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光澤
福建省汀州醫院兒科,福建長汀 366300
在臨床治療中,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為一種常見的疾病,由于新生兒圍術期窒息缺氧引起的并發癥,病死率較高,易留下腦癱或智力問題等后遺癥,嚴重影響患兒正常生活[1]。為研究分析早期干預和康復治療應用于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臨床效果,選取該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中患兒中,女性為27例,男性患兒為23例,年齡范圍為6~18 d,平均年齡為(12.32±5.22)d,體重范圍為 3~4 kg,平均體重為(3.21±0.32)kg,31 例為足月兒,19 例為早產兒。實驗組中患兒中,女性為26例,男性患兒為24例,年齡范圍為 7~19 d,平均年齡為(12.44±5.10)d,體重范圍為 3~4.2 kg,平均體重為(3.22±0.34)kg,32 例為足月兒,18例為早產兒。
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措施,根據患兒實際病情,給予相應的吸氧及降腦壓等治療措施,保持患兒呼吸道通道,糾正電解質紊亂,控制顱內高壓,進行相應的藥物治療,例如鼠神經生長因子等物質,1次/d,1個療程時間為12 d[2]。實驗組患兒在此基礎上給予相應的早期干預和康復治療措施。
1.2.1 早期干預和康復治療方法 新生兒期:①可進行適當聽覺刺激,播放較為柔美的音樂,刺激患兒聽覺,每次時間為20~30 min,在2~3次/d左右。②可適當撫觸患兒腹部及頭部等位置,每次時間為5~10 min,2~3次/d。③可進行相應的肢體被動訓練,晃動患兒肢體,提高患兒的運動能力。④進行視覺刺激,可在患兒眼前晃動顏色較為鮮艷的玩具,利用彩球或者小紅球等,增加患兒與家長的目光交流[3]。⑤制定針對性干預方案,定期對干預效果進行評價。⑥密切觀察患兒灌注后出現腦損傷代謝情況,針對性控制臨床癥狀。若患兒有出血癥狀,需利用止血藥物進行治療,于患兒出生后24 h小時內給予100~125 mg/d的胞二磷膽堿,改善神經細胞異常。嬰兒期:可根據患兒的實際康復和發育情況,引導患兒進行適量的運動和語言等方面訓練,進行高壓氧治療。若患兒運動能力障礙,反射異常,可進行相應的肢體康復訓練,進行運動功能訓練,適當給予按摩推拿,提高運動能力。
比較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與發育商等臨床指標情況。
1.3.1 療效判定 無效:治療10 d后,患兒相關臨床癥狀并無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有效:治療10 d后,患兒相關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相關指標得到顯著改善。顯效;治療5 d后,患兒原始反射及肌張力恢復正常,相關臨床癥狀完全消失。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用(±s)表示,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對應的治療措施后,實驗組患兒中,17例有效,3例無效。對照組中,16例有效,10例患兒無效。可得,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4.0%,顯著高于對照組有效率(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 1。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實驗組適應能力DQ值為(83.29±8.43)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為(63.20±11.4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實驗組社交行為、大運動及語言方面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損傷細胞主要死亡形式為凋亡,是一種進展較慢且持續時間較長的過程,具有可逆性。臨床上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主要方法為降低神經細胞損傷,修復腦細胞,維持血氣及血壓,穩定內環境,減輕損傷程度。相關資料顯示,早期干預和康復治療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應用,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4]。患兒于5歲之前仍處于發育關鍵期,可塑性較強,在這一時期進行適當干預治療,給予正性的環境刺激和體療,能夠有效修復腦細胞損傷,建立信息傳遞通路,恢復神經功能。早期干預和康復治療根據患兒發育特點[5],給予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應用運動刺激、聽覺刺激及撫觸等方式,可幫助患兒恢復腦功能,提高神經功能,結合康復治療措施,恢復肢體功能,幫助其盡快恢復健康。另外,給予患兒高壓氧治療,能夠顯著改善大腦能量代謝情況,修復受損腦細胞,提高臨床療效。在該研究中,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4.0%,顯著高于對照組有效率(80.0%)。實驗組適應能力DQ值為(83.29±8.43)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實驗組社交行為、大運動及語言方面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得,早期干預和康復治療應用于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效果顯著,可幫助患兒智能發育,安全性較高,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早期干預和康復治療應用于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臨床效果較為理想,能夠顯著改善患兒發育情況,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1]崔文娟.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早期干預和康復治療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3):248-249.
[2]黃艷春,肖強.神經節苷酯輔治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近期療效及對神經功能修復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5):511-513.
[3]譚寧,彭華保,費淑蘭,等.圍生期窒息新生兒有核紅細胞計數與早期腦損傷的關系[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2015,11(1):50-54.
[4]劉彩麗,馮小平,羅江萍,等.早期微量喂養與全靜脈營養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刊,2015,42(2):32-33.
[5]郭淑艷.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IE)伴胃腸功能障礙患兒胃電活動的監測[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33):5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