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信陽師范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籃球運動是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具有娛樂性及對抗性,深受學生青睞。筆者將分別從項目課程相關概念、高校籃球教學現狀、基于項目課程理論下高校籃球課程改革對策研究,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項目課程的研究可追溯到17-18世紀的案例研究、實驗研究及沙盤演習等組織教學,關于項目課程的定義我國相關學者認為是以項目為單位組織內容,以項目活動為學習方式的教學模式。從相關概念不難發現,項目課程作為一種教學模式,與傳統課程不同,它是由一個或多個組織內容構成,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
所謂項目通常是指具體的產品、服務甚至決策,在籃球課程教學中每一種戰術均可作為一個項目,在相關意識支配下按一定陣勢有策略地、有組織地進行協同配合的方法及原則。
為確保項目課程理論更好地應用,首先應對項目課程特點加以明確,在項目課程設計中應確保其符合籃球運動的實際特點與客觀規律,與實際情況保持一致、在項目設計中應將學習規律及認知情況結合起來,合理安排課程內容,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來開展籃球教學,確保項目教學法作用的有效發揮。與一般學科不同,籃球學科實踐性較強,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將籃球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籃球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得到更好地解決,提高籃球教學效果,形成籃球運動的全局觀、整體觀。
就目前來看高校籃球教學是以技術教學為主要內容,其教學理論知識涉及到籃球發展史以及裁判規則,實踐知識則包括投籃、運球、移動、運球上籃、傳接球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把重點放在籃球技術傳授上,對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造成較大影響,不利于學生創造性的提升。
這種傳統教學方法違背了主體教學理念,在教學設計上戰術訓練與練習未形成相關聯系,對學生籃球意識的形成十分不利,無法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此外在課程評價上以運球上籃與投籃為主要考核內容,且評價內容結構僅僅實現了運動技能目標,致使籃球運動價值缺失嚴重。經筆者調查我國各高校籃球教學效果不容樂觀,教學效果差、學生滿意度不高,據此轉變傳統教學理念顯得尤為重要,基于這種情況下應對高校籃球課程的創新改革。
在項目課程理論下在高校籃球課程教學中應做好項目前期設計、明確項目任務、確定項目計劃、項目實施、做好總結工作,充分發揮項目課程理論作用,詳情如下。
(一)做好項目前期設計
基于項目課程理論下高校為確保籃球課程教學的有效實施,首先應對項目前期設計工作,為后續教學工作做好鋪墊。在項目設計過程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備對基本運動操作加以演示,并對相關重點知識進行講解。如若技術難度高可通過多媒體技術不同的節奏、局部動作來向學生展示,使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掌握更多知識。在籃球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對知識點有效梳理,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實戰內容涉及中應根據學生學習需求為主,同時將自我評價內容增設其中,確保學生之間的良好溝通。
(二)明確項目任務
當項目前期設計完成后教師還需對項目任務加以明確,對項目目標予以制定,通過這一措施有利于可行性的提高。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采取知識灌輸方式來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創造思維無法發揮,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會大打折扣。基于這種情況下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教學方式合理選擇,按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運動能力來分組,避免理論與實踐相互脫節現象的發生。
(三)確定項目計劃
待項目任務明確后教師應對相關任務及方案進行介紹,并對籃球戰術配合思路、技術要求提前向學生告知,如有必要教師還應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其中,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技術要求,此外有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高,使其思考能力、交際能力均得以提升。教師通過項目計劃的制定為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提高籃球教學的高效性、流暢性。
(四)項目實施
項目實施作為項目教學法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具體實施中教師應對教學內容深入研究,確保其在教學過程中得到靈活運用。基于項目教學中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全身心參與到籃球課程學習中。與此同時教師應做好項目準備,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來安排項目內容,從而確保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
(五)做好總結工作
在項目選擇上教師應秉承開放性原則,實現師生的有效互動。據此在項目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合理指導,根據主題內容做好總結工作,通過這一手段有利于籃球教學效果的全方位提升。
項目課程理論在高校籃球教學中能發揮出有效作用,在具體實施中應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加強對籃球理論知識、籃球技能等內容的培養,使傳統籃球教學的不足得到充分彌補,使高校學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