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說起孩子粗心這件事兒,沒有幾個家長不想吐槽的。那孩子為什么會粗心呢?只有找到粗心的原因,才能找到讓孩子改變的方法。不過,孩子“粗心”可不是簡單幾句話就能說明白的,所以,本期先請趙石屏教授從身體和智力方面來探討一下原因,本刊后續會接著從其他方面進行分析。
粗心問題很普遍,幾乎無人能做到不粗心,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對于孩子的粗心家長更是頭疼。孩子要么把加號看成減號,要么把數字看錯,也有時要把題目看掉,一道題只做了前半截。那么孩子粗心的原因是什么呢?分析起來有幾類原因:身體因素、習慣、智力特點、情緒、自控力、外在因素等。
先詳細說一下身體和智力方面的因素。
身體因素
導致粗心的首要原因,家長要考慮生理、身體因素,大腦是生物器官,需要足夠的能量才能好好工作,如果孩子睡眠不足、營養不足、大腦獲氧不夠、能量不夠,就不可能高質量地工作,不能專注地判斷問題、解決問題,粗心必然發生。
睡眠不足、營養不足
大腦的重量只占據人體重量的5%左右,但是它消耗的氧卻占20%-25%,腦力勞動消耗更大一些。睡眠的作用是修復、恢復肌體,尤其是補足大腦的消耗,如果睡眠不足,大腦很難高效工作、精準判斷,就會漏掉信息、會混淆差別,甚至犯看似很簡單的錯誤。
營養方面,孩子上學以后,大腦能量的消耗大幅增加,如果營養沒有跟上,大腦活動同樣能量不足,比如早餐沒有好好吃早餐,上午到第三節課就餓了,怎么專心聽課?計算怎么會不出錯呢?即使孩子主觀上很努力也會心有余而力不足。
提醒和建議:針對睡眠不足,孩子必須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保證睡眠充足,按時起床、按時睡覺,沒有條件可講。針對營養不足,家長要保證孩子膳食平衡,特別是有益于大腦的營養。比如富含維生素B的蔬菜,可以預防大腦疲勞,大豆含有蛋黃素和豐富的蛋白質,可增強記憶力;牛奶、鮮魚、海魚富含蛋白質和鈣質,可提供大腦所需的各種氨基酸,增強大腦活力;核桃、杏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保證腦供血充足等。
視覺加工不足、聽力障礙
視力和聽力的問題也是粗心的原因。孩子的視覺加工能力落后于年齡階段水平,視覺掃描書面符號信息的時候,容易看錯符號、跳行、錯行;還有就是眼-手配合值不足,訓練不夠,看到的與寫出來的不一致,抄寫就出錯。視覺記憶不足也是出錯的原因,剛剛看過的數,或字詞,轉瞬就記不準確,要寫錯,計算正確的結果,寫出來就是錯的。
聽力有輕微障礙的孩子,由于聽力不穩定,聽課、聽題也不穩定,在完成作業的時候容易出錯,總是似是而非的,自己也搞不清楚。
提醒和建議:輕微的聽力障礙不易被察覺,但家長要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首先確定是否病理因素引起視力、聽力等問題,查明身體方面的因素,及時治療矯正。
智力活動因素
粗心問題,歸根到底還是大腦智力活動的問題。智力活動包括感覺、知覺、思維,也就是說粗心反映的是思維的邏輯性、縝密性、條理性的不足,還有知覺的細化不足、書寫的秩序性不夠等,其原因也是這幾個方面的訓練不夠。
知覺細化不足
知覺是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的整體在腦中的反映,是人對感覺信息的組織和解釋的過程。例如看到一個蘋果、聽到一首歌曲、聞到花香、讀到一個數字、一個字詞等,這些都是知覺現象,而知覺細化不足就是對知覺對象的差異分辨不足。表現在形狀顏色方面,兩個相似蘋果的微小差異分辨不出來;在字詞方面,對同音不同字的字“答”與“達”,形近字如“千”與“干”,容易混淆弄錯;在數字方面,整體知覺細化不夠,如12看成21,或者41看成14,知覺的整體差異分辨不足,經常看錯。
除了知覺細化不足、分辨不出差異,還有的粗心是對知覺對象反映不完整,也就是只看到一半或大部分,比如,分辨不足與孩子的認知興趣有關,對感興趣的東西比較仔細,而不感興趣的就不認真看等。
提醒和建議:知覺細化不足是一年級孩子入學的準備不足而導致區分差異的細化能力不夠。那么原本在學前應該進行的知覺細化訓練,在上學之后還能不能補上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家長要多一點耐心,容忍孩子混淆弄錯的過程長一點,等待孩子的時間要多一點。知覺細化的訓練,目的是增進知覺辨別能力,如進行“尋找差異”的視覺加工訓練,如向孩子提供“找相同點”和“找不同點”的圖畫,讓孩子去發現各種細節上的差異等。
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不夠
一年級開始的基本訓練“聽說讀寫”,家長要重視是否扎實。比如字詞掌握需要能聽懂、能讀出、能說出意思、能寫,是需要經過一定次數的重復練習才能達到的。練習的“習”字,就是“鳥一遍一遍練習飛”的意思。有的家長認為能認得就行了,多寫幾遍就反感地認為是加重孩子負擔,殊不知恰恰是練習不夠,沒有真正掌握,要么聽錯、要么讀錯、要么筆畫錯、要么詞義錯,家長還以為是“題目是孩子會的呀,就是粗心”。基本訓練扎實,基本知識就能達到自動反應的程度,也就不存在粗心的問題。
提醒和建議:有的家長輕視“粗心”,忽視基本訓練,認為粗心只是“大意了”,并非孩子不懂、不會做,所以沒有當回事。還有的家長甚至帶有炫耀地說:“我那孩子越是難度大的題越不會錯,越是簡單的題越容易錯。”但家長此種態度有問題,至少在無意間贊許、強化了孩子的粗心,甚至強化了孩子基礎不扎實的毛病,也顯得家長的教育心態有些“浮”,所以不應該提倡。
知覺記憶不穩固
知覺記憶就是記住知覺到的對象,知覺記憶不穩固就是記不住看到的、聽到的或其他知覺到的對象。比如有的孩子抄寫字詞或算式的時候,在黑板上或書上看到的是5+6,由于記憶不穩固,轉過來寫在本子上的時候就成了8+6,拼音“b”寫成了“d”,有時候草稿紙上算對的數,抄在試卷上就錯了,原因之一是孩子大腦神經發育還不夠成熟,短時記憶還不夠穩定。
提醒和建議:對視覺短時記憶的訓練,在抄寫數字或字詞的時候,通過有聲地讀出來幫助鞏固知覺記憶,這樣“68”就不容易寫成“86”,就像平日買東西付錢的時候,營業員要大聲報一下“收100元”,用語音來鞏固對數字的短時記憶,不會記錯錢的數字,避免與顧客可能發生的爭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