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超
(江蘇省通州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南通 226300)
新世紀以來,我國職業教育特別是中等職業教育進入了科學發展的新階段,從規模擴張轉向了質量提升、內涵發展,開始了職業教育自身的“轉型升級”??v觀國內外職業教育發展的歷程,未來的中等職業教育,唯有將學場和職場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才能有助于提高中職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才能有利于學生更好的適應職場。江蘇省特級教師姜漢榮老師提出的“雙場合一”的教學理念正是順應這一發展方向而提出的。
一方面,作為姜漢榮名師工作室的成員,“雙場合一”教學理念的學習者和踐行者,我在電子電工專業課教學過程中,注重學場和職場相融合,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中職學校電子專業學生主要的就業途徑是電子企業流水線的裝配工人。這種工作技術含量不高,學生在學校接受的專業培養到了企業里基本用不上。因此,我認為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提升他們的創業能力,對于電子專業的學生來講顯得尤為重要。由此,我在教學過程中的設計思路是:采用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方法來設計課程,以雙場合一的理念來組織課堂實施,以實用的電子產品作為項目,并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滲透創業教育。
根據“雙場合一”課程整合的特色,我以張金華老師主編的《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一書中第十章第二節“555時基電路及應用”內容為基礎,融合《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電子技能與訓練》兩書中知識點,開發出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555電路電子產品設計與制作若干個學習領域。其中基于555多諧振蕩器的學習領域包含了三個項目:簡易節拍器電路設計與制作,觸摸延時開關電路設計與制作,光控觸摸延時開關的設計與制作。每個項目都包含相同的四個工作環節:以模塊組合設計法為方法的電路設計、以Multisim軟件為工具的設計仿真驗證、電路制作和質量評價。這四個環節也是電子產品從設計到成品典型過程,屬于職場的典型要素,筆者將之遷移到學場。三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教師的講授內容是遞減關系,項目的難度和學生的自主學習內容是遞增的關系。
本文接下來以基于555電路的簡易電子節拍器設計與制作為例,談談基于“雙場合一”教學模式的課堂教學實施。
“雙場合一”教學的主要流程可以分為:學一學→理一理→定一定→做一做→想一想→評一評,這樣六個環節。
學一學:課前學習,學生根據課前導學單,自主完成課前學習任務,并向老師反饋學習情況。
理一理:
1.創設情境、引入任務
教師播放節拍器下演奏樂器的視頻,提出本次設計任務,電子節拍器,介紹淘寶上節拍器的外形、功能、價格以及電商這個重要的創業平臺,鼓勵學生畢業后,利用自己所學設計和制作實用的電子產品到淘寶這類電商平臺去銷售,進一步讓學生進入情境、明確任務,并對學生進行創業意識的培養。
2.引導思路、電路設計
教師將555多諧振蕩器輸出信號與節拍器輸出有節奏的聲音聯系起來,引導出用555多諧振蕩器來設計節拍器。
通過兩個問題,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與節拍器功能實現方面的聯系。然后教師進行了總結:555多諧振蕩器輸出周期矩形波通過揚聲器發出有節奏的聲音實現節拍器的雛形,在這個雛形上,還需加上輸出三個功能模塊就能構成簡易的節拍器,教師把這種在基礎電路上增加不同模塊來實現電路功能的方法總結為模塊組合設計法。教師提出設計要求:模塊一是必選項,也可以根據自己想法增加其他功能模塊。接下來的時間交給學生:學生先獨立完成設計,然后組內成員進行對比討論,確立本組方案。
各組派代表上臺解讀設計,教師逐一點評。學生評選最佳設計方案和最佳解說員,并完善電路,參數計算。這一環節設計意圖是提升學生的電路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鍛煉學生表達能力和表現力,學生將來創業需要這些能力。
定一定:教師帶領學生使用復習軟件,示范仿真步驟,學生小組合作完成仿真,教師巡回指導。
做一做:這一環節細分為4個步驟:
第一小步,小組成員間討論合作,根據本組的設計圖紙,完成布線圖繪制。每一組都能順利完成。第二小步,元件檢測,教師講解555集成塊的管腳識別和檢測,學生列元件清單、領取元件,簽字,并進行檢測。如有兩次領取將被扣分,如有元件損壞,到教師處證明,更換。第三小步,學生小組合作完成裝接。第四小步,學生用示波器對電路輸出波形進行測試。
評一評:選取代表上臺展示作品,進行產品講解,其他學生填寫評選表格,完成評選,教師點評。師生完成作品質量評價和項目實施過程評價。
想一想:教師從四個方面進行總結,特別強調模塊組合設計法。學生回顧整個教學過程。
雙場合一的課堂教學模式中,以學場為主體,將典型的職場要素融入學場中,在學場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并將有關能力有效遷移到職場,他們走向企業,走向社會,才能具備游刃有余的適應能力,并且在職場中,不斷提升自己,實現生命價值。同樣這種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在上課前要做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這一過程必然會促成教師向本行業的專家進行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