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華
學前教育專業要重視專業技能課,因為該專業學生將來要走向幼教工作崗位,聲樂課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讓兒童學到歌唱知識和技能,還能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好奇心,使得兒童能夠健康快樂成長。為了使該專業學生能夠更好地勝任日后的崗位要求,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要重視聲樂課的教授方法,不但要傳授學生基本的理論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為了避免教學中的枯燥,本文將柯達伊教學法中的游戲教學方法引入課堂教學中,這樣就能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進而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和創新性。本文主要對游戲法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探討。
學前教育專業開設了很多課程,聲樂是其中最為主要的一門課程。聲樂教學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開展教學時就必須以興趣為導向,讓學生主動參與聲樂教學,這樣才能提高聲樂教學的實效性。游戲和聲樂結合符合高職學生學習心理特征,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聲樂知識和音樂素養,還能使得他們的思維、情感、個性等得到全面發展。
一、傳統聲樂教學中的局限性
傳統的聲樂教學基本以教師為主體,教師按照自己的教學方法授課,從一首歌曲的識譜到熟練演唱,形式單一,整個聲樂教學過程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較弱,不愿意主動參與聲樂教學,久而久之就會對學習聲樂失去興趣。教師主要采取的是知識灌輸的教學方法,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十分強,聲樂學習缺乏自身的體驗和感悟,直接影響到他們將來的教學實踐能力和學習認知水平。傳統學前教育聲樂教學以教師為主,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離開了教師,他們往往就會無所適從,這不利于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提升。
部分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引入了游戲法,但是由于教師對游戲和聲樂結合的認識不夠全面,其以玩樂為主,常常會出現為了游戲而游戲的情況,這樣就導致教學游戲化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有時效果相反,使得聲樂教學和游戲結合出現了較大的局限性。教學游戲化如果只是一味地讓學生沉浸在游戲中,就失去了游戲化教學法的意義,反而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另外,課堂教學游戲化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實際展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兩者結合的研究不夠透徹,教師和學生互動的方式過于單一,不利于提升他們的歌唱技能和音樂即興創造力,也不能充分挖掘學生的聲樂天賦和才能,最終會將聲樂教學的游戲化引入到單純的做游戲上,這樣就脫離了實施教學的初衷。
二、游戲法在學前教育聲樂教學中的應用
(一)將游戲活動融入聲樂教學中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畢業之后,大部分人從事的是兒童教育工作,兒童教育以教唱歌曲為主,從而決定了學前教育聲樂教學離不開演唱歌曲。傳統的學前聲樂教學以枯燥的教唱為目的,而基于游戲法的聲樂教學要打破這一方式,激發學生的聲樂學習興趣,在游戲中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實現多元化,教師可以將聲樂、跳舞、游戲和彈奏等結合起來,將學生帶入到唱、跳、演的多元化聲樂世界中。這樣就能達到聲樂教學寓教于樂的目的,還能讓他們有個性化的聲樂學習體驗,加深學生對音樂的認知,使得他們的音樂天賦得到最大化的釋放。
另外,教師在傳授學生聲樂歌唱技巧的同時,要盡量貼近兒童聲樂教學的實際需求,選曲的范圍不能過于局限,要涵蓋不同風格的中外藝術歌曲,借鑒古詩詞和兒歌等不同時期的作品。在學習兒歌的同時,可以加入游戲即興創編環節,將音樂與舞蹈相結合,根據音樂的節奏創編不同的動作,也可分組表演,互相點評。這樣在開拓學生視野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和即興創編能力,讓學生在游戲的同時加深對音樂的認識和感悟。在學生演唱歌曲時,盡量在掌握歌唱技巧的同時采取唱、跳和游戲結合的方式,讓他們能夠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身體的協調性。此外,還可以在原歌曲基礎上改編歌詞,并且根據自己的想象對改編的歌曲編排舞蹈,以比賽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創作欲,在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同時,讓他們的藝術修養得到更好的提高。
(二)采取多樣化游戲形式
學前教育聲樂教學要結合兒童教育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學生歌唱技能,讓他們在掌握聲樂技巧的同時還能學習更多的和歌唱相關的知識。在聲樂教學中,要盡量將唱歌、游戲、跳舞結合起來,這符合學生未來教學實踐的需求,能夠增強學前教育聲樂教學的實效性,還能使得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提升,如唱歌、跳舞和演奏能力,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還能提高游戲組織能力和設計能力。
音樂和游戲創設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設計游戲的過程中,學生的能力變強,有助于提高他們的音樂感知能力,使其在以后走上幼師崗位時能夠更好地將音樂和游戲巧妙融合。課堂教學游戲化的過程中要善于創設游戲情境,教師要先用語言描繪創設的情境,提高學生對情境的感知能力,這樣就能更快地讓他們融入情境中,學生會對即將要參與的游戲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官會跟著興奮起來,課堂教學也會取得良好的成效。在學習節奏感比較強的歌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樂器,讓他們動手拍打節奏,跟著旋律來編排舞蹈,這樣學生就會融入音樂中,在游戲中滲透教學內容,培養他們的認知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力,使得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三)游戲化教學要具有開放性
課堂游戲化過程要通過生動和形象的語言描述有趣的韻律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游戲,在歡樂的游戲氛圍中感受音樂,提高對音樂的想象力,使其在聲樂學習中更加積極和主動,最終全面發展他們的情感、認知、想象和創造能力等。游戲方式要具有開放性,這樣有助于游戲形式的多樣化,教師可以從簡單的音樂中加入游戲,讓學生發揮想象跟著音樂的節奏進入律動,將肢體和音樂互相協調地動起來,然后不斷地加入游戲和提高游戲的難度。讓學生設計游戲規則,最后將游戲環節用競賽的形式來開展,學生相互競爭,這樣可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課堂教學中也可加入樂器,豐富教學的多樣性。良好的節奏感和樂感對于學生來說至關重要,課堂中可以借助樂器,或者是一些身邊常見的物品等,讓學生即興創作,將拍打、跺腳、捻指等肢體動作和物體協調地結合在一起,運用其中,將教學和游戲結合起來。也就是說,賦予即興創作一定的規則,將其轉變為一種游戲化教學方式,這樣課堂教學就更加生動和多樣化,將靈活多樣的方法用于教學中,可以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中應用游戲化教學,不但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課堂教學,而且能為學生帶來別樣的學習體驗,進而達到培養他們想象力、認知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力的目的。
(渭南職業技術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柯達伊教學法在歌唱訓練中的研究與作用”(項目編號:WZYY20172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