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英語新課標明確指出,應該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目標,并且以英語課堂教學為載體來全面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他們獲得全面發展。另外,核心素養的提出不僅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而且還是英語教學向英語教育的轉變。現如今,我國高中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普遍較低,從而對提升他們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產生了制約。基于此,文中重點分析了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語篇閱讀教學。
【關鍵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語篇閱讀
【作者簡介】宋冠男(1979-),女,漢族,吉林長春人,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碩士,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教師,中教一級,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
英語閱讀理解是英語教學中的主要內容,而且高中英語教學大綱在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閱讀理解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也較高,由此可見,有必要提升高中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此來保證他們能夠較好地應對英語閱讀理解試題。然而,就當前而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并未獲取到理想的效果,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仍然偏低。雖然師生花費了較多的時間來進行閱讀理解訓練,但是,依舊難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理解速度和正確率。除此之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還肩負著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責任,以此來符合新時代的發展需求,進而有助于學生實現自身的人生目標。因此,文中提出了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語篇閱讀教學策略。
一、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內涵
英語課程既屬于一種教學工具,同時還具有人文性。高中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加強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而且還應該基于對教學工具功能的充分發揮,來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從而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人文功能。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內涵所涉及到的內容體現如下:第一,語言能力主要包含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這兩方面內容,概括來講,就是在某種社會情境下,運用某種語言并采取聽讀寫等方式進行描述或表述的能力。第二,文化品格主要指對中外文化的深入理解,也可以看作是對優秀文化的理解,換句話來講,是指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而樹立的一種獨立的價值觀和優秀的文化品格,比方說,自尊、自信等。第三,思維品質主要指人的思維的個性特點,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仔細分辨語言文化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邏輯關系和現象,并且還學會了如何應用英語來思考和處理問題。第四,學習能力主要指學生可以采用各種方法自覺學習英語,增加英語學習途徑,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的能力。
二、高中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高中時期是培養學生認知和思維能力的關鍵階段,在此過程中,倘若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就能夠為他們的思維能力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然而,現如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卻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具體體現如下:
1.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英語教學開始積極推行素質教育。然而,立足于實際情況可以看出,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卻仍然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因此,不僅無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而且也難以培養他們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除此之外,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也未呈現出多樣化,主要以翻譯教學法為主,概括來講,就是教師在實際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過于重視對詞匯和語法知識的講解,然而,卻未過多地講解整篇文章的語義,進而未能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基于此,英語語篇閱讀教學效率必然難以得到提高。
2.未積極拓展課外文化知識。高中英語課程內容主要圍繞語言與文化這兩方面來進行設置。所以,英語教師既應該加強重視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獲取,同時還應該重視他們對文化知識的掌握程度。然而,就當前而言,高中英語教師在實際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卻主要講解語句當中出現的語法知識,并未過多地介紹英語閱讀材料中的英語語境,比方說,文化背景。另外,英語教師也未積極拓展課外英語知識。因此,學生不僅無法深入理解英語文化,而且還難以做到全面透徹地理解英語知識,從而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也得不到有效培養。
3.未形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為了符合應試要求,大多數高中英語教師均認為只要提升了學生的做題能力,就完成了高中英語教學任務,進而能夠保證他們在考試中得到高分,基于此,導致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只重視訓練學生的做題能力,然而,卻未對培養他們的英語閱讀習慣引起足夠的重視,最終造成了英語閱讀教學拘泥于形式。長期采用此種教學模式,一定會使學生產生錯誤的英語閱讀學習動機,這樣不僅嚴重地影響到了他們形成良好的英語閱讀學習習慣,而且還打消了他們的英語學習積極性,為此,無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三、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語篇閱讀教學策略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當前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并未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增加了學生在日后學習英語的難度。由此可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該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出與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相符合的人才。具體改進策略體現如下:
