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文
聲樂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通過聲樂人們能夠表達內心的情感,而音樂審美能力代表的是人們的審美品位。在聲樂教學中,情感與審美能力的培養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關乎聲樂教學的最終效果。基于此,本文針對聲樂教學中情感與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展開研究。首先闡述了聲樂教學中情感與音樂審美能力培養的作用,即發揮教學價值,幫助學生樹立高尚的審美人格。其次分析了聲樂教學中情感與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策略,認為應當深入了解作品的內涵,不斷擴寬聲樂作品的廣度,提高文學素養,同時總結現實生活中的經驗等,以增強聲樂教學中的情感與音樂審美能力。
聲樂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操,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聲樂極其高雅,能夠熏陶人心,給聽眾帶來美的享受。聲樂能夠打動人心的關鍵并不在于技巧,而在于情感,只有具備充沛的情感,才能為聽眾帶來產生共鳴的聲樂表演。同樣,在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以及審美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情緒飽滿,審美能力一流,演唱者才能夠通過聲樂作品表達內心深處的情感,并且將情感傳達聽眾,使音樂作品成為連接演唱者與聽眾之間的橋梁與紐帶。因此,在這一背景下,圍繞聲樂教學中情感與音樂審美能力培養的相關情況展開探究是十分必要的,這有助于聲樂教學目標的達成。
一、聲樂教學中情感與審美能力培養的作用
(一)幫助學生樹立高尚審美人格
聲樂教學中,情感與審美能力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樹立高尚的審美人格。音樂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審美追求與審美眼光,能夠不斷引導人們追求高尚的審美,在優美的音樂熏陶中成長,這樣也完成了價值觀念的創建。很多世界知名的音樂家能夠打動聽眾,原因是演唱者具備對音樂的高尚審美人格,在不斷追求音樂、超越自我的過程中獲取勝利,而這樣的精神也感染了聽眾,以堅定的意志力獲取成功,這也體現出音樂審美價值能夠對人產生的影響。
隨著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日漸成熟,網絡為音樂的快速傳播提供了寬廣的平臺,而網絡環境充斥著大量劣質音樂作品,這些音樂對于學生正確審美價值觀念的塑造是十分不利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更加需要充分利用聲樂教學的渠道來對學生的高尚審美人格進行塑造。
(二)發揮教學價值
聲樂教學中,情感與審美能力培養的作用體現在其教學價值中。從表面來看,聲樂教學以聲樂歌唱技巧為主要內容,實際上,其意義不局限在技巧方面,更多的在于對學生審美眼光的培養、對學生情感的挖掘等,教學價值較高,這樣能夠促使學生成長為情感健全的人。實際上,聲樂教學是對人才的培養,在部分高等院校,聲樂教學已經成為教學必修課程,其在教學體系中占據關鍵地位。很多情況下,開設聲樂教學課程并不是一定要培養出具備成熟演唱技巧的歌唱家,更重要的是通過聲樂教學為人才的成長提供輔助與支持,熏陶學生的審美品位,使其在聲樂學習中不斷成熟。
二、聲樂教學中情感與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深入了解作品內涵
聲樂教學在情感與音樂審美能力培養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教學實踐中必須采取有效的培養策略,增強培養質量,其中深入了解作品內涵是主要策略之一。對于聲樂初學者而言,學習之初很容易產生錯誤的想法,即聆聽聲樂作品的數量越多,就越能夠了解聲樂作品的本質,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互聯網時代,優質聲樂作品與劣質聲樂作品混雜,這不利于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基于此,在聲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聲樂作品的內涵,并篩選優質的聲樂作品進行教學,從而引起學生對聲樂作品的共鳴。同時,學生在演唱每首作品之前,都要深入挖掘作品內涵,充分理解創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感情,進而更好地詮釋作品,將作品所蘊含的情感傳遞給聽眾。
(二)擴寬聲樂作品廣度
對于聲樂教學中情感與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人們需要不斷擴寬音樂作品的廣度,在不斷探究中尋找聲樂作品美的本質。優秀的聲樂作品數量眾多,派別、風格各不相同,僅僅學習或者掌握某一風格的聲樂作品是遠遠不足的。因此,在聲樂教學中,為了培養情感與審美能力,應當擴大學習的范圍,擴寬聲樂作品的覆蓋范圍,跨越不同的創作時期、不同的歷史背景、不同的藝術風格等,而不能局限在某一類型中,對于各個類型的作品都形成正確的認識與基本的了解。
需要注意的是,聲樂教學不僅僅是演唱技巧的學習,同時要涉獵樂器演奏,了解不同樂器的演奏特點。原因在于完整的聲樂演唱作品需要演唱者與樂器演奏者進行密切的配合,這也成為音樂審美能力培養的內容。
(三)提高文學素養
聲樂教學中,情感與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需要以不斷提高的文學素養作為基礎。很多聲樂作品所吟唱的是情感化的文字,其與文學創作存在密切的關聯。為了更加透徹地理解聲樂作品背后所涵蓋的精神與思想價值觀念,聲樂學習者就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夯實文學功底,使得聲樂作品與文學作品兩者相互呼應。因此,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聲樂教學中要布置給學生閱讀文學作品的任務,使其在閱讀中思考,提升文學素養和審美水平,學會從創作者的角度來思考各種問題,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距離,與聲樂作品的創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四)總結生活經驗
聲樂教學中,要想培養情感與審美能力,人們需要不斷總結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將音樂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藝術作品往往源于現實生活并高于現實生活,高雅藝術并不是空中樓閣,優秀的聲樂作品也不是遠離普通人生活的。相反,優秀的聲樂作品之所以能夠讓人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根植于現實土壤,所傳達的正是創作者在現實生活中所產生的感悟,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因此,在聲樂作品情感與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總結生活經驗,感悟生活細節,為演唱作品提供靈感。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創作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只有打動創作者自己的聲樂作品,才能夠打動聽眾,因此很多草根歌手雖然缺乏演唱技巧,但是仍然能夠打動人心。
三、結語
聲樂作品具有強大的感染力,演唱者通過自身的理解來對其進行詮釋,而聽眾在聆聽中接收到演唱者所表達的情感,對聲樂作品也會產生感悟。聲樂教學中進行情感與審美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充分發揮教學價值,幫助學生樹立高尚的審美人格。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聲樂學習者要不斷提高自身文學素養,總結生活經驗,不斷擴寬音樂作品的廣度,深入了解聲樂作品的內涵。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對聲樂作品形成深刻的感悟,不斷提升自身的音樂審美能力。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