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海燕
(河北省文安縣日上小學,河北 文安 065800)
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萬式,在各環節當中插入,能夠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為此,教師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以促進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發展。
教師利用微課創設出多種情境,創造出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加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學生可以更加快速的理解與掌握知識,同時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其次,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微課教學模式下,由學生主動思考、分析問題,教師要適當地提供指導,回答學生的疑惑。這樣一來可以顯示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有助于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語文教材內容受限,教師利用微課教學模式,將課內教學延伸到課外,從而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微課利用視頻的方式展示出學習內容,配上聲音與動畫,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
在小學語文教學領域,預習作為重點教學模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小學生語文知識掌握質量。因此,語文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合理借助微課視頻,對課程內容進行預習,從而自主克服簡單的知識點,全面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首先,教師需要根據課程內容,對重點知識點進行提煉,并制作成簡短視頻。以便學生以此作為預習資源,通過觀看微課視頻,掌握語文課程學習目標,進而有方向、有目的地進行預習。比如說,教師在講解《桂林山水》時,可以根據《桂林山水》字詞認知、文章結構、表達手法、思想感情等進行微課視頻編輯與制作。并引導學生跟隨微課視頻腳步,對文章內容進行自主預習,進而克服文章生字、生詞難點,梳理文章結構,領悟作者對桂林山水的熱愛之情。
小學生的最大特點是年齡小還處于典型的形象思維階段,對于一些比較直觀的形象、現象的色彩、鮮明的人物形象有著非常強烈的愿望。因此,教師完全可以僅僅抓住學生這一點,將那些原本抽象的、特殊的、不易理解的知識形象化,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繪聲繪色的微課展示中,小學生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使一些小學生變得更愛學語文。微課則可以為孩子們提供更為直觀的視覺體驗,有效地突出了語文教學大綱中規定的重點及難點。還可以為孩子們設立合宜的情境,讓他們添加情感的體會,從而對語文產生喜愛。例如:在微課展開識字教學的時候,對于“大雪、寒流、北風”,“蒼松、蠟梅、翠竹”等兩組詞匯,以微課的形式播放相關的情景:冬天,寒流逐漸襲來,漫天的大雪紛飛,并伴隨蒼勁的北風;然后播放蒼松、蠟梅、翠竹、蒼松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情形。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展開自身生活情景的回憶,更好地領悟幾組詞的含義。又如在《月光曲》的教學中,即使教師再用藝術性、魅力性的語言對月光照進茅屋的景象描述、刻畫出來,學生都不會有深刻地體會,而采用微課的形式將這一情景展現在學生面前,會使學生頓時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出來,大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閱讀與作文教學是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亦是其難點,這主要是因為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尚未形成,且自身積累的素材不足,容易在寫作過程中發生較為低級的失誤。因為,教師應積極引入微課程教學方法,通過反復而生動的微課程教學來達到提升學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能夠通過制作或錄制微課程,拓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使用的教學素材,全方位的展示多種寫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項,另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也能夠通過微課堂詳細展示作文修改過程,讓學生一目了然的理解并掌握文字修改技巧,從而提升其作文水平。另外,對于課文教學中的重點難度部分,教師也可廣泛搜集素材,通過微課程將重點難點內容予以轉化,從而降低其學習難度,優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學完一篇課文后,學生往往意猶未盡,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引導點撥,使學生的學習向課外拓展延伸,這樣可以促使課內外學習和運用相結合,調動學生學習和運用語文的積極性。
微課不但可以讓學生對課外拓展的內容一目了然,而且覺得興趣盎然,使學習變得簡單。如在教學《趙州橋》這篇課文時,我制作了微課《寶貴的歷史遺產——趙州橋》,首先設置一系列關于趙州橋的圖片,提出疑問“趙州橋為什么被稱為寶貴的歷史遺產?”,同學們會結合自己所學所看來交流,接下來讓學生“介紹自己參觀過哪些有名的歷史遺產?”,最后布置作業讓學生了解家鄉某個古建筑的歷史,并畫下來。這是把學生引向生活實踐的一個學習建議,課內外結合,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領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課后的復習環節是語文學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通過大量實踐證明,積極的課后復習可以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并有效促進他們以此作為框架建立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在課后復習這一環節中應用微課,可以有效地改變傳統的教師布置作業形式,其具有比較豐富的信息,同時能直觀地呈現生動的教學特點,將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一來,學生仿佛處于課堂上一樣,面對面都接受老師的引導,這樣可以明顯地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比如,在學習《養花》這一課文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制作一個課后復習的視頻,其中既有這篇文章所出現的生字和含義,也有文章的創作背景及作品主題等,可以說,通過微課視頻可以將課文中的教學資源進行充分整理和歸納。如此一來,不同的學生可以按照自身的實際學習情況,具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或是學習自己在課上沒有掌握的知識點。對于學生來講,觀看微課視頻就像在課堂上聽講一樣有意義,其課后復習的熱情也得到激發,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復習效果,真正地做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