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玲
(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專業教育是做事之需,人文教育是做人之需。醫學是人文與科學的結合體。醫學教育是“仁術教育”。“與人為本,德育為先”是醫學教育的首要理念,醫學院校要成為全社會的首善之區,成為打造愛心文化的至高點;傳承愛心文化的輻射源;實施愛心文化的領跑者。而民辦醫學專科院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與普通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大的不同。
民辦醫學專科院校培養的是面向基層的醫療衛生人才,以實踐型人才為主要目標。但民辦醫學專科院校發展時間短,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特別是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上還沒有形成一套針對性強、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部分民辦醫學專科院校怕出問題,片面強調“封閉式管理”,牢牢限制學生,平時不讓學生走出校門;還有一部分民辦醫學專科院校害怕學生會流失,影響生源,對學生聽之任之,放任不管。而普通高校多是公辦院校,辦學歷史較長、社會聲譽較好、師資雄厚,注重學生對學術的研究。同時普通高校更加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有自己一套成體系的管理方法。
輔導員作為學生的直接接觸者,其思想、行為及其修養無不深深地影響學生,正如《史記》云:“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學生生活中的幫助者,行為道德的引導者,學習上的指導者,輔導員應及時關注每位學生的思想情況,適時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大會,倡導學生多讀思想政治教育經典書目。將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使學生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學生踏入社會之前,對自己有個全面的認知與定位,為以后健康成長打下基礎。
當前民辦醫學專科院校輔導員的待遇普遍低下,工作時間長,且薪酬較低,因而難以調動其工作熱情,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不上心;而普通高校輔導員在編制的保障下薪酬較高,工作時間合理,因而對學生較有耐心,會積極投身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民辦醫學專科院校按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為了確保醫學生作為醫務工作者的基本技能,設置比較密集的醫學專業課程,與普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相比,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只是作為公共課,而且課時短,課堂學生人數多,教學質量還得不到保證。
民辦醫學專科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有醫學領域的特殊性,又有其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醫學具兼具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屬性,因此在專業教育過程中,不僅要注重醫學技能的培養,更要注重人文素養的滲透。
民辦醫學專科院校培養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而普通高校培養的是學科型、科研型人才。二者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差異是因為學校管理機制不同,主要表現為:首先是辦學主體不同,民辦醫學專科院校主要是由社會團體、個人或其他社會組織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面向社會舉辦的高等教育機構;普通高校也就是公辦高校則是由政府投資的高等教育機構。其次是辦學類型不同,民辦醫學專科院校總體屬于辦學歷史較短、辦學層次較低的實踐型、技能型高職院校;公辦高校大多是辦學歷史較長、社會聲譽較好、師資雄厚的教學研究型高等院校。
民辦醫學專科院校的生源與普通高校相比,主要表現為數量較少、質量較差。一直以來制約大多數民辦高校健康、快速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是生源問題。尤其是民辦醫學專科院校,招生形勢嚴峻,生源數量少。其實不論是民辦醫學專科院校還是普通高校都受到國家對高考政策逐步開放以及高校不斷擴招政策的沖擊,生源逐年減少。同時,還有國際市場的影響,去國外留學的學生不斷增多,國內高等教育的生源減少。此外,由于社會上對民辦高校的歧視和偏見,學生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不會報考民辦醫學專科院校。二是生源質量較差。就高考錄取批次而言,民辦醫學專科院校與同層次公辦普通高校相比,錄取分數較低,生源質量較差。
民辦醫學專科院校與普通高校相比就教學目的而言是不同的,首先民辦醫學專科院校利用的是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其教學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招生,而普通高校的經費是由財政支出,就教學來講,普通高校有更充足的資源和精力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是師資隊伍建設不同。與普通高校相比,我國民辦醫學專科院校為了節約辦學成本,對教師采取隨需隨聘的方式,同時聘用大量兼職教師。這就造成師資結構隊伍既不穩定也不合理,更加不利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民辦醫學專科院校與普通高校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自主辦學,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也要有新思路新舉措:
在民辦醫學專科院校建立高水平的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在突出專業特色的同時不斷加強和改進醫專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徑,結合醫學理論和醫學政策,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面逐步形成“有方向、有團隊、有機制”的特色工作系統。醫專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明確的研究方向,建立由黨政領導、黨團干部、兩課教師、輔導員、專職班主任等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團隊,形成具有醫學專業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隊伍,全面系統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任何學校的發展都離不開學生,民辦醫學專科院校更是如此。為了更好地開展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一是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新生入學開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要幫助學生分析自己,通過了解學生的家庭、性格及興趣等,引導學生樹立理想,實現其個性化發展。黨政領導、黨團干部、兩課教師、輔導員、專職班主任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現代網絡技術,通過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式,統一管理學生,而管理員也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協助管理。
輔導員直接管理學生,就思想教育而言對學生的影響很深遠,因而要狠抓輔導員工作。輔導員在新入職時,必須要經過培訓,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時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對學生要有愛心、細心、耐心,幫助他們處理好學習、就業以及情緒問題,真正的體驗到輔導員關愛,從而提升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與信任感,這有利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展開;輔導員也要主動學習宣傳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國際形勢等,并將滲透到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動宣傳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立場。
民辦醫學專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貫穿教學全過程,結合醫專學生的專業特點,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把準學生的思想脈搏,積極回應學生思想關切,幫助學生解疑釋惑,引領學生成長成才。同時利用公辦院校或其他機構的離退休人員,他們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實踐經驗和社會閱歷,可以滿足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多元化的需求。
[1]程如平.淺析民辦高校學生特點及管理工作的策略.湖北行政學院校報,2007.
[2]牛奔.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模式研究[D].重慶醫科大學,2014.5.
[3]李梅生.民辦高校學生特色管理的新探究.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