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華 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近年來,隨著教育教學體制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國家各院校也都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專業內開展教學改革,從專業教學體系、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創新,以此促進各專業的綜合發展,為社會培養出應用型人才。在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下,對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提出了全新要求,想要讓專業基礎課程教學符合新時期的人才培養目標,真正地發揮出專業基礎課程教學的作用,還需要教學工作人員的深入研究。
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各專業的基礎課程教學尤為重要,基礎課程是學生接觸專業的第一扇門,只有奠定了良好的專業基礎,才能夠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更加順利、更加高效地掌握知識、吸收知識,正確認識專業的內涵。藝術設計專業和其他專業不同,對基本功的要求較高,可以說,在藝術設計專業中,基本功幾乎貫穿了學生整個的學習時光。但是,經過長期的走訪調查后發現,現階段大部分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教師,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教導學生,忽略了對學生設計思維和設計能力的引導,從而導致很多學生無法真正理解和掌握設計專業的內涵,在步入社會后,也無法承擔起來獨立設計的重任[1]。
首先通過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可以進一步突出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能力要求,其次,校企合作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出符合企業需求的專業設計人才,上文中提及藝術設計專業和其他專業不同,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都比較特殊,想要讓藝術專業的學生真正具備專業技能,同時形成良好的創意思維,滿足當今社會的需求,滿足藝術行業發展的需求,需要深入研究課程的設置。藝術設計的作品來源于生活,學生要將實際生活中的靈感應用到設計中,作為院校教師,必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不斷進行創新,通過校企合作模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期間就了解到行業發展的需求,樹立起來正確的職業理想。
專業技能是學生發展的基礎,藝術設計專業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已經從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因此作為藝術專業的學生必須要具備良好的專業基礎,但是目前大部分院校內的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內容較為獨立,課程之間缺少聯系,課程和行業需求脫軌,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色彩和素描這兩門課程,依然以形體、結構、比例等為重點內容,并沒有對專業方向、專業特點、專業技能進行具體明確的要求。此外,課程組織結構也較為單一,想要突出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就要積極地和藝術設計行業相接,要建立在藝術設計行業的基礎上,按照專業技能以及專業核心要求展開教學。比如,在“創意集市”的模式下,校企之間按照企業崗位的工作流程,將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模塊化、項目化,讓教學內容和設計項目融合,以此讓學生在設計作品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基礎專業知識,也能夠加強基礎課程和各課程之間的聯系[2]。
教學模式的創新,校企之間的良好合作,可以進一步實現教學的優勢互補,經過具體分析,教學模式的設計必須要符合行業發展需要,因此高校應該綜合考慮學生的需求,以及企業發展的需要。在和企業合作的過程中,通過商討討論,共同制定出全新的教學模式,讓教師、學生都成為教學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此實現教學環節的有效連接,構建出一個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比如,在基礎課程中,素描和色彩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很多院校雖然對相應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教學經驗和繪畫技法依然是教學的主要方式。經過教學改革后,形成“設計體驗—實際訓練—實際歷練”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將在設計體驗中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訓練和實際歷練中,并且通過實際歷練,提升學生的設計水平。
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這是以院校和企業雙方的資源融合和發展為基礎,建立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以崗位需求為主要的導向,充分突出了學科特點,并且將理論和實踐融為一體,校企合作教學模式下對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時期,想要培養出符合企業需求的專業應用型人才,就要從課程設置、教學體系、教學內容等多個方面入手,展開全面的課程改革,設置出全新的教學模式,從而為各個專業人才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創新是一切的前提,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也會推動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多年來,教學改革工作不斷發展,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制和運行機制,大部分高校內也都已確立了全新的教學模式,在鞏固提高教學水平上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校企合作模式還需要進一步發展,除了可以采用靈活的校企合作機制,吸引資金進入校內,實現校企共建外,還可以聘請企業內的高級設計人員,進入校內給學生講解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培養藝術專業人才并不一定是要學生進入企業中實習,讓企業內部的高級設計人員,將自身的經歷和心得傳遞給學生,同樣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己。
實踐教學是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的重點內容,創新創業實踐是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的核心,因此將資格認證和技能競賽等實踐活動引入實踐教學活動中,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形成良性的競爭環境,而且借助這些實踐教學活動可以幫助學生開闊眼界,提升專業水平,給學生培養出創新創業意識,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在“創意集市”的模式下,校企雙方可以積極聯合,給一些獲得技術技能大賽獎項、創新創業獎項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發展的機會,以此激勵其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投入自我提升的活動中去。比如,校企之間要形成科學的約束管理機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融合,以專業課程設置為例,要將專業基礎課程內容和企業的基礎需求相一致,根據企業和行業的發展進行調整[3]。
總之,新時期校企合作是一種全新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提出,符合社會、學生、企業、高校的發展需要,是由高校和企業共同協商建立起來的真正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也在不斷進步,藝術行業以及藝術專業的特殊性也逐漸凸顯出來,藝術人才的培養較為困難,想要培養出真正的藝術人才,就要加強專業基礎課程,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因此對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必須要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