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昌,張嶺,任鑫鑫
1.山東省濱州市中醫醫院骨傷科,山東濱州 256600;2.山東省濱州市中醫醫院麻醉科,山東濱州 256600
跟骨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折,主要以足部產生劇烈疼痛、腫脹且不能行走。據調查,跟骨骨折的患者75%為骨關節內骨折,臨床進行手術治療后,常有復位效果不理想、后遺創傷性關節炎、負重時骨關節疼痛等癥狀,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閉合復位經皮中空螺釘內固定術是一種微創手術,患者手術時痛苦較小且術后恢復快,骨關節功能恢復較好[1]。該研究采用閉合復位經皮中空螺釘內固定微創治療骨關節內骨折的患者,現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該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骨關節內骨折患者,受傷原因有車禍、高處跌下,外部打擊等。經X線片檢查,記錄患者的跟骨結節關節角(Bo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 角)、跟骨寬度情況[2]。經CT掃描檢查,患者的跟骨后關節面的損傷程度,采用Sanders分型,ⅡB型9例,ⅡC型7例,ⅢA型6例,ⅢB型11例,ⅢC型7例。所有患者均為單側跟骨骨折,左側23例,右側17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最小25歲,年齡最大67歲,平均年齡(40.3±7.9)歲。
在術前進行常規檢查,了解患者有無藥物過敏,心肺功能情況。進行適當的牽引,消腫處理。進行手術時患者取仰臥位,患肢放于床架方便透過C型臂X線機透視復位情況。為患者進行消毒麻醉,選擇1跟斯氏針由內向外橫穿順勢牽引跟骨部位,將跟骨內翻進行復位。經C型臂X線機透視。選取第2跟斯氏針,由跟腱外緣從后至前穿入,以15°角方向經皮進入骨折線。將第1跟斯氏針向跟骨方向牽引,將第2跟斯氏針向足底牽引[3]。用于恢復跟骨結節關節角(Bohler角),并清理患處的骨折塊將關節面恢復平整,同時恢復跟骨寬度。選取1根細克氏針,從外踝下側打入后關節面,從C型臂X線機透視患者的跟骨結節關節角(Bo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跟骨寬度的恢復情況。復位滿意后記錄跟骨結節與跟骰關節面以及跟骨外側與載距突表面距離。根據距離選擇合適的螺釘固定,固定完成后在斯氏針處選用空心加壓螺紋釘固定,在載距突處選用空心加壓螺紋釘進行固定并拔出斯氏針。完成后對傷口進行處理[4]。
患者術后查看患者的骨折復位情況,對比患者的跟骨結節關節角(Bo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跟骨寬度恢復情況?;颊呋謴秃?2個月進行隨訪,采用美國矯形外科足踝協會 (AOFAS)Maryland足功能評分系統對患者的進行評分,分數越高患者恢復越好,優:90~100 分;良:75~89 分;可:50~74 分;差:<50 分。
該次研究中所有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0例患者進行手術后,均為明顯不良反應,以及傷口感染情況。患者的跟骨結節關節角(Bo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跟骨寬度情況手術前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手術前后相關指標對比(±s)

表1 手術前后相關指標對比(±s)
類別B o h l e r角(°)G i s s a n e角(°) 跟骨寬度(m m)手術前(n=4 0)手術后(n=4 0)t P 9.6±3.6 2 8.9±3.7 5.1<0.0 5 1 0 3.0±8.9 1 1 9.1±4.5 3.7<0.0 5 3 6.5±3.4 3 0.2±1.6 8.4<0.0 5
患者恢復后12個月進行隨訪,采用美國矯形外科足踝協會(AOFAS)Maryland足功能評分系統對患者的進行評分,40例患者平均分為(91.37.3)分,其中優(90~100 分)27 例,良(75~89 分)9 例,可(50~74 分)4例,差(<50分)0例。且40例患者均恢復良好,無明顯骨折移位或跛行。
跟骨骨折是臨床常見的跗骨骨折,治療過程主要為將1跟斯氏針由內向外橫穿順勢牽引跟骨部位,將跟骨內翻進行復位。經C型臂X線機透視。選取第2跟斯氏針,由跟腱外緣從后至前穿入,以15°角方向經皮進入骨折線。將第1跟斯氏針向跟骨方向牽引,將第2跟斯氏針向足底牽引。以恢復Bohler角,并清理患處的骨折塊將關節面恢復平整,同時恢復跟骨寬度。選取1根細克氏針,從外踝下側打入后關節面,進行復位[6]。復位滿意后記錄跟骨結節與跟骰關節面以及跟骨外側與載距突表面距離。根據距離選擇合適的螺釘固定,固定完成后在斯氏針處選用空心加壓螺紋釘固定,在載距突處選用空心加壓螺紋釘進行固定并拔出斯氏針。經手術治療后,所有患者均無明顯傷口感染情況,且術后恢復較快。
綜上所述,對跟骨關節內骨折的患者采用閉合復位經皮中空螺釘內固定微創治療臨床效果顯著,術后患者恢復較好,值得推廣。
[1]李景光,陳先進,呂維寶,等.經皮撬撥復位空心螺釘與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比較[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6,24(16):1449-1455.
[2]桂景雄,王小平,鄧志成,等.閉合復位經皮微創加壓空心螺釘內固定治療股骨頸骨折的臨床觀察[J].創傷外科雜志,2015(4):367-368.
[3]解冰,李秀巖,田競,等.閉合復位經皮螺釘內固定治療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療效分析[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5,29(3):177-180.
[4]葉圣昭,馮永增.經皮微創閉合復位與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踝關節骨折的臨床療效比較研究[J].浙江創傷外科,2015,20(5):971-973.
[5]歐陽林志,錢久榮.閉合復位經皮中空螺釘內固定微創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的臨床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19):3066-3068.
[6]楊萬雷,錢宇,平建鋒,等.閉合復位經皮空心螺釘內固定治療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J].實用骨科雜志,2013,19(9):8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