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祎甜
(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4)
初中生已經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特殊思維方式,他們對于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與求知欲,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索到未知的神奇世界。然而實際的學習經驗不足,知識儲備不甚豐富,因此遇到困難、復雜問題仍是表現的十分迷茫,脫離教師引導就會出現探究思路局限,自學熱情不高等情況。理論知識的盲目研究容易給學生造成很大壓力,再配上教師落后的教學手段,固化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可能產生嚴重的抵觸情緒,學習效率過低,學習效果不佳。數形結合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是改善上述弊端現狀的最佳方式,應該引起數學教師們的廣泛關注,并在實踐教學環節合理的運用起來,借此取得數學課改成效的事半功倍。
初中生皆有圖形意識,數學知識就潛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學生用心觀察,善于挖掘,才能真正地學好數學。如溫度計上的溫度、刻度尺上的刻度等,都是圖與形結合的一種表現。數學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挖掘教材中的豐富素材,更好地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啟發學生思維的創新力與想象力,促進學生知識水平的快速提升。學生探索生活問題間的潛藏規律,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合理解決,會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到更多的基礎知識,發現學習數學的最大樂趣,繼而明確未來的奮斗目標,優質完成課堂的學習任務[1]。比如,學會確定“數”后再去了解“形”,按照一定的探索規律完成題目的分解,在思考過程中歸納要點,總結重點,深究關鍵點內容等。
數形結合除去單純的“數化形”和“形變數”外,還能相互轉化[2]。如教學“平面直角坐標系、函數及其圖像”時,我們不僅要了解平面直角坐標表示地理位置,還要形成數與形的有機結合意識,認識每一個平面點都對應著一個實數,某點運用x表示,實數運用y表示。而函數與圖像之間又有直接聯系,因此我們就可以借用代數方法解釋幾何現象,再采取幾何方法分析代數關系。比如,小明和小紅是好朋友,他們周末相約去郊游。小明和小紅從家出發,20分鐘后來到了離家900米的小河邊,小明想起還有作業沒做,因此勻速返回家中,小紅在河邊玩了10分鐘后,用了15分鐘才回到家。這是一道常見例題,也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存在著一些聯系。教師應指導學生認真分析題目中所包含的信息,然后運用兩個未知數表示時間、距離,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加深對數軸知識的認識,再借用合適方法找出問題答案就顯得十分容易了。
初中數學教師要利用數形結合思想,培養學生的好習慣,活躍學生的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3]。比如,學生對于方程比較陌生,教學中教師引入了數形結合思想,通過數軸表示方程組,學生會在數與形的相互轉化中更好地獲得方程組的解。再如,認識數的規律時,用圖表示問題,激起學生的解題意識,提出一串數字“1/3/6/10/15/21”,要求學生自己探究其中規律,這不僅讓學生產生了數形的結合意識,還增加了學生的解題難度,提高了學生的分析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例題教學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有利于學生掌握多種解題方法,有效運用起來,煥發數學課堂新的生機與活力。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動力源泉,從生活角度出發,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容易消除學生的抵觸情緒,打消學生的認知顧慮。學生善于觀察生活,了解到“數學即生活”,在后續活動的參與中才會表現的異常積極[4]。比如,學習“軸對稱”一課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己尋找生活中都有哪些軸對稱圖形,然后選取代表性的實物進行演示教學,通過直觀展示讓學生產生數形結合思想,刺激學生的興奮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解題意識的強化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十分重要,它會充分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指導學生步入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雙向發展軌道,迎來數學教學工作更加輝煌的明天。讓數形結合思想更好地融入理論教學中,有利于活躍學生的邏輯思維,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真正意義上實現素質教育所提倡的以生為本、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