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屬加工》記者 孫超

南京科潤工業介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清汝
科潤作為國內工業介質領域的領先品牌,每次展覽會都會帶來很多新產品,這次展會咱們都展出了哪些最新產品?
科潤的產品體系目前比較完善,包含了熱處理、機加工、表處理等介質類產品,這次展會我們帶來了水溶淬火劑、超速淬火油、等溫分級油,以及鹽浴淬火介質、磨削油、薄層防銹油等產品。另外,環保類型的產品也是目前熱處理產業升級中必不可少的類別,如我們的環保型水基保護涂料-防滲碳涂料,和我們針對鍛后控冷研發的勻速冷卻介質,都希望能夠通過研發環境友好型產品,以及產品技術創新提升中國工業介質的產品水平。
第三代冷卻特性測試儀較前兩代有哪些升級?
目前我們第三代(以下簡稱“冷特儀”)在同行業內應該是全球領先型產品,集中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體現智能化、網絡化等工業制造發展要求,實現遠程互動服務。包括冷特儀主機與手柄端實現無線數據傳輸、實時打印曲線數據圖,手機APP進行數據審核等智能化技術。
(2)體現云數據,能夠進行冷卻特性測試大數據搜集。我們建立了冷卻特性數據服務平臺,現場采集后通過移動網絡將數據接入平臺中,技術人員遠程就能實現評估分析,從而給予專業的技術指導。
(3)便攜化、人性化的設計。無論從人體使用舒適度、現場使用安全系數方面,都遠超目前同類產品。
科潤第三代冷特儀的研發除了功能本身的擴展以外,也同時進一步完善了科潤介質+設備的服務體系,更多的服務于廣大用戶。
隨著熱處理行業的轉型升級,精密熱處理越來越受到重視,同時客戶對淬火介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就此咱們公司做了哪些工作?
在本次展會上,我們帶來了全新一代的冷特儀,這套測試系統是我們公司自主研發的全新產品。通過工業化的集成設計,輔助人體工程學原理,全新設計了產品的外觀,并開發了測試軟件,目的就是要讓我們的用戶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地進行現場應用。
另外我們也帶來了目前在全面推廣并被我們客戶廣泛應用的離心凈油機組,它可以滿足我們用戶凈化油品,延長油品使用壽命的實際需要;同時我們還與設備廠家密切合作,在用戶訂購生產設備時,將該凈油設備集成到生產設備上,滿足在線凈化油品的需求。目前我們已為多家客戶采用這種方式進行了產品應用,取得了優異的使用效果。
目前科潤淬火介質已在全國服務了三千多家客戶,在汽車工業、重型裝備、航空航天及海洋船舶等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這次展會我們也帶來了超速油等介質產品,低粘度、高冷速、適中的閃點,可以滿足用戶端對一些厚大件的淬火需求。另外我們還帶來了勻速冷卻介質,在實際產品的生產應用中,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創新性的解決了用戶端一些預備熱處理的難題。
現在很多熱處理企業對介質的選擇和使用是有誤區的,您能談一談咱們公司在業務交流中,都遇到哪些常見的誤區,以及您給出的建議?
對于目前介質市場所選用的介質,一般而言介質廠家與用戶都進行充分溝通,使用過程中并無太大的技術問題。我們在市場上遇到最多的是客戶根據說明書自主來選擇產品,實際購買過程中,我們會更多的向客戶詢問技術信息,以評估實際是否可以滿足現場生產需要。這類別的客戶自主性較強,非常反感我們對其技術細節的詢問,這就導致我們對客戶現場情況了解不清,不能實際評估客戶生產工況,導致購買后存在技術風險。另外,對于有些客戶認為的介質萬能適用性,認為材質一定的情況下,什么尺寸的產品都可以在同一介質中進行熱處理,這就導致介質選用遇到尷尬的境地,實際是忽略了材質的臨界淬透尺寸的概念,只有把材質,外形尺寸及技術要求,三者結合與介質配合,最終選擇使用的介質才有意義。最后在介質使用過程中輔助設備的選擇也非常重要,比如攪拌系統、冷卻系統等,這些輔助設備可以極大地幫助用戶維持生產過程中的穩定性。但現實生產中有的客戶忽略這一點,認為介質冷卻能力不足,是因相應輔助系統的缺失而引起的。
基于此,我們建議用戶在選用介質時,最好建立系統理論,將熱處理前道工序與熱處理整個工藝結合起來,比如有的要求光亮性高的,那么入爐前的工件首先要有一個較為光潔的表面,才能有一個基本的光亮性保證。另外,有時材質本身在預備熱處理時,就帶入了遺傳缺陷組織,通過熱處理無法消除這些缺陷,這就導致熱處理產品質量不好,最終分析問題時卻把問題歸結于熱處理。為此我們建議用戶,在選用淬火介質時,一定建立系統思維,同時多與介質廠家溝通,確保現場應用的穩定性。
您對未來熱處理行業發展有哪些展望?
國家召開十九大后,新型工業化道路和信息化的同步發展給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推動力。熱處理行業也是重點圍繞熱處理智能制造與信息化、熱處理節能與清潔生產、熱處理循環經濟的方向進行深化改革。目前我們國家熱處理企業的創新能力有所增強,熱處理生產技術也在不斷進步,但整體行業內管理比較粗放,對于產品質量的迅速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影響較大。科潤圍繞這系列共性問題,成立了工業介質領域內最完備的研究平臺和服務平臺,積極服務于不同規模和需求的用戶,幫助他們進行企業產能、技術升級。同時也積極倡導熱處理產業加快技術創新和工藝創新,推廣節能減排的先進技術和裝備,完善熱處理企業的專業檢驗方式,積極建設網絡化服務平臺,打造高效的技術創新服務平臺體系,加強品牌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以及熱處理人才培養。最終通過國家對于基礎工業的政策引導與支持,促進我國熱處理行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