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煌
(四川工商學院,四川 眉山 620000)
高校的少數民族學生在學習背景與文化生活背景方面都與漢族學生有一定差異,如何在全面考慮少數民族文化差異的基礎上,讓少數民族學生感受到平等的對待,更加愿意主動融入同學當中,這些都是輔導員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首先,少數民族學生大部分在少數民族地區接受的教育使用本民族語言,因此漢語能力較差;其次,少數民族學生由于生活的文化、地理環境差異,擁有不同于漢族的飲食禁忌和禮儀。最后,少數民族有一定的宗教信仰特殊性。針對以上少數民族學生背景,輔導員都應該采取正確方式引導同學之間相互尊重,友好相處。
輔導員針對自身的輔導工作重點定位不明確是導致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的管理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輔導員是學生生活和學習雙方面的重要引導主體,本身的工作強度較大,經常出現職責不清問題。容易導致輔導員變成過問各項瑣事的“保姆”。依據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高校輔導員排除基本的日常學生生活管理以外,還需要承擔大部分的事務性工作。在各項工作混亂進行的過程中很難針對性的調整少數民族學生的管理工作,針對各項學生瑣事,例如:檢查上課、早操和出勤、晚自習、宿舍衛生和各項獎學金、助學金和貸款的評定等等。工作龐雜無重點很容易導致輔導員忽視少數民族學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隱性問題。
現階段,高校的輔導員師資隊伍流動性大也是導致少數民族學生的輔導管理不到位的重要原因。在社會就業競爭不斷加劇的今天,大部分高學歷畢業生進入到高校輔導員隊伍僅僅是為利用輔導員崗位晉升,因此針對輔導員崗位工作的重視程度較低,一門心思考慮有機會跳槽到其他崗位。輔導員隊伍中存在的該部分不穩定就業者直接影響了整體輔導員隊伍的建設,沒有長遠的職業規劃和發展信心的支撐,自然無法更好的投入到學生管理當中,降低了輔導員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阻礙了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發展。
高等院校是培育祖國棟梁之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就像一個小社會,它可以幫助大學生在踏進社會前做到一定的初步認識、了解和適應。高等院校中的輔導員就像是這個小社會中有著一定經驗的前輩,幫助少數民族學生進行更好的發展。
針對高校輔導員,首先應該要求他們明確自身所肩負的大學生思想引導責任,面對少數民族學生與漢族學生的共同管理,需要輔導員從基本職責目標出發實踐各項學生管理工作,不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斷完善自我。在明確自身教育和輔導工作定位的基礎上,輔導員還需要積極提升個人文化素養,了解各項民族文化知識,為少數民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發展提供良好支持。
高校輔導員應該積極鼓勵和幫助少數民族學生,針對部分普通話水平較差的學生,可以定期組織語言輔導,鼓勵少數民族學生建立學習和交流自信心。對待學習上的困難鼓勵他們尋找問題原因,改正學習方法,積極提高個人學習成績,克服自卑心理。此外,校方也應該積極召開各類型少數民族學生學習交流活動,加強少數民族學生與漢族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鼓勵學生珍惜大學時光,勇敢追尋自己的夢想。
在日常生活當中,少數民族學生同其他學生一樣,遠離家鄉和父母親友,面對全新的環境和同學,需要一定的適應和熟悉階段。輔導員應該積極組織少數民族學生與其他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增進感情。針對部分家庭有困難的少數民族學生應該了解情況,給予補助機會,減輕學生經濟輔導和生活負擔的同時也需要考慮維護被補助學生的自尊心,在生活上積極與少數民族學生溝通,建立彼此之間信任和諧的關系。
綜上所述,在剛剛結束的十九大中,黨和國家再一次強調了將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和諧發展放在首位。由此可見高校輔導員的少數民族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過了解輔導員工作中存在的工作定位不明確,師資隊伍不夠穩定等問題,充分了解其原因,才能制定合理的應對對策,包括建立和完善輔導員選聘機制,明確輔導員的職責定位,在學習上積極幫助少數民族學生,在生活上積極與少數民族學生溝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