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保康動物防疫站,內蒙古通遼 029300)
乳腺炎是奶牛養殖常見多發病之一,目前為遏制奶牛養殖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瓶頸。在國內的各大奶牛養殖集中區,奶牛乳腺炎的發病概率尤高,而成為不得不重點考慮的防病對象之一。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在奶牛業發達的歐美地區,奶牛隱性乳腺炎發病率高達50%;在北京、廣州等地,奶牛隱性乳腺炎發病率達到了60%左右。奶牛乳腺炎成為制約我國奶業發展的重要瓶頸,如何對其進行防治,已經成為當前奶牛養殖業中急需解決的一大難題。
致病菌感染為此病高發的重要誘因,比如:細菌、真菌、病毒等等,都是此病的主要病原體。其中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比較常見。病原微生物根據其感染方式可以分為接觸傳染性和環境性病原菌兩類:第一類接觸傳染性病原微生物,這類病原微生物通過傷害奶牛乳腺的方式使其患病,其傳播速度較快,如無乳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霉形體;另一類屬于周圍環境自生的病原菌,主要是通過外傷開始入侵,進入體內導致奶牛應發疾病,如乳房鏈球菌、停乳鏈球菌、大腸桿菌。
很多牛場牛舍設計不合理,同時由于牛舍衛生管理工作不合理,奶牛糞便不能及時清除,導致牛舍內蚊蠅滋生,環境惡劣,奶牛在牛舍中不可避免與大量致病微生物接觸,致使奶牛患病概率大大增加。
擠奶設備不清潔、擠奶動作不規范等等,都可能造成乳房的損傷,而誘發乳腺炎的感染概率。
氣候的冷熱應激,都可造成機體不良反應,而導致免疫力低下,加大感染奶牛乳腺炎的可能。而且,經研究證實:溫度越高,感染此病的概率越大。每年的3~4月份、7~8月份、9~10月份,都是此病的高發期,應提前做好防病準備。
此外,在感染其他病害期間,同樣,有并發乳腺炎的可能,應提前做好防病準備。
考慮到此病的危害,以防為主,樹立防重于治的理念,對控制此病的發生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則,營造潔凈衛生的養殖環境,確保有充足的運動場地。注意場地環境衛生,定期清理場內殘留糞污,改善舍內通風,確保充足的光照時間。二則,改善喂料管理,確保全價營養補給,確保用料營養均衡,增強奶牛的抗病體質。三則,營造舒適的擠奶環境,建議聘用高業務素養的擠奶工,規范擠奶動作。四則,做好奶牛體檢工作,留意奶牛發病情況,一旦出現疑似病例,務必及早隔離診治,避免病情的擴散蔓延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奶牛乳腺炎的治療,可嘗試借鑒的方法有多種。
經藥敏實驗遴選高敏藥物,將其拌入飼料中喂服奶牛,以清滅體內形成的致病菌。常用的藥物,有青霉素、鏈霉素、四環素、磺胺類藥物等等。但是,長期用藥易產生耐藥性,應注意合理用藥,嚴格遵守休藥期。
中藥源自動植物,適量用藥不形成耐藥性。而且,藥劑體內代謝快,不會形成藥物殘留,不影響奶源。中藥治療的原理,在于營養調節,在于抑菌,在于增強機體免疫力。但是,用中藥時間長,而且,目前沒有高科技含量的注射藥劑。
采用中西藥結合的方式治療奶牛乳腺炎,可完全發揮中西藥的特點,明顯提高治愈率。研究表明:中藥煎劑50 ml與西藥結合治療奶牛乳腺炎可減少治療時間,明顯提高治愈率。
生物療法同樣為最新的選擇,經臨床用藥實踐:水蛭素為抑制致病菌感染,增強奶牛抗病體質,降低乳腺炎感染的重要物質。目前在此病的治療中,雖然沒有被普遍應用推廣開來。但是,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這一技術的應用將逐漸被認可而且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隨高科技在獸醫治療應用的不斷深入,細胞因子療法逐漸成為乳腺炎治療和預防的新寵,目前被證實有著不錯的療效,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為控制奶牛乳腺炎的最新途徑。經證實有效的細胞因子有:重組牛白介素 2(rbolL-2)、重組牛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boGM-CSF)、重組牛干擾素γ(rbolFN-γ)、腫瘤壞死因子(TNF-α)、重組牛可溶性 CD14(rbosCD14)等。
奶牛乳腺炎為較為復雜的患病種類,對此病的防控是一項系統而長期的工程。考慮到此病的危害性,做好乳腺炎的防控管理工作,應樹立防重于治的理念。注意營造潔凈衛生的養殖環境,做好擠奶管理工作,注意改善喂料管理,確保全價營養補給。同時,定期檢查牛體狀況,一旦發現有疑似病情,務必及早隔離診治,避免病情的擴散蔓延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1]孫慶,儲明星.奶牛乳腺炎抗性育種研究進展[J].中國草食動物科學,2017,37(6):52-55.
[2]蔡文賢,王多全,王曉平.奶牛乳腺炎的預防和中醫治療[J].中獸醫學雜志,2017,(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