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晨霞
星座+希望能影響3億人,用溫暖療愈的方式陪伴每一位需要心靈關懷的用戶。
截止到2017年12月,倬倫的“星座+”項目已經成立一年零六個月了。
“在這期間換過合伙人,分手照片是在創業咖啡廳里照的。分手協議簽訂后的一瞬間,五味雜陳,難以描述當時的心境。或許是因為創業項目自身的基因,我們通過自己的療愈工具與方法解決了現實的困境和方向上的迷惑,繼續勇往直前。”這是倬倫對星座+項目創立一年多來的一個總結。在她看來,創業雖然是孤獨和漫長的,但主旋律卻是幸福與享受。

2003年—2010年,倬倫就職于世界500強的石油公司和醫藥企業,主要負責企業運營、管理運營以及對醫藥企業內部16個非銷售部門進行培訓。也是在那段時間,倬倫在國際培訓領域受到了專業化和職業化的洗禮,并最終形成了親和、溫婉的授課風格。
在職業生涯的輝煌時期,父親的一場大病讓倬倫陷入了事業與家庭的兩難選擇。“盡管當時很糾結,但是我明顯感覺到對家人的陪伴是迫切的,于是我下定決心辭去了工作。”
半年之后,由于父親的身體狀況逐漸好轉,倬倫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業方向。并且,此時的她不再滿足于做公司內部的員工培訓。“我希望能夠更多地接觸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人。在心靈成長與療愈領域有所作為,這也是我的創業初心”。
2014年,知識付費開始興起,傳統的培訓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端的訴求,對更軟性、更打動人心的培訓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倬倫開始思考自己在這方面有什么優勢和可以借力的地方,于是想到了自己這些年一直堅持學習和探索的心理占星領域。
她早年接受過最嚴格的心理科學訓練,又師從大衛.瑞恩、斯蒂芬·佛里斯特、諾·泰爾等多位國際占星學界的大師研習過人本主義占星、進化占星以及心理占星學,只不過當時只是興趣使然,并沒有想把這當成一份事業去做。不過隨著風口的來臨,倬倫憑著自己敏銳的商業洞察力對該領域的發展前景和預期收益進行了深度調研考察,并結合自己這些年在培訓行業的專業技能。
在占星領域,彼時有同道大叔火遍微博和朋友圈。他以漫畫加配文的靜態形式闡述12星座的生活狀態,目前粉絲已達到千萬級,微信文章閱讀量也基本都在10萬以上。
2015年,“星座不求人”短視頻成為同領域爆款,《十二星座一起擼》《十二星座參加中國好聲音》《獅子座之歌》等短視頻作品通過各種渠道轉發并傳播開來。
2016年,在互聯網內容創業大軍中,倬倫摸索出了一個與其他同品類創業項目差異極大的創業方向:將心理占星與技能學習相結合,再融合心靈療愈的功能,幫助用戶通過測星盤、看星盤、學占星、場景應用實現探索自我、了解他人的自我心靈成長。
項目仍處于搖籃期時,倬倫和團隊就把目標用戶鎖定為25?45歲的女性。在她們看來,這個人群在中國大約有3億人,是互聯網消費的主力,但是她們也有著普遍的焦慮感:性別焦慮、關系焦慮、生育焦慮、未知焦慮等。她們敏感、上進、追求品質,卻也更加脆弱,渴望認同、支持和心靈陪伴。
針對這部分女性,倬倫推出了以心理星圖為基礎工具的內容IP——“星姐倬倫”,包括微信公眾號“倬閱”,微信服務號學習平臺“倬閱成長”、“心靈譯碼”系列課程及音視頻節目《星座奇計》,幫助女性解決各個方面的心理焦慮問題,并盡可能給出指導性的建議和實操方案。倬倫還同步推出了線上線下相融合的自由平臺課程IP——“奇計學院”。
其中,音頻作品《星座奇計》上線喜馬拉雅后已累計獲得近3500萬收聽用戶,奇計學院自有課程“策略識人術”在荔枝微課上的售賣情況也頗為樂觀,兩周時間便達到15000人的訂購量。
火象星座(白羊座、獅子座和射手座)的人需要目標和挑戰,盡量不要限制他的自由;土象星座(金牛、處女和摩羯)的人是“企業守護者”,適合對耐心和專注有較大要求的崗位,比如技術、研發、綜合管理等……這些都是倬倫星座+所涉及的內容及方向。
“將有趣的星座深度知識作為女性認識自己、了解孩子、提升職場技能的介質,我們做的是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斷探索自己、了解他人,(我們)做的是深入人心的產品,是一件可以真正幫助人心靈成長、自我療愈的事情。我們的愿景是影響3億人,用溫暖療愈的方式陪伴每一位需要心靈關懷的用戶。”倬倫說道。
2017年,隨著用戶需求提升、市場下沉及產業鏈拓展,用戶知識付費市場的可估算規模有望達到500億人民幣。面對越來越大的市場規模,倬倫與團隊也推出了更多產品,部分產品正在與寶寶樹合作,與喜馬拉雅、十點讀書的合作也在洽談中。現在團隊正在尋求Pre-A輪融資,希望能夠讓產品更加系統化和標準化并推向市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