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璐璐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山東 聊城 252000)
實習是每個高職學生順利畢業的重要條件,是每個學生走向職場的必經之路。高職護理專業是一個臨床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學生要到真實的醫院去工作,要對真實的病患進行治療服務,要和真實的病患家屬打交道,一絲一毫都不允許馬虎,否則后果會相當嚴重。因此,在高職護理學生實習前,他們不但要有過關的理論知識、過硬的操作技能,還應具備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用健康的心理狀態去迎接實習的考驗。本文旨在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當前護理專業學生在實習前的心理狀態,對其不良心理進行引導,讓他們盡快適應工作環境,圓滿完成實習任務,為自己贏得就業機會。
我們從即將實習的14級學生中抽取樣本100人,通過調查問卷的結果統計和座談分析,發現他們在實習前存在以下情況:
焦慮是由心理沖突或挫折引起的,是一種復雜情緒的反應,主要表現為恐懼、不安、憂慮及某些生理反應。它的一種特殊表現就是急躁。過度的焦慮與急躁容易干擾人的思維與活動,給他們的工作造成阻礙。調查顯示,實習前高職護理學生焦慮與急躁的問題主要有:選擇什么樣的實習醫院將來好就業;選擇的實習醫院家人朋友是否同意;實習時都做什么,萬一在實習中出現失誤怎么辦;別的同學都找到實習醫院了,我的實習點還沒確定該怎么辦等等。這些焦慮與急躁的情緒,讓他們在精神上負擔極重、煩躁不安、萎靡不振;在學習上沒有精力、疲于應付、得過且過;在生活中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精神不佳。
自卑心理主要表現為不能對自己的能力做出合理的估計,評價過低或者看不起自己。近年來實習醫院來校挑選實習生時,會對其身高、外貌、成績、能力等進行綜合的評定,然后擇優錄取。這就造成很多學生對自己的這些條件妄自菲薄,害怕參加醫院面試,有的甚至會在面試時面紅耳赤、語無倫次,無法將真實的自己向考官展示,事后又懊惱萬分。
當大家每天見面問候語都變成了“實習醫院定了嗎”的時候,有一部分人則表現出冷漠與茫然的狀態。他們或者看似輕松的回答一句“車到山前必有路”,或者無奈的回答一句“誰知道呀,再等等吧”。面對醫院選拔,別的同學都在積極應對,這部分同學卻十分茫然,對未來沒有方向,他們情緒冷漠、心灰意懶、不思進取。
高職護理學生在實習前,出現心理矛盾是正常的,但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解決,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就會產生一些心理障礙,會嚴重影響實習的效果。
1.加強學生實習前的心理評估,對存在焦慮與急躁的同學及時進行疏通與輔導。引導學生全面評估自己,深刻認識自己的心理狀態及原因。只有知道病癥所在,才能對癥下藥;只有深入了解自己,才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正確的選擇。
2.鼓勵學生在見習、社會實踐時多去醫院,了解未來實習單位的工作環境,讓他們有機會把自己學到知識和技能及時應用到臨床實踐中,做到學校與臨床無縫對接。還可以邀請實習結束或者已經成功就業的畢業生返校做報告,將自己實習時遇到的問題和經驗教訓告訴學弟學妹,以減少他們實習前與實習中的不適應狀況。
1.加強學生面試技巧指導。面試技巧是學生在面試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專業嫻熟、脫穎而出的氣質。掌握了面試技巧,提前對考官的問題做好準備,才能自如地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去把握和分析事情,完美地做出答復。
2.“以己之長克人之短”是對這類學生最好的幫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要學會客觀的自我評價,認真分析自己的優勢與劣勢,著力挖掘自己的長處,將優點放大、包裝后展示給考官。同時這類學生必須學會正確的面對失敗,即使準備再充分,優點再突出,在面試時也會出現各種問題導致失敗,只要懂得在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來,深入總結失敗經驗教訓,就能越挫越勇。
1.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教育,幫助學生明確未來職業發展的方向,制定提升自我實現目標的計劃,并鼓勵他們用具體的行動逐步完成。每一個小步驟的完成都會讓他們心理踏實,同時對最終目標的實現充滿信心。
2.茫然與冷漠很可能是遭遇挫折后的一種應激心理反應,是缺乏斗志、逃避現實的表現,這類學生是最需要幫助與鼓勵的人群,也是學校職業指導教師最應該針對性開展輔導工作的群體。多渠道了解他們茫然與冷漠的具體原因,深入談話,向他們分析實習的重要性,展示成功的案例,暢想美好的未來,讓他們鼓舞斗志,敢于面對實習挑戰,順利開始職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