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祥
高郵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江蘇高郵 225631
肩袖又叫旋轉袖,是包繞在肱骨頭周圍的一組肌腱復合體,肱骨頭的前方為肩胛下肌腱,上方為岡上肌腱,后方為岡下肌腱和小圓肌腱。肩袖的作用是上臂外展期間促使肱骨頭向關節盂位置拉近,保持肱骨頭和關節盂的正常支點關系,如果肩袖損傷則會導致這一功能損傷,對上肢外展產生嚴重影響[1]。該病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跌倒時,手外展著地或者是手持重物、血供不足導致組織退行性變以及中老年患者因長期遭受肩峰下的撞擊、磨損而產生改變等。是臨床中較為多見的類關節疾病,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比較大[2]。至今,對于肩袖損傷的治療方案比較多,既有保守治療也有手術治療,保守治療主要有局部封閉、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物以及理療等,手術方案主要包括關節鏡下手術和開放手術[3]。兩類治療方案目標均是為消除患者疼痛,幫助患者肩關節功能恢復。該文研究選取該院于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肩袖損傷患者,分組對照研究,主要研究方案是關于小針刀、手法松解聯合治療慢性肩袖損傷患者的治療效果,具體研究過程與研究,現報道如下。
選取在該院治療的慢性肩袖損傷患者12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占38例,女性患者占22例,年齡40~68歲,平均年齡(52.4±1.8)歲,病程 3~50 個月,平均病程(23.5±4.8)個月,29例為左肩病變,31例為右肩病變,應用小針刀進行治療;觀察組男性患者占39例,女性患者占21例,年齡 41~69 歲,平均年齡(53.4±0.6)歲,病程 4~51月,平均病程(24.1±5.1)個月,34 例為左肩病變,26 例為右肩病變,應用小針刀與手法松解進行綜合治療。對兩組患者基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應用常規小針刀療法,而觀察組則應用小針刀與手法松解進行綜合治療。具體措施為;應用1%的利多卡因對患者局部實行麻醉,隨即為患者做好常規消毒工作,應用碘伏在患者肩部的局部范圍涂抹3次。隨即使用一次性針刀進行穿刺,針點位置為:肩峰的下緣、腋后下緣、結節間溝位置和肩峰結節銜接處[4]。隨后再應用針刀對患者的皮膚實行穿刺流程,沿著皮膚的組織,促使患者的肱二頭肌長頭腱可以獲得相對應的松解。然后把針頭拔下,移到皮下,從患者肩峰底處的骨面實行插針。在患者手術順利完成之后,再應用無菌敷貼對患者的穿刺點實行有針對性的包扎,針刺點的按壓要維持在3 min以上,然后對相應部位實行按壓操作[5],依據患者實際情況,肩部被動牽伸上拉,與床面貼合為最優。隨之對患者應用手法松解,把患者的肩部往上提高,提高的水平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而決定,平均進行1次,3次是1個療程,相關醫護人員需要幫助患者實行相對應的功能性練習[6-7],在治療期間,叮囑患者做行前伸上舉功能訓練,防止風寒,切勿做過于劇烈的運動。
根據美國ASES評分標準與VSA評分標準,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分析,同時記錄分析其住院時長與恢復時長[8]。患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并且在隨訪半年當中均無發作現象為顯著效果;癥狀全部消失,隨訪半年均無發作現象為一般效果;癥狀無任何變化甚至于更加嚴重為無效果。
該次研究中相關數據的處理通過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以(±s)對計量資料進行表示,以t檢驗進行,以[n(%)]來對計數資料進行表述,以χ2進行,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一段時間治療之后,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長、痊愈時長、ASES評分值以及VAS評分值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詳情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s)
組別住院時長(d)恢復時長(d)A S E S評分(分)V A S評分(分)觀察組(n=6 0)對照組(n=6 0)t P 5.2±3.8 1 1.6±0.9-1 2.6 9 4<0.0 5 2 2.3±2.1 2 6.4±5.3 5.5 7 0<0.0 5 9 4.2±2.6 8 3.4±4.8 1 5.3 2 4<0.0 5 1.2±0.6 2.1±0.7-7.5 6 1<0.0 5
在治療效果對比研究當中,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1.6%,顯然高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詳情如表 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n(%)]
慢性肩袖損傷是肩部疼痛的主要因素,肩關節活動過多、關節不穩以及功能性退變等,均是疾病產生的多見因素[9]。手術跟藥物都是臨床上比較多見的治療措施,然而手術的風險極大,術后極易產生神經損傷等異常反應,容易讓患者產生不良情緒,對病情的恢復產生影響。在該文研究當中,應用小針刀與手法松解進行綜合治療的觀察組,其治療效率為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1.6%,住院時長、痊愈時長、ASES評分值以及 VAS 評分值分別為(5.2±3.8)d、(22.3±2.1)d、(94.2±2.6)分、(1.2±0.6)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由此可知,應用小針刀與手法松解聯合治療,有助于患者改善血液循環,加快患者淋巴循環和血液循環速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炎癥,緩解患者的疼痛感和腫脹。同時還能夠對患者有關的經絡和神經進行刺激,從而疏通經絡、散瘀鎮痛,調節患者患者病癥,加快新陳代謝的速度[10]。
綜上所述,在慢性肩袖損傷的治療當中,應用小針刀與手法松解進行綜合治療,有助于提升患者綜合治療效率,優越患者的ASES以及VAS分值,縮短住院時長,提高恢復效率,具有重要臨床應用效果。
[1]張華,楊俊興,陳建發.關節鏡下肩袖縫合術聯合手法松解術治療肩袖損傷合并肩關節粘連的效果分析[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15):125-126.
[2]甘國強,房霞.小針刀結合手法松解治療膝骨關節炎(KOA)臨床療效對NRS疼痛評分和C反應蛋白的影響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7):351-352.
[3]張桂友,李瑛,王捷,等.小針刀配合全麻下手法松解術治療凍結期肩周炎60例療效觀察[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7,5(3):64-66.
[4]焦殿雷,趙統海,陳維.小針刀聯合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下手法松解術治療肩周炎80例臨床研究[J].中國療養醫學,2015,24(4):376-377.
[5]周洪斌.小針刀結合手法治療頑固性肩周炎臨床觀察及探討[J].醫學信息,2015(29):241-242.
[6]張昕煜,曹旭,李少雷,等.推拿手法聯合康復訓練治療慢性肩袖損傷[J].中醫正骨,2017,29(1):52-55.
[7]賈瓊珍,王雨佳,陳敏.針刺結合體外沖擊波治療慢性肩袖損傷42例臨床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7,13(9):134-135.
[8]Killian M L,Cavinatto L M,Ward SR,et al.Chronic Degeneration Leads to Poor Healing of Repaired Massive Rotator Cuff Tears in Rats[J].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15,43(10):2401.
[9]陳建海.肩袖損傷的診斷與治療[J].中華肩肘外科電子雜志,2016,4(3):191-191.
[10]徐鴻堯,趙建寧,包倪榮.肩袖損傷的機制與修復方法的研究現狀及進展[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5,6(2):21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