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陽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要教會學生閱讀,可以說,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為閱讀可以美化學生的心靈,增長學生的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同時,也可以加強學生的語感,積累詞匯和語言材料,從而更好地學好語文,用好語文。那么,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呢?本文筆者對此進行了深入地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218-01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能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更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因此,如何開展中學語文閱讀教育成為眾多中學語文教育者不斷研究跟探索的課題,本文就中學語文教學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實踐也證明,興趣能讓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進行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時,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課前預習,在上語文閱讀教學課前,讓學生提前預習將要學習的課文,并查閱文章相關的背景及資料,更多的了解文章的知識,以備課上交流。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能激發他們上課時發言的積極性。活躍的課堂氣氛能夠增加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2、課堂情景演練,語文閱讀教學不同于其他一些課程,同樣的問題,會有不同的答案。因此,教師應改變那種“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方式。充分利用課堂,活躍課堂的氣氛,以朋友的身份直接融入到學生之中去,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同時,可以直接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這不僅能讓學生更深刻的了解文中的知識,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3、把閱讀跟生活緊密相連。適當的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把閱讀更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學生站在作者的立場跟角度去理解、領會文章。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體會生活的樂趣。
二、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閱讀,是接受信息、認識歷史、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閱讀,可以了解到人文、社會等各個方面的知識。特別是現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要趕上時代的步伐,就要多讀書,多學新知識。我國唐代大詩人杜甫還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閱讀不僅能增加學生的知識面,更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1、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很多學生,他們都有自覺預習課文,記筆記的好習慣。但是就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僅僅只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增加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是學生提高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可引導學生到圖書館或借閱室等去借閱資料,這不僅能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擴大了知識面,還能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為學生營造閱讀氛圍。有調查發現,適當的時間、地點、情景,更能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師在上課時,要跟學生做好互動,對積極回答問題同學給予肯定跟表揚。另外,可以把班級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共同閱讀、共同討論、共同分析、共同學習、這樣,不僅在娛樂中學到了知識,也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感情,讓他們更深刻的了解到團隊的作用。
3、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閱讀更多知識,就應該發揮他們的主體性,相對減少對課文的講析,留出更多的時間供學生自由閱讀。當然,這個閱讀是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他們感興趣,有意義的文章,讓他們自己真正投入都文章里面去,自我激發對閱讀的興趣。
三、開展閱讀活動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及知識基礎的掌握情況,組織一些行之有效的課堂活動,如組織猜謎語、演講比賽、演課本劇、舉辦班研會、扮演角色朗讀課文等,以激發學生閱讀的主動性。使學生在這些喜聞樂見的活動中,迅速進入積極、主動的心理狀態。例如教學《皇帝的新裝》時,讓學生扮演皇帝、騙子、大臣、百姓、小孩,學生們很快融入活動中,一個個情緒激動,精神振奮,把皇帝的愛慕虛榮、奢靡無度、昏庸懶惰、荒廢朝政,騙子的陰險狡詐,大臣的虛偽、愚蠢可笑、阿諛奉承,百姓的膽小怕事,小孩的誠實表現得淋漓盡致、活靈活現。
四、閱讀方法
閱讀的目的是了解文章的意義,吸收知識。因此,中學語文教師在上課時,就不能僅限于課本中的文章,還應該教學生不同的閱讀方法。
1、精讀、細讀。在經過前一階段的整體閱讀,在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后就要對文章的各段進行精讀細讀。學習作者是怎樣通過分段論述將文章的主題思想和主旨表達出來的,學習段落中的比喻、擬人、夸張、比擬等寫作手法的運用,為自己的寫作積累經驗。
2、朗讀的學習方法。在實踐教學中我們常常看到有些學生記憶能力很強,文章多看幾遍就能背誦下來。但是他們都是一種悶聲的記憶方法,沒有通過朗讀的方法將文章背誦下來。其實要求背誦文章的目的不僅僅在記憶文章,更重要的是通過背誦鍛煉學生的發音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著名的語言學家李陽老師強調的語言學習就是多次的重復,是用嘴巴學出來的,所以在語文學習中要注重朗讀學習法。
3.泛讀的學習方法。語言是一種工具,是我們與外部世界連接的橋梁。語文學習源于生活,我們要講語文學習的課堂衍生到課外,延伸到我們生活的周圍環境。生活處處皆文章,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如電視作品、影響資料、流行歌曲的歌詞等都是藝術家創作的藝術語言。我們要教會學生從這些方面汲取語言方面的精華。當然在汲取精華的同時我們也要教會學生一定的審美觀對一些語言糟粕要有判斷,避免不良語言信息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總之中學語文學習是以后學習各學科的工具。培養中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非常重要,教師應該在其中發揮主導性的作用,把精力放在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傳授方法上。發揮學生學習語文的潛能,提高閱讀效果,從而順利完成語文學習任務。
總之,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素質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有效的閱讀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效率,而且還能使學生積累豐富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實現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