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慶紅
臨沂市蘭山區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山東臨沂 276000
產褥期是指產婦從胎盤娩出到恢復或接近正常未孕狀態的一段時期,一般需要6周左右的時間[1-2]。在正常分娩過程中產婦需要耗費大量的體力和精力,身體免疫力迅速下降,身體虛弱,全身器官和心理需要調整和恢復,產婦產后容易感到疲勞,還需要進行哺乳,所以需要產后的正確的護理和保健,并防止各種并發癥的產生[3-4]。為此該文選取該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間自然分娩的健康產婦200名,開展產后康復操指導和訓練、中藥足浴、產后康復治療儀治療等,臨床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間自然分娩的健康產婦200名,隨機抽取100名各作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平均年齡(24.5±2.8)歲,試驗組平均年齡(25.3±2.6)歲,產后均無并發癥。排除了精神病患者、嚴重產科并發癥患者,產婦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產婦產后均母嬰同室,進行母乳喂養。兩組在年齡、體重、身體健康狀況、分娩過程、新生兒體重及Apgar評分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在產后1~5 d接受產科常規護理,包括保持病房環境安靜、溫濕度適宜;告知產褥期需要注意的事項[5-6],提醒產婦記錄下產后惡露重量及顏色;指導產婦產后準時進行復查,檢查產后恢復狀況,實施產褥期保健知識培訓教育;試驗組在此基礎上,進行產后康復操訓練及中藥足浴和產后康復治療儀治療進行早期產婦科學護理干預。
1.2.1 產后康復訓練操 康復操在產后第2天開始訓練,運動量從弱到強。讓產婦平躺,每節做5次,20min/次,做1次/d。具體做法:深呼吸運動,深呼吸后將氣緩緩送入肺部到胸廓擴張,腹部鼓起后緩緩呼出到腹部下陷;抬頭運動,身體平躺,雙手、雙足自然伸直并攏,盡量抬頭至胸部,持續5 s后緩緩恢復原樣;上肢運動,雙腿伸直并攏,雙上肢左右伸直,緩緩上舉到胸前,雙掌合攏,然后慢慢放回原處。下肢運動,一腿伸直,另外一腿彎曲,雙手抱著膝蓋盡量靠近腹部,腳跟靠近臀部,持續5 s后緩慢放平,雙腿交替運動;縮肛運動,嘴緊閉,慢慢吸氣同時收縮肛門,保持5 s后慢慢呼氣,時間和強度以產婦不感到疲勞為宜,鼓勵保持訓練到產后6周。
1.2.2 產后康復綜合治療儀使用 在正常分娩12 h后,使用產后康復綜合治療儀進行物理按摩治療,結合護士手法按摩,按摩內容包括乳腺管疏通、子宮復舊、腹部形體恢復及產后疲勞按摩,通過物理按摩促進乳腺分泌、子宮恢復,減少產后疲勞、便秘等。
1.2.3 中藥足浴 將陳皮、柏子仁、癟桃干、火麻仁、旱蓮草、蒲公英、益母草、何首烏各20 g組成足浴配方[7-8],由該院制劑室濃縮成中藥足浴液,真空包裝、冷卻后備用。使用時倒入2 500 mL左右的熱水,使溫度保持39~45℃。足浴從產后第1天開始,1次/d,每次足浴20 min,3 d為1個療程。足浴時注意保暖,詢問產婦感受,保證藥物濃度及水溫正常,防止發生不良反應。足浴后協助產婦擦干雙腳并讓產婦休息。
1.3.1 泌乳量 乳房軟,按壓乳竇無乳汁或點滴(乳量少);乳漲感,按壓乳竇有乳汁流出,乳量達10~15 mL(乳量中);乳漲明顯,按壓乳竇有乳汁噴出,乳量達30~50 mL,嬰兒每次哺乳后安靜入睡(乳量足)。
1.3.2 子宮復舊 產后第4天觀察產婦子宮底高度,用塑料軟尺測量恥骨聯合至宮底高度。
1.3.3 產后3天惡露量 將產后3 d的惡露用計量產褥收集后稱重:惡露量為產褥墊使用前后差值/1.05,評價產后惡露消失時間。
1.3.4 食欲 食欲根據產婦主訴評價,分為好、一般、差。好,指一日三餐正常,饑餓感明顯,進食量較多,有加餐;一般,指食欲一般,有饑餓感,進食量一般,偶有加餐;差,饑餓感不明顯,進食量少,不加餐。
使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n(%)]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子宮底高度及惡露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產后3 d子宮底高度及惡露量比較(±s)

表1 產后3 d子宮底高度及惡露量比較(±s)
組別子宮底高度(c m) 惡露量(m L)對照組(n=1 0 0)試驗組(n=1 0 0)t P 1 0.5 3±1.3 5 7.6 4±1.0 6 1 2.0 7<0.0 5 6.6 0±1.2 4 4.8 2±0.9 4 1 2.0 8<0.0 5
試驗組產婦產后4 d食欲和泌乳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表2 產婦產后4 d食欲及泌乳情況比較(n)
試驗組產婦產后42 d并發癥發生率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 3。

表3 產婦產后42 d并發癥比較(n)
通過上述對比研究發現,產后早期護理干預通過對產婦飲食及作息和運動訓練等方面的指導,可以有效幫助產婦健康、舒適的度過產褥期,同時促進身體恢復、保持良好的泌乳量及促進產后子宮恢復,身體恢復情況良好,減少并發癥的產生,護理效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向忠琴.孕產期保健宣教對產褥期婦女飲食及行為的影響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15):85,87.
[2]陳宣軒.1例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患者的護理體會[J].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16(8):120,121.
[3]鄭莉,沈艷萍,邢靜.保健宣教對產褥期婦女健康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3):116-117.
[4]于巧云,李玲,劉娟.202例產褥期婦女便秘的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6):83-84.
[5]楊美劍.產褥期婦女保健新模式研究進展[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2):12,14.
[6]王超.產褥期婦女產后實施早期綜合護理對降低并發生風險的影響[J].健康之路,2017(4):23.
[7]王芳.影響產褥期婦女產后康復的相關因素分析[J].現代養生,2014(14):239.
[8]賀雪芹.淺談產褥期婦女的護理體會[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4(2):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