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迪
從偶像劇的生產模式來看,《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實現了
“保劇捧人”的雙贏局面。

上線3天,騰訊視頻播放量破2億;截至發稿前,全網播放量超20億;同名微博話題閱讀量達65.6億,討論量達467.8萬;這是網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以下簡稱《小美好》)播出至今取得的成績。
隨著該劇的爆火,劇中男主角江辰的飾演者胡一天也迅速躥紅,微博漲粉375萬,并頻頻登上熱搜榜。其百度指數也直線上升,較開播前一天漲幅高達104%,從偶像劇的生產模式來看,這部劇實現了“保劇捧人”的雙贏局面。
近期,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和《小美好》的制片人,同時也是華策影視旗下劇可愛工作室創始人的戴璐就該劇的誕生和制作進行了交流。
最初看到《小美好》的小說時,戴璐便將其推薦給了華策影視評估部,意在讓公司購買此IP,但是沒有通過。
“在華策的IP庫里,這原本不是一個大IP,即不是Super IP。按SSS、SS、S、A、B、C六個級別來分,它只是一部被評為B級的作品。當時做的時候,領導有些猶豫,但我自己確實很喜歡,就說服領導把它買下來了。”戴璐表示,她執意要購買這個IP的原因在于看到了市場對“甜寵”題材的需求。“不管是少女還是中年女子,對于愛情都是有向往的。‘甜寵是極致的少女心。”
因此,她對《小美好》的定義是:不是青春回憶片,是偶像劇。在她看來,有關愛和勇氣的話題對于每個女性而言都是剛需,永不過時。
在采訪過程中,戴璐不時流露出焦慮的情緒,她認為《小美好》的熱度還未達到她的預期。“我原本的預想是能像《太子妃升職記》那樣。”當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告訴她有不少女生被出演男主角的胡一天圈粉時,她反復問:“有這么多人嗎?我怎么覺得熱度還不夠!”
焦慮很多時候跟付出是呈正相關的。《小美好》從籌備到在騰訊視頻播出,歷經近兩年的時間。這是戴璐自成立劇可愛工作室以來制作的第一部戲,胡一天是他們工作室簽下的第一個藝人,這部戲可以說是賭上了她和團隊的未來。
成立劇可愛工作室之前,戴璐在華策影視從事宣發工作。網劇《上癮》就是他們團隊宣發的爆款作品。她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上癮》能成爆品,首先得益于題材,他們采取的病毒營銷方式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之所以會成立工作室自己做劇,是因為她覺得好內容越來越少。“再好的宣發,沒有高質量的內容做基礎也不行。”與其給他人做嫁衣,不如自己生產好內容,于是,戴璐開始了《小美好》的制作。
拿到小說IP后,戴璐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小美好》是那種無論你翻到哪頁都可以直接看并且覺得好‘甜的文,但這并不符合劇本要求,劇本得有完整的架構和主線,所以,在劇本改編上我們下了大功夫。劇本要有趣,‘腦洞不能大,稍不留神就‘雷了。”
據了解,從最初編劇到后期小說原作者加入,小美好的劇本光是結構就搭了8個月,細節的完善又花了5個月。在戴璐看來,不少劇本為了所謂的迎合“90后”“00后”觀眾,在情節上大開‘腦洞,但這個尺度很難把控。“要做大眾都覺得舒服并且能接受的東西。”
在宣傳《小美好》時,戴璐團隊采用的是電影的宣發模式。“一般電視劇的預告片最多兩到三支,我們的預告片達到七支,整個宣傳周期用了三個多月,是按電影的宣發思路來策劃整個宣傳周期的。”
戴璐在互聯網營銷方面頗有經驗,用她自己的話講就是:“我們是用互聯網的產品思維在做劇。”
有了之前網劇宣發的成功經驗,加上對互聯網營銷的了解,戴璐對做爆款有著自己的方法論。
偶像劇選角,“高顏值”是門檻。《小美好》播出后,網上有人表示喜歡這部劇的關鍵原因是男女主角選得合適。戴璐表示,之前在確定男女主角人選時并沒有考慮兩人是否有流量。
“最重要的是他們兩人適不適合角色本身。胡一天是我們的簽約藝人,但最初(我們)是保劇不保人的策略。他確實比較符合江辰的角色設定,所以才定的他。”采訪中,戴璐并不諱言對于青春偶像劇來說,男女主角的顏值是首要條件。“顏值不高,觀眾誰會來看。”
前三集必須好看。《小美好》原定去年9月初在騰訊視頻上線,后來推遲到了11月初。“推遲的原因在于前三集的剪輯。”戴璐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為此她曾崩潰大哭過。初版剪輯出來后,她覺得不好看。當時找來一個“90后”女孩看片,結果途中女孩一直在看手機,并沒被劇情吸引。
“她的反應對我的打擊特別大,但冷靜下來思考后,我也覺得當時前三集的內容確實不出彩,太懷舊。”剪輯指導張為傈前后剪了七八版,最后又拿掉了一集,才有如今的效果。
戴璐透露,一部偶像劇成功的關鍵有三點:第一是顏值,“顏值即正義”;第二是“甜寵”;第三是有趣。
采訪中,戴璐坦言自己不是個講情懷的人。盡管是青春劇,但制作《小美好》她曾研究過,發現懷舊類片子不夠大眾化,不如偶像劇來得老少皆宜,所以她選擇了人群更廣泛的方向。她說:“我們做的就是市場喜歡的東西。”
她曾和團隊討論過流量和口碑的問題。如果兩者取其一,他們更看重流量,但是也會去努力做既有流量又有口碑的作品。
“目前國內的編劇水平很難實現創作這種片子。與其去追求夠不著的東西,不如現實一些,把大眾化的東西做好。”
在商業層面上,戴璐的態度很務實,網劇也不是劇可愛工作室的核心業務,僅僅是試水。戴璐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2018年除了要拍一部古裝偶像網絡劇,他們還會啟動一部網臺聯動劇的劇本創作,但因集數多,對劇本有更高的要求,會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