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晨霞
一年多時間,車位飛已在主要城市試運營5000多個車位。

你是否也有過車位被占,在外停車經常沒車位,每次出街因找不到車位分分鐘處于抓狂邊緣的經歷?
據官方統計,目前我國停車位缺口至少6000萬個,車位主、物業公司與臨停車主(需要臨時停車的車主)之間的矛盾日益劇增。
臨停車主在尋找停車位時困難重重,與此同時,固定車位其實每天都有很長時間處于閑置狀態,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存在嚴重的資源浪費現象。而對于物業來說,要做好臨時停車與固定停車的管理工作更是極為困難的事。
簡單來說,停車位市場上存在“多”“高”“散”三個痛點:參與方多,交易鏈長;對安全性與穩定性要求高;資源分散,供求不平衡。然而,細分增量、單點運行、高頻高黏、復購率高等特點也讓有意入局者看到了希望。
為解決停車位市場的需求和用戶痛點,來自重慶的譚曉東、盧廷棟和田炯在2015年8月聯合成立了基于物聯網自主研發的固定車位錯時分享平臺“車位飛”。
車位飛的定位是物聯網車位服務商,用分享模式與物聯網給車位賦能,從車位管控與分享切入,再延伸到車位交換、車位交易、車位大數據服務。
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兩輪融資,分別是2016年的種子輪融資,以及2017年8月由廣濟創投領投的千萬人民幣天使輪投資。
譚曉東本科畢業于重慶理工大學,曾供職于《電腦報》,后于2007年參與聯合創建物聯網公司多邦科技(832778),從事IT行業超過15年。車位飛并非譚曉東的第一個創業項目,從車位主角度出發,提供整體物聯網(車位和門禁)解決方案。用戶無論是在地面還是在地下,有無門禁管控,有無網絡信號,均可正常運作和使用其平臺。
用戶外出需要停車時,可通過平臺預訂停車位,既節約了時間,也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
譚曉東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車位飛平臺會通過優化閑時車位資源增加可用車位的數量,節省用戶尋找車位的時間,保證出行車輛有位可停。另一方面,車位主用戶也可通過在閑時出租自己的車位獲得收益,也可以通過平臺的車位共享功能將車位分享給親朋好友。
關于如何使用車位飛的服務,譚曉東介紹,車位主需要用手機下載車位飛App,安裝車位飛的智能車位鎖,車位主可以通過App控制車位鎖的升降。想要出租車位時,車位主可以在App上設置出租時長,發布出租信息。
臨停車主則可以通過車位飛App預訂所需要租賃的車位,并通過地圖導航準確找到車位。當車輛距離所租車位10米左右時,臨停車主可以通過App發出開鎖指令,接受到指令的智能車位鎖便會自動降下。車輛離開車位后,智能車位鎖會自動升起,臨停車主可通過車位飛App、微信、支付寶等結算費用。“車位飛平臺用戶在使用(車位)時不需要取卡、不需要登記,通過手機降鎖,離開時也是自動結賬。”
“這樣一來,針對臨停車位緊缺、私家車位閑置等問題,(車位飛)可以做到盤活車位資源,增加(臨時)車位供給,實現錯時、交換停車。”譚曉東對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說。
譚曉東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針對VIP車位、分時租賃汽車車位、充電樁車位等專用車位,車位飛能為用戶提供智能化管理服務。
通過軟件系統功能、硬件設備、管理服務,車位飛可以實現“云平臺+App+智能硬件”架構。同時,車位飛還與智慧城市、智能停車、智慧社區等平臺、App及公眾號合作,可提供專業車位分享解決方案,實現平臺互聯,即開放API接口,開展嵌入式合作。
據IDC統計,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有望影響的下游市場規模將突破3萬億美元,將有超過250億臺系統/裝置聯網,使用互聯網的用戶總數將達44億人。
麥肯錫在2015年7月的一份報告中直言,全球物聯網有望滲透的下游應用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以前成長到3.9萬億?11.1萬億美元,全球經濟占有率約達11%。而車位飛在物聯網領域的布局恰好能趕上這波紅利。
數據顯示,車位飛面世一年多時間,已在主要城市試運營5000多個車位。其目前的盈利模式為“五三二”模式,即車位主享有五成租金,平臺享有五成租金,物業享有兩成租金。截止到9月,車位飛累計擁有3萬多注冊用戶,其中車位主用戶人均月收入188元。
譚曉東稱,希望到2018年年底能夠完成3萬個車位的推廣,同時通過自營或合伙人形式在國內五個“停車難”城市布局,建立業務規模的復制能力。
目前車位飛團隊有30多人,主要負責研發、運營及線下推廣業務。譚曉東稱,未來除了平臺車位分成盈利外,車位飛還打算為停車場附近商鋪提供精準廣告宣傳服務;當用戶量達到一定量級后,還將開展基于“位、車、人”的生態運營以獲得收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