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玉
(煙臺南山學院,山東 煙臺 265700)
我國國家教育計劃發展規劃寫到,到2020年,我國高校在校人數將達到4000萬人6。班級規模擴大不可避免。大班教學這個概念就應運而生。Coleman認為50人的班級可以稱之為大班1。我國學校的管理規程中寫到一個班的學生的標準為45人4。雷沛華認為在我國專業英語教學中30人以上就算大班2。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大班教學逐漸成為高校教學的重要形式。大班教學對教師的短缺,教室等教學資源的匱乏,節約成本,充分利用資源來說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措施,但是大班教學也帶來一個極大的弊端——教學效果的折扣,高校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水平均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如何在保留大班教學的形式下提高英語專業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和整體素質,則顯得尤為的重要。
(一)師生課堂難溝通。教師的關注行為對學生學習觀和人生觀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每個學生都希望教師能夠對自己有所關注。教師對學生的關注越多,學生與教師交流積極性就高,運用英語的機會就越多,學生的發展就會很好。但是大班上課的人數比較多,教師擁擠,教室后排的學生距離教師較遠,無法得到教師及時的關注。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很難保證每個學生都收到公平的關注和參與機會,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困難。學生感到不被關注、不受重視,課堂參與度降低,練習機會就大大減少,師生間的距離拉大,學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逐漸形成惡性循環。另外,教室的音響會影響到學生對教師話語的理解,后排的學生甚至聽不到教師講課的聲音,學生上課無事可做,取而代之的就是學生要么低頭玩手機,要么低頭睡覺或者左顧右盼閑聊。最終的結果就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的被動輸入或是無輸入。
(二)課堂紀律難控制。首先是到課率。人數較多的情況,教師查人就比較困難,就會出現遲到、早退甚至是逃課的情況。每節課前都需要拿出相當一部分時間核對人數,維持秩序,勢必耽誤上課的時間,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其次,課堂秩序松散,很少有提問或點名的壓力,學生感覺課堂很輕松,容易走神,注意力分散,睡覺現象屢見不鮮。再加上沒有考試的壓力,考試內容多為教材的基本內容,學生只要考前突擊一下就可以順利通關。學生的課堂行為與考試成績沒有多大的關系,學生認為課可上可不上,甚至上課本身就是浪費時間,致使課堂管理更加困難。
(三)教學質量難把控。學生數量過多,作業的批改將會是一個不小的問題。在繁重的備課任務下,教師對作業不能做到一一批改,甚至不能及時批改。那么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不清楚,也就無法及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因為班級人數的增多,課堂學生數量增多,學生的水平高低相差很大,教師在備課時難以做到面面俱到,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準備相應的課程內容,因材施教難以實施。不研究學生的個體實際情況,授課內容就會出現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不消化,學生的參與度明顯降低,會直接影響到預想的授課環節,授課質量就會大打折扣。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外語學習要想取得成功必須要考慮內因和外因兩部分。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內因決定外因。對學習起最終決定作用的并不是教師,而是學習者本人5。《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指出,大學英語教學課程的目標之一是“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3。自主學習就是學習者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實際情況確定目標進行的符合個人特色的學習過程。由于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大學的英語教學應注重引導學生,更多地依靠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根據自己的具體的情況,開展聽、說、讀、寫、譯等各方面的訓練,從而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提升自己的英語的綜合水平。
(二)使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教育信息化這個概念是在20世紀90年代隨著信息高速公路的興建而提出的。教育信息化就是有效的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充分的開發和利用教學信息資源。如何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來輔助英語教學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深思的。學生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容易受到母語的干擾極大的原因是對英語思維習慣以及文化知識的缺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介紹西方的語言文化,讓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方方面面。圖片,聲音,視頻等多樣化的展示,易于學生的理解和接受,增加英語學習的趣味性極大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興趣。多媒體教學手段也可以向課外延伸,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利于學習的英文網站,小程序,小應用等等,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三)充分發揮班級內部合作,積極建設第二課堂。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的課堂教學應把學生作為主體放在第一位。而大班教學有一個不可避免的情況就是學生的數量多,教師只有一個的現狀,這就使得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變得更加艱難。為此,高校可以提倡課內教師講解學生分組管理,建立合作學習小組。一方面小組內每個學生都有練習的機會,打破練習機會少的僵局,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另一方面還能減輕教師的教學任務,避免課堂過于混亂。另外課下積極建設第二課堂。所謂第二課堂就是課后的督促輔導教學,是教師教學的延伸。課堂教學只是指引效果,倘若能充分利用好課后的時間,不僅僅是對課堂的一個延伸,更是對學生的學習的一個極大的提高。
(四)規范班級考勤制度。針對課前點名耽誤上課的情況,可以考慮引入限時二維碼簽到,只要在規定的時間里沒有簽到的人都算遲到,并給相應的懲罰措施。另外,可以在一節課的中間在組織一次簽到,杜絕中途撤離的現象。另外,教師應當在上課時時提醒學生不要低頭玩手機、睡覺等等,提高課堂的效率。
(五)教學評價多樣化。教育為社會培養輸送人才,所以社會的需求就相應的決定教育的內容。目前對于英語人才方面的需求更傾向于聽說能力。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落后社會發展,過程評價就凸顯出來了。過程評價一方面使得學生不在孤注一擲在期末考試上,減輕了學生期末考試的壓力;另一方面,過程評價重視課堂表現,無形中促使學生提高課堂效率,積極配合教師的活動,增加參與度,有利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
(六)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首先,高校可以通過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資待遇來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其次,為高校教師提供深造和培訓的機會,充實和完善高校教師的知識網絡結構,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個更大的提高。然后,邀請高校的名師來校演講,讓在校的教師了解學科的前沿,激發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的內在動力。最后,同行之間同事之間互幫互助,進行觀摩和學習,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從以上的數據來看,不管是在大學英語還是英語專業的教學中,大班授課都將會是將來的一個趨勢。大班教學也有自己的優勢,可以充分利用教師教學資源,極大的節約成本,緩解高校學生不斷增多的壓力等等。但是,目前來看,大班教學帶來優勢的同時也帶來的很多的缺點,其中最嚴重的尤屬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下滑。為了保留大班教學這一形式又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我們需要不斷探討應對之策,比如鼓勵學生自主,運用多媒體信息化手段,重視過程評價,開設第二課堂,建立合作小組,引入二維碼簽到考勤,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等等。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會有更好的應對之策,同時也期待著我國高校的教學出現質和量的同時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