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曉
(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21世紀,互聯網等新媒體發展迅速,很大程度影響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時也對應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戰與機遇。高校要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以黨建引領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提高其實踐能力。在新媒體時期,抓住時代特點,改革人才培養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在新時代新要求的情況下,高校人才的培養不僅僅要注重學生的學術方面,也要注重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的培養?!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要探索多種人才培養方式,改變以往的陳舊的教育理念,平衡好基礎知識與專業教育、素質培養、個性發展等的關系,摒棄唯分論觀點。高校教育要以黨的建設為核心引導高等教育實現培養與時俱進、知識能力集一身的創新性人才,高校要將意識形態工作貫穿于教學、科研、管理各項工作之中,建立較完整的意識形態工作體系。面對高校人才不能滿足企業和社會的需求,要全面、深入、系統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發展高等教育的重要講話精神,培養急需的應用型人才,建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才是解決現代教育問題的關鍵。
從高等教育和學生培養現狀來看,新媒體要發揮其實踐性強、應用型強的優勢。新媒體時期,專業知識的轉換速度快、實踐性強,這就要求專業人才要符合“教學做”一體化的培養原則,黨委必須堅持以黨建引領應用型人才的建設,將一元結構的培養人才模式轉變為多元結構。
新媒體時代要求學生需要引領思維、建立新媒體思維,不僅僅要求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同時要注重職業素養、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要根據社會職業要求,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并且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從而滿足現代社會對于復合型、實踐型人才的需求。
基于新媒體時代對于應用型人才的要求,首先要增強基層組織建設,加強領導隊伍和黨員的核心作用,建立黨建引領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健全黨委會和黨員知識習得體系,保障應用型人才實踐能力的培養。其次建立完善的實踐培養模式必須要關注教師、教學方法、教學平臺三層面。
實踐能力培養模式必須要遵循黨建中創新、實踐是促進發展之本的原則,關注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首先,高校要改變以往重視理論基礎知識的教學模式,建立優良的政策環境,通過建造有實踐意識、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師資隊伍,為實踐人才培養提供保證;其次,高校要注重“雙師型”教師的培育。利用更新快、實踐強的新媒體,教師必須要了解最新訊息和專業技術,以此培養符合市場要求的學生。
實踐能力培養模式必須要更新課堂教學方法,以黨建引領思想,堅持高等教育方向和理念。只有運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主能力。教師可以實施探究式教學,創設情境以啟發學生思考,學生通過合作探討、互相啟發來吸收知識,更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自主探究能力。另外,教師也可以采用模塊化和項目式教學方法,前者指的是依托教學目標、學科特色,將教學內容劃分為不同模塊教學,能夠及時協調更新。后者指的是基于項目的創新性教學模式,教師主導、學生為主體,從而建立一種自主學習、自我探索的學習模式,通過模塊教學與項目教學的結合,能夠培養學生適應崗位的能力、實踐能力,從而達到新時代的職業要求。
實踐能力培養模式必須建立多元化的教學平臺。我院黨委在教學工作的安排和布置中,一直要以市場為導向,改革就業指導課程和教學模式。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可以構建多維實踐教學,給予學生足夠的實踐平臺,從而提高其綜合能力。通過新媒體建立新媒體教學平臺,利用微博、微信等方式建立創新型教學方式,培養學生使用新媒體吸收專業知識、實現實踐學習的思維;專業教師要打破封閉的課堂教學,主張在教師的指導下開放教學,適用于新媒體環境下應用型人才實踐能力的培養;高??梢酝ㄟ^與公司合作,提高學生實踐平臺,鼓勵學生參與項目中,同時學??梢愿鶕W生在企業實習的情況修改教育策略,根據市場要求培養人才,與社會、企業相聯系;高校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專業創新大賽,這對于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大意義。正如總理對于互聯網創業賽的評價,要將創業、創新、實踐教育融入到人才培養中,加大學生的創業創新意識。
新媒體時代,互聯網發展迅速。信息化、網絡化的時期對于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和新媒體時期對于應用型人才的要求,高校黨委要真抓實干,以黨建引領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從教師、教學方法、教學平臺三方面探究如何建立完善的實踐培養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