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倫
(六盤水師范學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0)
高等院校連年擴招,課程改革持續推進,這給網絡時代的高校思政輔導員思政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日新月異的網絡時代,以往傳統的思政輔導員工作模式已略顯頹勢,不能很好的適應大學的教育,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作為網絡時代大學生的良師益友,高校思政輔導員要深入了解網絡發展對于思政工作的影響,同時立足崗位實際推進工作創新。
網絡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給高校思政輔導工作帶來便利;另一方面,它也給高校教育帶來一些弊端。必須揚長避短、有效應對。
網絡技術給高校思政輔導工作帶來的便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為師生交流提供平臺。借助于便捷的互聯網,高校思政輔導師與大學生可以進行即時的溝通交流、成果分享,以便輔導員在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以及建議意見,及時做出可行舉措,更好做好本職工作。二是暢通了師生交流渠道。以往師生之間的交流渠道比較單一、刻板,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大多通過見面交流。而網絡讓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高效、隱秘,大學生可以通過微博、微信、QQ等社交工具隨時與輔導員溝通交流、信息咨詢。當代大學生是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他們頭腦靈活、眼界開闊,有著熟練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可以嫻熟地運用網絡進行日常的學習與交流,高校思政輔導員要立足大學生實際,積極運用網絡與他們進行有效交流互動、溝通交流,讓思政輔導工作貼合大學生現實生活、深入內心。
一是網絡充斥著一些錯誤觀念。雖然當代大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能,能夠靈活運用網絡進行學習和生活,但是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完全成型。而網絡資源良莠不齊,網絡上部分內容并非有利于大學生的成長。比如,一些網站上充斥著一夜暴富、不勞而獲等不良思想,容易讓新時代大學生產生錯誤想法甚至誤入歧途。二是網絡讓大學生沉迷虛擬。許多大學生過度依賴網絡,他們傾向于運用互聯網進行交流互動,而不擅長現實中的面對面交流,以致一些人際交往異化,呈現出虛擬社交口若懸河、現實交流默默不語的現實困境。
以往傳統思政輔導員對大學生關照事無巨細,是進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流砥柱,但是面對日新月異的網絡技術以及當代大學生思想心態的變化等背景,思政輔導員應該迅速轉變角色、改進方法,不斷培養大學生的辨別意識、獨立能力。
如前所述,當代大學生是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網絡已經成為他們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由于大學課業負擔較輕,學生空閑時間較多,加之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成為大學生標配,很多學生自我要求不嚴、思想放松放縱,學習與娛樂統籌不合理,以致過度沉迷網絡而耽誤學業。思政輔導員要緊貼大學生成長實際,通過主題班會、談心談話等形式,指導學生全面審視網絡利弊,正確處理網絡娛樂與學習之間的關系,做到科學利用、適度娛樂、為我所用,而不能過度沉迷網絡游戲無法自拔,最終成為網絡的奴隸。同時,思政輔導員要全面掌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并做到統籌兼顧、重點指導,不斷增強學生網絡辨別能力、抵制不良誘惑能力。
當前的網絡時代,大學生熟練運用QQ、微信、MSN、人人網、微博、知乎以及百度貼吧等媒介進行人際溝通交流,這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學生的交流人群,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思政輔導員要因勢利導,合理利用這些平臺,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一方面,可以鼓勵學生建立班級微信群、QQ群,分享學習資料以及生活中的點滴快樂,借助班級群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價值觀教育,潤物無聲的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增強互動的效果,輔導員還可以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工作感悟,在學生心中樹立樂觀向上、積極正面的老師形象。同時,輔導員利用上述媒介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現實表現,耐心傾聽學生心聲,解答學生成長困惑,指導學生健康成長。
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給高校思政輔導員思政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思政輔導員要緊跟時代步伐、直面問題,明確自身定位、理清思路,并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創新。思政輔導員要幫助學生全面看待網絡技術,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