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軻 路鎧銘
(焦作大學,河南 焦作 454000)
陳設藝術設計也稱為軟裝設計,是隨著我國社會快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所呈現出來的一種新興設計學科。陳設藝術設計以為人類創造美好生活環境為出發點,與室內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建筑設計息息相關,與科學、技術、美學、藝術密切交融,是一門需要多種知識體系共融的交叉學科。
陳設用品指的是,在環境中除空間外的所有構成物品。陳設用品種類繁多,如家具、燈具、飾品、布藝、花品、畫品等。主要分為功能性與裝飾性的陳設用品。通過精心的設計,最終形成陳設品與空間、與界面的和諧狀態,體現環境人文氣息與文化內涵。
近些年,陳設藝術設計的概念得到廣泛認知,市場中人們對陳設藝術設計的需求也非常巨大,軟裝設計師未來市場需求量也非常大。但是,高校的陳設藝術設計教育與市場需求不成正比,很多高等院校尚未開設陳設藝術設計的相關課程。雖有的院校開設,但也是在室內設計學科或者環境藝術設計學科下的一個學習方向,并未得到重視。同時國內也尚未形成陳設藝術設計學科。陳設藝術設計專業的系統化、規則化有待完善。無論是在高校,還是在設計市場,陳設藝術設計都是一種混亂的狀態。這就迫切需要高等院校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標準,為社會培養滿足市場需求的合格陳設藝術設計人才。
陳設藝術設計可根據實際需求設置專業課程體系,而不是沿用室內或者環境藝術課程結構。培養目標是課程建構的方向指引,是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的根基。總體而言,陳設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需要注意循序性、創新性、前沿性,使學生在空間概念理解的基礎之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將陳設與環境、美學、文化表達、受眾心理等因素相契合,滿足陳設藝術設計的行業發展現狀與就業需求。
對于陳設藝術設計的專業人才培養,首先需要掌握空間概念、陳設裝飾材料、陳設搭配法則、風格特點等基礎知識,以及工程制圖、計算機輔助設計、模型制作相關技能應用。其次,高校在專業的教學中需注重創新思維的訓練,打破固有思維模式。最后,提升專業學生的設計意識與專業素養,賦予作品以情感訴求,呈現作品的價值觀念。
除了設計基礎知識外,陳設藝術設計專業在專業教學中,首先需著重了解陳設元素在空間環境中的運用,并深入探析家具、布藝、色彩、燈具及照明、花品、畫品、飾品等元素的原則、方法、空間應用等知識與技法。其次,熟練掌握陳設藝術設計原則,其中包括搭配基礎與物料陳設的基礎知識。再次,在基礎理論課中,則需了解與陳設藝術設計史相關的建筑史、室內設計史等設計歷史,從中掌握不同時期的風格特征,每個風格從方法、陳設元素、實戰案例解析三方面予以分析。然后在專題課程中,對酒店、樣板間、商業空間、私宅、會所等空間進行分類的元素分析、設計要點講解以及案例解析,然后做出相應的方案設計。并且,陳設藝術設計專業要提升美學、環境心理學、手繪、花道、茶道、香道等相關藝術修養的培養。
多元化的課程教學模式是現代教學的必然發展趨勢,多種教學手段綜合應用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專業素養。
課堂基礎教學是高校教學的基本模式,通過教育課程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與職業素養,陳設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在高校中可分為專業基礎課、專業特色課、選修課三大板塊。在校期間的學生專業學習,以基礎教學為主,基礎教學是整個專業教學的基墊,只有將基礎教學教好做好,其他教學模式才好順利開展。
實踐考察課程是基礎教學的輔助,將學生帶領到陳設藝術設計的實際項目當中,促使學生整合所學基礎專業知識,帶動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學生觀察與思考能力。
跨專業協同教學是指將不同專業背景和知識結構的老師整合在一起,共同提升課程教學水平。在陳設藝術設計專業當中,跨專業教學活動是以陳設藝術專業教師為主導,整合室內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建筑設計、平面設計等專業教師,以提升學生綜合設計能力為目的,開展綜合教學活動。
校企合作是課堂教學的拓展與延伸,陳設藝術設計與其他設計相比,需要更強的實踐動手能力。通過校企結合,首先可以將實際項目引入到實訓教學當中,教學案例圍繞真實項目進行,加深學生對理論教學的理解。其次,學生可以在企業當中了解與熟悉公司的運作模式、設計與施工流程、工作流程,為以后學生步入社會打好基礎。再次,有助于專業實訓室的建立及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陳設藝術設計是新興產業,高校教育教學應抓住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大潮流,培養合格的陳設藝術設計人才。通過對陳設藝術設計專業特性及行業發展現狀的分析,整合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來確立專業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對原有的設計教學模式進行改良,建設更符合社會需求的新型教學模式。以此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創新創業能力。陳設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與高校培養專業技術型人才、應用實踐型人才的目標想契合,對高校設計專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