1.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本身的教學觀念,并且在實際教學中得以落實。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管理者。另外,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英語教師一定要意識到當前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既應該加強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更應該培養他們的學科核心素養,這也是新時代對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師本身教學觀念的轉變主要涉及到教學方法、教學認識和評價方式的改變等,具體體現如下:第一,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對新課改提出的要求進行仔細研讀,正確把控新一輪教改的基本動向,以此來幫助教師充分掌握最先進的教學理念;第二,高中英語教師應該主動參與交流學習,不斷豐富本身的英語文化知識,這樣他們在講解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就能夠向學生拓展英語知識,創新教學方法,調動起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在實際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還應該對閱讀文本的價值、框架和特征的分析引起重視,通過語篇閱讀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語言和技能,將推動學生文化品格和思維品質的發展作為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此外,教師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還有必要拓展教學要求,主要表現為確保學生基于對知識點的充分掌握,來引導他們主動闡述閱讀文本,讓學生深入理解文化內涵的前提下,給出自己的意見。比方說,教師在開展Inventors and inventions這節閱讀課的教學時,就可以將Is it a discovery or an invention?作為導入語,從而能夠讓學生直觀地了解發明和發現這兩個詞匯之間存在的本質差別,然后,教師為學生布置一個探究實驗,讓他們自主完成,不要將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讓學生了解發明的過程即為實驗過程。還有一點就是,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仔細分析實驗過程,以此來保證探究實驗流程不產生任何誤差。等到實驗結束以后,教師馬上向學生提出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writers three attempts?這個問題,這樣可以及時發散學生的思維,從而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意識,而且還能夠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學科核心素養。
2.注重語篇深層結構,提高學生思維品質。高中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立足于語篇的表層結構深入到深層結構,以此來保證學生能夠從根本上理解“言外之意”,這主要是由于必須切實深入地理解了語篇,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與文化品格。基于此,教師應該將以下三點工作落實好:首先,教師應該積極組織開展以主題研究為基礎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各種問題和活動中展開交流、分享與意義學習,以此來交換各自的見解、增強情感,產生新的具有一定價值的作用;其次,培養學生形成批判性思維,顯而易見,批判性思維是基于學生的個性化解讀而構建的,必須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對語篇進行個性化解讀,并且評價性分析語篇,才能夠培養與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最后,應該將語篇同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進行有機結合,比方說,教師讓學生輸出語言的過程中,可以借鑒語篇中的哪些內容?語篇的哪種觀點與結構能夠直接被應用在自我語篇輸出性運用實踐中。
3.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其綜合語用能力。英語課程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是為了不教”,教師向學生講解教學內容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特別是為了引導學生對語言進行自主學習,構建出合理完善的自主學習英語的方法。所以,教師在開展英語語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凸顯出學生的學習特點,鼓勵學生多推敲、理解教師對文本進行解讀時所采用的方法,并將其遷移到自我學習過程中,另外,還應該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反饋問題的能力,以此來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4.鼓勵學生重視課外閱讀。除了在課堂上能夠組織開展學習活動,在世界上的任何一處均能夠開展學習活動。因此,教師應該不斷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增加閱讀途徑,以此來擴大學生的視野;另外,教師還應該讓學生選取優秀的閱讀材料,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其認知水平,從而能夠獲取到較好的閱讀效果。一般來講,小說、自傳、雜志和新聞報道等均屬于優秀的閱讀材料。學生所選取的閱讀材料一定要與本身的實際需求相符合,以防導致他們在進行語篇閱讀時無法充分地理解文中的語句。除此之外,為了保證課外閱讀效果,學生還可以利用閱讀材料來展開有關討論,以此來提高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和整體分析問題的能力,進而有助于提高其學科核心素養。比方說,在開展Inventors and inventions這節閱讀課的教學時,教師向學生介紹完教學目標以后,就可以讓他們自己找出相關發明內容的文章,并且在閱讀和交流的過程中,充分了解發明和發現之間存在的不同之處,從而學生既參與了課堂教學互動,同時還有效地培養了他們的綜合能力,基于此,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當代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所發揮的核心作用就是推動學生的心智發展,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基于此,高中英語教師在實際開展高中英語語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轉變本身的教學觀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加強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不斷地發展其文化素養,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俊娟.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18).
[2]張旭.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英語教師,2016 (16):137-140.
[3]高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與德育滲透探究———山東省2016年高中英語德育優秀課例觀摩感悟[J].英語教師,2016, 16(19):61- 63,66.
[4]宗兆宏.在閱讀教學中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以《牛津高中英語》M8Unit4Reading同課異構課為例[J].英語教師,2016, 16(24):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