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郁艷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實驗小學,江蘇 蘇州 215000)
所謂課堂心理教學氣氛指的是一個班級在老師教學時所展現出來的心理教學氛圍、師生之間的情感和一種課堂優越感??墒?,如果只是個別學生的心態和情緒并不能說這是課堂心理教學氣氛,只有班中大部分學生都能有這樣的一個心態和情緒時,并且能直接影響著整節課堂教學時,才算是課堂心理教學氣氛。還可以這樣理解,只有當老師與學生之間在課堂中相互交流溝通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比較穩定的所思所想,這樣的一種心理狀態時,心理教學氣氛才具有比較獨立的存在感,這才能稱得上是課堂心理教學氣氛。舉個例子,有的課堂心理教學氣氛比較活躍,而有的比較安靜,又有的不太活躍,就算是在同一個教學課堂,也會形成比較多的老師心理氣氛區。那么這個情況下,作為教師,會通過對學生的排憂解難,師生之間的互動環節,來慢慢培養學生的團隊與協作精神,在這樣的過程中,人際關系逐漸緩解,形成了一種積極樂觀的集體組織氣氛,促進了大家之間的溝通。這樣,即使不停的課堂活動,也會慢慢地被同一種教學心理氣氛所統一著。
課堂的心理教學氣氛是在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這樣一個共同影響下而產生的,是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與學生的一種心理過程和個性的中介環節,通常是在老師的風格、學生的風格、教學情境三者相互影響之下的一種心理狀態。有的老師上課氣氛比較活躍,有說有笑,生動而溫馨,有的老師上課時氣氛就比較沉悶,總看到老師一本正經的樣子,學生也很少出現開懷大笑的情景,但這并不能說老師的教學氣氛不穩定,通常這樣一種教學氣氛形成以后,能保持很長的一段時間,當然,不同的教學課堂也可以有著不同形式的心理教學氣氛。恰恰是這樣的氣氛能夠最終影響著學生的個人觀點、思想意識、身體感官以及行動等,促進大家能夠很好地投入到課程的學習當中去。而在整個良好的課堂心理教學氣氛中,起到決定作用的要屬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所起的協調能力了。因為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新授知識、學習過程、教學反思,一系列的所反應出的光芒,都能看出這個老師在教學中擁有的怎樣的教學技能、教學智慧,特別是當老師的思想火花升華成為教育的火花,和老師的道德行為方面等要素共同組成了老師的教學風格。學生的學風則是通過道德品質、學習態度、行為素養、團體精神這幾個方面一一聯系在一起的,只有當教風與學風共同促進,相互影響,相互依存時,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全方面的健康運行。
課堂心理教學氣氛就好比是嬰兒的搖籃,沒有了它,嬰兒無法生存,同樣也是,沒有了課堂心理教學氣氛,學生的課堂學習也無法正常進行著。因此,課堂心理教學氣氛是學生賴以生存的搖籃,學生心智成長不可或缺的心理場所。據相關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心理狀態不但可以使這個人的心理機能不斷提高,而且也可以降低這個人的心理機能。
群眾的集體主義精神,群體的人生價值觀,這些都被課堂心理教學氣氛所左右著,從一定意義上講,課堂心理教學氣氛影響著這兩大因素,它影響著一個人的整體態度和情緒狀態。
(三)學生對于社會的感知能力離不開課堂心理教學氣氛
學生對于社會的感知能力的主要途徑來源于良好的課堂心理教學氣氛,其中一個人的語言和非語言的暗示和流行則是盡情體現這一作用的方法。那么,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暗示他人法是課堂心理教學氣氛中體現出來的。
通常情況,如何來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心理教學氣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創設和調控。那么如何去采取相關策略呢?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環境是老師實施教學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同樣也是形成學生個性的一個物理空間。老師按照不同的教學目標來合理安排具有個性化的座位,這樣能夠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一種輕松愉悅而快樂的學習氣氛就形成了。
所謂零距離的教學方法就是改變過往單一、乏味的教學課堂,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之間的一種互動、積極向上的發展過程。如果在課堂中,沒有互動,沒有情感共鳴,那么就不存在教學,所謂的假象教學。
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共鳴是課堂心理教學的重要變量。教學過程不僅僅是老師在傳授新鮮知識的一個過程,而且還是老師和學生之間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一個具有動態化的過程。
(四)老師要讓自己的學生在課堂中保持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
所謂心理狀態是指一個人在一定的時間內他的心里活動所處于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而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狀態就會直接影響其心理健康狀態。
綜上所述,一個良好的課堂心理教學氣氛直接影響著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進行著,課堂教學的活動進程就是老師和學生之間在課堂教學情景中的互動。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除此之外,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心理背景也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