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目前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需求不斷增多,各高職院校相繼開始開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但是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課程建設卻存在較多的問題的情況,根據學校的教學狀況以及企業的調研,探討一些新能源汽車技術課程建設的思路,希望能夠對該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產生一些借鑒意義。
【關鍵詞】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技術;課程建設
1 課程建設的迫切性
根據《節能與新能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內容,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規模將達到全球第一,市場保有量有望超過500萬輛。龐大的市場基礎必須有龐大的人才基礎來支撐。為應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猛發展,市場需要儲備大量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高端人才。目前各大高職院校都在籌備建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甚至有的學校已經在開始招生,但是學生招來后怎么上課,課程怎么建設成為了各大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建設門前的一只攔路虎[1]。
據調研,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都還沒有進行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招生,大部分都是剛開始籌建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即使有部分院校已經建設完成開始招生,但是上課過程中也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
(1)很多學校開設的課程還是沿用以往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課程,最多在原有的基礎開設一些新能源汽車概論一類的介紹性課程[2]。
(2)開設的課程覆蓋面較窄,只是針對某些崗位,不能涵蓋整個產業鏈,從而對新能源汽車市場不能形成較為全面的支撐。
(3)開設的課程知識深度不夠,學生學習后不能為企業所用,對企業人才的儲備不能形成很好的助力。
所有這些問題都迫切需要各高職院校對課程體系做出全面的評估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通過系統有效的教育,培養出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應用型人才以應對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2 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目前一些高職院校已經開始進行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課程建設,然而要建設一種全新的課程體系無疑對課程建設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在建設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主要的一些問題如下所述:
(1)課程建設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各個院校各自為政,開設的課程沒有統一性,出現同一門課程有多個名稱的問題。
(2)由于新能源汽車技術在我國是一個較新的領域,因此所含技術的保密性較高,從而導致編寫教材難度的加大,市面上此類教材較為稀少,因此各院校在進行課程建設的時候因為教材的缺少就會有一些課程開設不了。
(3)目前新能源汽車企業相對較少,很多院校不能很好的和新能源汽車企業展開合作,因此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崗位需求不是很熟悉,從而開設的課程會出現覆蓋面窄,深度不夠等情況[3]。
3 課程建設的思路
3.1 高屋建瓴,制定統一標準
一個新的專業的形成需要教育部門以及各個學校甚至企業的合力,而作為教育管理部門首先應該發揮自己統籌規劃的能力來加強頂層設計。在課程建設方面,教育管理部門應該組織專家進行調研論證,在課程建設上給予宏觀的指導意見,制定出一個統一的課程名稱標準,在相關教材的出版上也應建立相應的評估機制從而規范教材的出版。
3.2 開發示范性教材,以點帶面形成課程建設的合圍
新的技術的普及需要一個成長和逐步釋放的過程,目前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對很多高職院校來說尚存在一定的技術壁壘。相關職能部門應該利用手中資源,組織行業專家和教育專家進行調研和研討,合力制定出較為系統的課程目錄,并編寫出版一套示范性教材,為各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開設打下基礎。而各高職院校可以在此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學習摸索,根據自身學校特色制定出適合自己的課程體系。
3.3 依托企業,助力課程建設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社會,課程的建設不能脫離行業形成空中樓閣,所以在課程建設的過程中,要依托企業,依托崗位需求。高職院校可以自主或依托政府部門尋求與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合作。合作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派專業教師下企業學習,逐步熟悉企業的各個崗位職能,掌握崗位技能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請企業一線人員來校做報告或參與相關研討。通過這種校企合作的方式助力課程建設,使課程建設逐步成熟,并最終形成體系,形成特色。
3.4 加大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師資隊伍的培訓,推動課程建設的不斷完善
知識和技術是支撐教師傳教的基石,而教師又是課程建設的有力推動者和有效執行者。由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猛,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都沒有跟上步伐,開始與新技術脫節,因此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才能實質性的推動課程建設的不斷完善。[4]在培訓上一方面上級教育管理部門以及行業指導委員會可以請行業專家多舉辦一些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培訓;另一方面各高職院校也應自行組織本校教師參加培訓學習,在知識和技能不斷提高的同時,相信課程建設也會水到渠成。
4 小結
課程建設的好壞能夠直接影響專業建設的成效大小,也影響著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方向,所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作為一個新專業不能胡亂撒網,只有教育管理部門與學校及企業合力,共同培養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建設出一套合理的課程體系,才能夠在學生的培養上交出合理的答卷,并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產業的發展形成助力。
【參考文獻】
[1]張建偉.試分析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12.
[2]鄧紅星,李昕光,閻春利,韓銳.新能源汽車工程專業培養方案和課程結構設置研究,中國電力教育,2014(32).
[3]段春艷.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現狀及發展策略,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7.
[4]許杰,龔福明.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類專業建設的問題及對策,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1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