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瓊潔
(鄭州工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16)
右踏板常被稱為連音踏板或切分音踏板,可以將手指無法保持住的音連接起來,起到延長的作用,兩個音連接時要干凈,不能出現模糊現象,在更換踏板時,中間的時間越長,音色中的泛音就會減少,對于音色的效果,要根據演奏者對音色的要求來決定。在使用連音踏板時,它還可以為旋律增添色彩,當然和聲清晰是演奏的基礎,在實際的演奏中,和弦變了,踏板也要相應的更換。在切分踏板里,旋律的發展是演奏者變換踏板的依據,通常情況是幫助兩個距離較大的音之間使用,來完成無法演奏的連奏效果。切分踏板在抒情性的、歌唱性的音樂作品中使用,可以增強旋律的歌唱性。
重音踏板也稱為節奏踏板。在演奏時會遇到要突出重音的部分,這時可以利用重音踏板來實現,要注意踏板與音符要保持一致,演奏和弦時要在內部做完一踩一放的動作,踏板的使用強調了節奏,將音樂分離,有效地讓節奏或是重音凸顯出來,讓音響效果渾厚有共鳴。踏板在突出重音時,也是一種增加色彩的體現,在貝多芬《奏鳴曲》op.31,No.2這部作品中,踏板的使用就是為了突出和弦,將作品中另一聲部的奏法體現出來。還有一種直踏板,它的使用可以強調節奏型,突出節奏感,將韻律生動的演奏出來,在《解放區的天》這部音樂作品中,開頭描繪鑼鼓喧天的節奏中,就是直踏板使用的最好例子,要注意強踩弱放、或是點到為止,踩踏板的時候前半拍踩下去后半拍放。
當演奏時需要特別的音響效果時,制音器踏板的使用可以幫助實現,具有實用性強、靈活多樣等特點,應用時規律較少,種類較多。特殊音踏板有固定音型、模糊音階的功效,進而產生特殊的效果,長踏板、抖動、半切分、慢放等都是較為常見的特殊音踏板。另外長踏板可以對華彩樂段進行演奏,幫助同一個調性里區分高音區、低音區不同的色彩。在藝術實踐中表明,踏板的應用與否存在著較大的區別,不同作品所需的聲音色彩也不同,在演奏作品時,要判斷好究竟要使用什么樣的踏板,來表現和貼合作品,因此演奏者要對聲音效果進行更深層次的對比,讓踏板的使用恰到好處。
中音踏板也稱為延音踏板、持續音踏板、調性踏板。我們這里所說的中踏板主要指的是三角鋼琴的中踏板。中踏板具有支持聲部中旋律的流動,當作品中左右手音的跨度都很大時,低音又需要延長時,可以借助中踏板,來保留需要延長的低音,這時右手難度較大的旋律就可以被很好的演奏出來,做到了保留旋律的作用。中踏板的使用可以有效的避免旋律斷裂。
如果希望用中踏板抓住和弦里的音或是八度,那么就要先放掉和弦里的其他音符。然后這個需要保持的音在放掉原先的音和彈奏下面的音之間,用中踏板抓住。非常迅速地反應,以及在一個敏感的樂器上練習,是成功地運用這一困難技巧所必須的。
中踏板能夠保持經過和聲的諸多音符,為制音器的更換起到幫助作用。中踏板的作用其實就是將任何抓起的制音器抓住,并且將這個音保持,但必須符合以下情況才可以:手指要在延音踏板完全踩下去之前,將所要彈奏的音符全部彈下去,要注意的是左踏板與延音踏板不能同時使用,不然會把制音器抓住,當把延音踏板踩下去的時候,不能有隨意輕微的抖動或者是抬起,不然會把其他的音符也保持在里面。
左踏板被稱為弱音踏板、弱音器或減弱聲音踏板。左踏板的使用較為簡單且單一,它將音樂作品的聲音變得柔美溫和。在鋼琴演奏實踐中,左踏板能夠制作回聲效果且十分適用,左踏板不一定在演奏弱(p)和很弱(pp)時就必須用到,作曲家要求使用它首先要求在一個力度很安靜的時候。左踏板踩下去的深淺,同樣會改變音色,踩的深音色較為暗淡,踩的淺音色較為明亮。
弱音踏板可以很容易改變音色,可以很好地將主旋律與伴奏進行區分,因此弱音踏板在伴奏的控制上是穩定的。在演奏時,樂句的中間部分同樣可以使用左踏板,可以讓樂句產生漸弱的效果,讓音色達到理想的效果,但前提是要將力度掌握好,將音質控制好。
使用左踏板時要掌控好力度,讓將旋律交代清楚,不要出現模糊混亂的效果,也不能用踏板來掩蓋將手指存在的技術缺陷,在踩踏踏板時要踩到底放干凈,要讓腳和踏板很好地貼在一起。
德彪西是印象派的代表,他的創作汲取精華,又不缺少創新。他還十分擅長運用鋼琴踏板,對踏板的運用十分講究,讓鋼琴演奏更具有表現力和一定的技術性,德彪西的鋼琴作品之所以能夠準確巧妙的凸顯作品的靈魂,踏板技法的運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下面對德彪西《塔》這部作品進行踏板技法分析。
德彪西的鋼琴音樂要求表演嫵媚而文雅,以低音來選擇踏板技巧,踏板很少在瞬間改變,要演奏出歌唱性的效果?!端愤@部作品對于表演者的演奏技術要求很高,踏板要與觸鍵相結合,將音很好的連接起來,速度不能過快,踏板要表現出音樂的緩和柔美,彈奏時要求表演者有一個宏觀的把握,讓聲音保持平衡,眼、手、腳、耳朵需要同時使用。作品中踏板的變化都是根據和聲的走向來變換的,1—14小節和聲變化十分豐富,11小節處開始使用踏板,14小節處出現新的材料,伴奏在左手上,更換踏板的頻率愈加頻繁,柱式的音程起到穩定的作用,彈奏時要讓踏板一個樂句換一次,19小節中聲部出現三連音,右手的高聲部要凸顯旋律走向,23小節中出現三對二的形式,在這里要根據低音的音程轉換來更換踏板,37—44小節是高潮部分,踏板要根據和弦變化而變化,53小節速度發生變化,踏板也隨之發生變化,從73小節到最后結尾,都需要運用長踏板來表演。
在德彪西的《塔》這部鋼琴作品中,在踏板的使用上,存在的為數極少的幾個指示是比較粗略和模糊的,但在演奏《塔》這部作品時,想要完美的體現音樂,表現出流暢、潤澤的聲音,以及變化連貫的、斑斕的色彩,演奏者只有在準確的使用踏板的基礎上才能得以實現。印象主義音樂的神奇與魅力是需要通過鋼琴踏板的使用來體現的,德彪西鋼琴作品對踏板的要求是非常細致的,因此,在演奏德彪西的音樂作品時要用聽覺指揮我們的踏板的使用,踏板的運用對于演奏泛音的色彩是尤為重要的。在演奏某首作品的時候要認真研究彈奏作品時踏板應如何使用,有機地結合作品的內容和風格特征來研究樂譜,使樂曲的音色因踏板的使用更豐富和悅耳。德彪西的鋼琴作品中的踏板運用如此之精細,因此許多地方只靠一種踏板是不夠的。踏板作為鋼琴極具個性的部分,不同的踏板技法的使用,讓音樂作品更趨豐富,因此踏板技法的應用對鋼琴演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