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含雪
(吉林省教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進步,越來越多高校也開始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培養優秀人才。如今,我國政府領導人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非常重視,高校也應該從我國傳統文化中汲取優秀的資源,進行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校學生的素養水平。目前,很多人都在說“精致人才”,這些人才在進入社會之后,往往擁有很高的學歷,但是其本身的思想確實有問題,在實際的工作中,容易出現一定的錯誤,因此,高校就需要加強對這些現象的重視力度,將思想教育納入整個教育體系之中,培養更多更全面人才。這對每一個學生日后的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網絡時代下,各個思想文化之間不斷地進行交流和碰撞,這里面不僅有積極的文化,也有一些落后的思想文化。而高校學生的思想在大學時期是形成的最重要的時期,同時,對他們來說,自身的意志力比較薄弱,沒有太多地受到優秀文化的影響,其的思想觀還處于一種動搖的邊緣。因此,高校就必須要加強對學生思想意識的引導,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水平。
我國優秀文化中,包含著很多古圣先賢的智慧,有著豐富的思想內涵。高校要看到這些豐富的內涵,如此,不僅能夠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對于我國教育體系的發展也是極為有利的。
在新時期背景下,高校需要加大對學生人生價值觀的重視力度,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在學習中,他們會受到各種干擾因素,網絡時代的發展,教師要加大對學生的三觀工作的重視力度,讓他們有著人生價值追求目標。
我國的優秀文化中,有很多都是關于我國的民族精神的。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如今的社會中,也能夠發揮其重要作用。有人認為,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不適合現代的發展進步,實際上,這些優秀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精神,這些精神對于現代的社會建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高校也應該用這些民族精神教化學生,讓他們能夠更加全面發展。
高校政治教育工作,就需要圍繞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這樣才能夠對學生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幫助當代的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愛國主義思想。愛國思想的培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環節,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在我國民族文化傳統文化中,對個人道德修養非常重視。因此,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就需要吸收我國優秀的道德文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們的道德修養,對于學生以后的發展也是極有利的。以我國古人為榜樣,教導大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下,學習我國的優秀傳統道德文化,明辨是非。
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蘊含和諧的思想理念。在優秀文化復興下,高校應當充分挖掘優秀傳統思想,把“人和”的思想觀念融入高校校園中。
高校要看到文化對教育的重要性,進而改進自身的教育模式,把傳統文化融入到相關教育之中。借助課堂,將優秀文化經典教授給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認識到我國優秀文化的豐富內涵。
構建校園文化時,也需要滲透中華優秀文化,以便能夠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水平。校園文化建設不僅需要借鑒現代的優秀文化,對于優秀文化的精髓,也需要加大重視力度,更好地維護我國文化的發展進步。
網絡時代的到來,高校出現了大量的網絡文化現象。高校也應該看到網絡平臺的優勢,發揮它的作用,借助這個平臺,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宣傳。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宣傳文化的同時,還應該與教育結合起來,提高學生成績水平。
學校要將這些思想,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就必須要經過實踐的檢驗,因此,學校可以舉行一些活動,讓學生們都參與進去,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興趣。
綜上所述,在新的歷史時期,學校改進自身的教學模式,維護我國教育的發展進步,培養更多更全面的人才,為實現中國夢做出一定的貢獻。學校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首先要看到優秀文化的豐富內涵,將這些智慧更好地結合到具體的教育活動,在提高學生教育水平的同時,還能夠對他們以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