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怡 山東藝術學院
音樂作品分析課程主要的內容就是對音樂歌曲的結構進行全面的論述和分析。在傳統音樂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先對音樂作品進行全盤的分析,再對包括音樂風格、語言和內容等多方面的內容進行分析。音樂作品分析課程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音樂分析能力和作曲能力,兼或對作曲技術的理論進行全面的了解。而從實踐的情況來看,很多高校的音樂作品分析課程多偏重理論教學,對于曲式不同而表達內容不同的音樂作品沒有進行深入的分析,這使得高校的音樂作品分析課程并沒有在教學的過程中取得預期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先對高校音樂作品分析課程的現狀進行分析,之后再提出一些可行性較強的探討措施[1]。
高校音樂作品分析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會出現諸多教學弊端,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過于單一,從而使得學生自身的能力無法全面得到提升,更沒有辦法對音樂作品有一個深刻和全面的認識,這是當前音樂作品在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存在的一大難題。
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過于重視理論的教學而忽視實踐的教學,導致學生在音樂作品分析上還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例如,在對樂曲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只是單純地從理論和定義的層面進行分析,而沒有結合實際的案例進行講解,最終導致效果不佳。
很多高校的音樂專業在投入方面與專業的高等音樂學院有著顯著的差距,普通高校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綜合能力也比高等音樂學生要低。例如,有的學生在聽到一段音樂時不能馬上反應出音樂風格,甚至還不會劃分一首歌的樂段。從本質上來說,音樂作品分析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基礎課程,需要學生對各大音樂理論知識都具備一定的能力。老師在進行音樂作品分析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尤其需要先將音樂理論知識全面地與音樂作品相結合,讓學生能夠運用相應的音樂理論知識來進行分析和學習。普通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由于沒有掌握牢固的音樂理論知識,對于音樂作品分析課本身沒有濃厚的興趣,甚至不愿意去學習這一門課程[2]。
普通高校沒有就音樂作品分析課程的開展設置完善的教學體系,課程管理方面也比較松懈。以致學生不知道學習高校音樂作品課程的作用和目的,在學習中不能很好地找到相關課程之間的聯系。
普通高校的音樂專業沒有選擇合適的教材,同一地區不同音樂作品分析課程教材仍然有所不同,有的地方甚至使用任課老師自行編寫的教材。而國家教育部門和相關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都是針對音樂專業的學生來進行的。有些教材的內容和普通高校音樂作品都有很大的出入,最終導致高校的音樂專業在進行音樂作品分析課程時的目標不明確,在無形中削弱了學生的音樂分析能力[3]。
音樂作品分析課程的教學效率和效果在衡量音樂課程的教學質量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想讓課程的可行性更上一層樓,就需要從教學方法開始改革。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都是以理論知識為教學的基礎,并在之后對音樂的各大章節做具體的闡述和說明。此外需要更好地將音樂作品的內容、音樂作品的藝術性和音樂作品的技法進行全面透徹的分析。教師在教學之前可以先讓學生聽一遍音樂作品,之后再重點分析內部的旋律和創作的動機。在音樂作品分析教學的過程中,尤其應該讓學生學會從全新的視角去闡釋音樂的積極意義,對音樂的時代背景和音樂人物風格進行全面的把控,把不同類型的音樂的每個章節都進行細致的講解,才能最終將音樂學習和鑒賞的方法傳授給學生。
音樂作品分析課程本身屬于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包含的內容也非常廣泛。例如,流行演唱專業、鋼琴、民族樂器專業、音樂教育和其他專業的音樂學習過程中都可以開設有關的音樂作品分析課程。學生各自的專業不同,所以老師在進行音樂作品分析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學會因材施教,不能只以主流的專業或者老師擅長的專業來進行音樂作品的分析。
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有效地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對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進行培養。例如,既可以選擇鋼琴曲《梁祝》來進行全面的分析,也可以選擇小提琴曲《藍色多瑙河》來進行作品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相互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相關的音樂文化來全面欣賞音樂作品。
在進行音樂作品分析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不斷加大對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來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從而在之后吸引更多的具有高學術能力的教師人才,促進多元化教學方式全面發展。
很多高校音樂專業的學生在開始學習的時候并沒有牢固的音樂理論知識基礎,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和其他平臺全方位進行追蹤教學。先針對教學的內容和課程教學目標進行全方位的提煉,之后再根據相關的知識點進行全面的總結。老師可以開設專門的微信公眾號和網絡學習平臺讓學生了解相應學習的過程。例如,在分析《梁祝》這一音樂作品的過程中,可以對音樂譜例進行全面分析。選擇“對音樂要素分析”和“對音樂版本”分三個階段來進行學習。由于很多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較差,在課堂上無法更快地達到教學目標。因此尤其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平臺來和老師進行音樂理論知識的交流。而老師可以借此調整教學的進程。如果能夠將教學和學習的內容提前發布到網絡上,學生還可以提前進行課程學習,對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普通高校應該擴大音樂人才培養的范圍,尤其需要對音樂作品和相關的課程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相信在未來,有關的學者、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門將會加強對高校音樂作品分析課程的全面研究,讓音樂作品分析課程的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