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楊
(山西省長治衛生學校,山西 長治 046000)
中職醫學學校是我國向一線輸出健康服務崗位人才的搖籃,作為職業院校的一個專業學科人才培養基地,隨著大數據科學的應用及社會醫療健康產業蓬勃發展,也受到社會的青睞。新時代下,隨著社會進步與發展,中職醫學教育的定位也發生了變化,由過去大中型醫院治病救人崗位逐步向醫院的醫護護理、社區及農村診所的醫療衛生服務等健康產業轉移。健康服務業是新興產業,未來系統護理業、健康服務業、養老服務業對衛生醫療服務人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大專層次,這需要中職院校不只是要加強專業技術水平建設,對學生的生命教育的教育程度也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家庭是學生健康生活的保障,是他們維系生命安全的港灣,因此父母往往是學生最初的教育者和啟蒙老師,父母的教育以及家庭環境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影響著學生對生命最初體驗的感受和看法。家庭結構是否穩定,家庭生活的氛圍是否和諧美滿,這些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生命意識的形成以及對生命價值的認知。目前的狀況是,有很多學生因為父母離異長期生活在單親家庭中,還有很多學生的家長長期在外打工,無暇照顧和關注孩子的生活和成長。在這種缺乏交流溝通、缺乏關愛的不和諧狀態下成長的孩子,往往會形成孤僻的性格,不愿意和別人溝通交流,因此親朋好友也無法理解他的內心想法和內心需求,在這種惡性循環下,使他們逐漸缺乏對生命價值的正確認識和理解,產生消極的生活觀念,相比較而言他們的心理更易受到別人的傷害。
生命教育缺乏師資配置。專業教師除了要教學還要管理班級事務,造成其工作量劇增,教學時間越來越緊張,再加之要處理學生繁瑣的日常事務。因此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研究生命教育的教學,同時難免造成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生命教育的缺失,缺乏充足的時間與學生進行心理溝通和交流,無法全面把控學生心理認知的具體走向。與此同時,中職學校的老師缺乏系統科學的生命教育培訓,也造成了中職學生無法有效的獲取相關知識的問題。
(一)探索引導學生順應時代變化,積極投入學習環境中去。根據當前時代背景,積極改變教學環境,有效消除學生在成長環境變化下給自身成長來帶的不利影響,為學生的成長創造更加舒適、更加理性的成長環境。同時要突出醫校特點,加強醫德生命價值教育,傳授新時代社會價值觀、人生觀,增加學生們的人文情感,充分了解當代社會進步情況、國家發展發展狀況,職業醫學發展情況及職業需求標準等等綜合社會信息。讓學生在當代健康大世界中自我完善成長,自覺提升對生命教育價值的認識。
(二)規范制度化中職醫學學校生命教育授課要求,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生命教育視域下醫學職業精神的內涵表現為:尊重生命、關愛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初中起點的中職學生,思想不成熟,完全靠引導與自覺去完成某些高尚的價值觀,有時難以形成效果。這需要學校給予一定的強制干預,既要著力保護好孩子們自身的生命,遠離不良因素的干擾,健康安全成長,又要迫使孩子們養成一種良好的情操,逐步樹立起良好的品德,不知不覺中自愿走進生命教育的大課堂。要實現生命教育目標最直接有效的途徑就是開設相關課程。因此,有必要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和地方課程設置要求,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護能力。
(三)創新社會教育實踐載體,通過公益服務活動把思想教育、價值引導、心理健康、成長規劃有機融為一體,促進學生對自身和被服務對象生命價值的高度認知。通過校園文化、志愿服務、創新創業等活動,引導學生在實際學習生活工作中養成尊重生命、珍愛生命的行為。例如分組實踐活動,角色扮演,親身參與真實感;模擬醫患溝通表演,重現場景時才感到自身知識欠缺;教師自述身邊實例,生動感人;參入社會公益服務活動、集體緬懷醫務奉獻的前輩領悟生命價值等等活動,積極推動生命教育與思想教育、價值引導、心理健康、成長規劃有機融合。在學生一入學的時候就要重視生命教育這堂課,開設生命教育專題講課,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根據新時代的特點,滲透進入豐富的生命教育素材,融入生命觀教育等內容,集中學生注意力,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引導學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守護職業精神。
(四)重視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相結合,提升生命教育科學化水平。中職醫學學校要克服困難,以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對職業院校的辦學要求為指導,培養一支專兼結合、梯隊銜接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隊伍,根據自身的需求,重點圍繞中職醫學院校生命教育的理念、方法、載體等方面開展研究,提升生命教育科學化水平。開拓創新教學模式,搭建工作平臺,培育建設“生命教育事例共享交流平臺”“學習生活互動”“醫務感人信息分享”等輔導員工作室,充分發揮其示范引領功能,豐富學生們對生命教育的理論內涵的領會與理解,而且增強了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實際效果。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