設情況。
3.2 結合實際制作優質廣播電視節目
廣播電視主要是通過節目,來向農民群眾進行信息的傳遞,其具體的內容和質量,是農民是否選擇收看的一個重要標準。在新農村發展的過程中,針對廣播電視建設,要在節目內容的制作上,針對農民群眾的實際審美特點進行制作。豐富廣播電視節目,也即是向農民提供更為多樣化的選擇,這樣也能夠借助廣播電視節目,來將農村建設中農民群眾存在的具體問題暴露出來,為農村精神文明的建設,起到必然的推動作用。但是要想做到這一點的內容,也就需要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人,加強相關內容的了解和調研,對基層農村的實際情況,進行較為深入化的了解,就節目的內容、播放的形式,針對當前播放廣播電視節目展開相應的民意調查,根據群眾的意見對其進行合理的調整與完善,這樣能夠讓電視節目更加符合新農村建設的實際需要。
3.3 做好廣播電視上的技術培訓工作
作為大眾傳媒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方式,廣播斷絲節目中蘊含了較為豐富的技術含量,像如何通過合理的布局來實現地區信號的全覆蓋、如何通過現代科學技術來增強廣播電視節目的信號輕度等等,都需要相關的技術內容來給予支持。針對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問題,應該通過集體培訓的方法,對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進行提升,讓他們為廣播事業進行更好的服務。還有,政府還應該對廣播電視建設的相關制度內容進行完善,解決權責不明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做到分工明確、權責清晰,進而完善廣播電視在農村地區的播放質量和播放效率。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引導農村進項發展建設的工作中,對于廣播電視節目的作用,相關部門要給予充分的認識,從實際發展現狀出發,提出有效的改革策略,達到對農民文娛生活進行豐富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曉春.新農村建設中廣播電視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5,(10):187+196.
[2]周榮.試論廣播電視事業對新農村建設的助推作用[J].中外企業家,2013,(01):205-206.
[3]楊正超.試論新農村建設中廣播電視的重要性[J].中國傳媒科技,2011,(12):136-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