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翔
(濰坊學院,山東 濰坊 261061)
信息技術推動了當前社會的發展,而在網絡條件下,信息的傳播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在網絡環境中,大學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影響,所以大學生的思政教育要結合網絡環境的特點,改變原有的思政教育方法,創新教育方式,提升教學的效果。
當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在面對較為復雜的網絡環境影響,集中表現為由于網絡的影響,大學生的思想易發生波動。在網絡環境中,大學生雖然可以方便獲取更多的信息資源,可以更加方便地獲取知識,了解和認識社會。但是從另一方面看,由于網絡的快速發展,思想文化在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特別是由于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所以對思想文化的傳播起到了推動作用。在網絡環境中,大學學生在面對不同的思想文化,大學生的成長環境發生了較大的改變,給高校的思政教育帶來新的課題,網絡環境下的思政教育有必要改變。
在網絡環境下,多元化的思想文化擴大了思政教育的范圍,網絡信息的多樣性可以為思政教育提升多樣化的教育素材,教學可以借助網絡平臺來實現,并且教學方式可以多樣化,教師與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互動交流。但是在網絡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大學的思政教育在面對著很大的挑戰。在網絡環境中,信息的傳播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學生通過網絡可以獲取多樣化的信息,對于知識的來源也不再僅局限于書本。所以原有教育方式需要創新,但是當前部分思政教育的工作者缺少相關的網絡知識,再受到英語水平的限制,難以從網絡中獲取優質的教學資源,導致思政教育存在滯后現象,教師對于學生的談論話題難以理解,思政教育和學生的思想存在脫節現象。在網絡環境中,大學思政教育需還要面對多種不良信息的影響,網絡中存在大量的信息,內容雖然多樣化,但是內容存在很大的差別。這些信息既包含了有教育價值的內容,也存在許多低俗文化,而這些不良信息會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影響。
面對網絡環境中思政教育受到的不良影響,大學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引導,強化輿論的導向作用,要注重把握思政教育的主旋律,強化正面教育的作用。結合網絡,要引導學生明辨是非,正確看待網上的信息,通過切合實際的思政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思政教育工作也要借助網絡進行教育,發揮網絡具有的優勢,對思政教育進行創新,比如通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進行思政教育。
由于大學生容易受到網絡中負面信息的影響,大學要針對網絡信息進行必要的管理。學校首先要注重內部網絡平臺的管理,要消除不良信息,對信息內容要注意監管,分析研究網絡條件下的思政教育方法,采取多種措施凈化網絡內容,發揮思政教育的引導作用,教育學生正確看待網絡信息和正確使用網絡。
在網絡時代,大學的思政教育要結合網絡的特點,思政教育也要改變原有的教育方式,不斷研究總結網絡環境中思政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要注重個人知識的更新,提升網絡條件下的教學水平,既要全面掌握思政教育的新方法,又要分析網絡環境中思政教育的特點,針對大學生的思想變化,改變原有的思政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要進行相應的改革和創新,發揮網絡教育的優勢。
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緊跟網絡的發展,要結合網絡環境中信息傳播的特點,結合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想變化探索思政教育的新方法。要重點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動向,要發揮網絡在教學革新中優勢,借助專題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新型教育平臺進行思政教學,借助E-mail傳播課件。由于在網絡條件下,教師與學生可以實時互動交流,所以教師要發揮網絡的優勢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這種教學方式也易被大學生們所認可和接受,教師借助網絡可以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變化,采取有針對性的思政教育。
網絡改變了社會的發展方式,也改變了原有的教育方式。網絡內容會影響到大學生的價值觀。所以在網絡條件下高校要重視思政教育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主導地位。學校要針對在網絡環境中學生的思想易發生波動的特點強化對學生的自律教育。比如在日常思想教育中要注重價值觀的引導,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規范網絡中的行為。學校要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網絡,要讓學生意識到網絡既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除的作用,引導學生合理使用網絡,對于網絡的使用要節制,要消除網絡依賴現象。
思政工作是大學教育中的重要內容,網絡環境給思政教育帶來了挑戰,所以有必要研究網絡對大學思政教育產生的影響。大學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認識到網絡環境下思政教學創新的必要性,以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