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晨
(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江蘇 徐州 221116)
現代學徒制是通過高職院校與相關企業合作、高職院校教師與企業技術型人才相互合作來培養高職學生專業技能的一種現代教育和人才培養模式,其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利于促進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對高職教師的專業水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現代學徒制模式在高職院校中的推廣和應用受諸多現實因素的影響,高職教師在其模式下的專業成長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必須重視培養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高職教師的專業成長。
高職院校相對于普通中學存在一定程度的特殊性,其以培養學生某一項專業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高職教師工作內容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是與其他普通院校內容相同,為學生普及講授文化知識;二是指導學生相關專業技能的實踐內容,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受工作的性質影響對高職院校教師提出了較高專業能力的要求,需要高職教師有一技之長同時也能處理好文化知識的教學[1]。而現代學徒制是我國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種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其目的在于通過參與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內容,將其教學過程與相關企業公司的生產過程相銜接,使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專業內容的同時加強對企業生產過程和實踐性知識的了解。以此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能力,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
高職院校教師雖然側重于專業能力教學,但其本質上仍是一名普通教師。高職院校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多是以教學大綱和自身經驗與能力水平為主,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高職教師需要在相關企業中掛職,以較大程度地了解這一部分技能的合理運用[2]。因此高職教師在企業中又會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企業團隊中,這一身份的轉變會對高職院校教師的心態產生一定的影響,高職教師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良好轉變心態,導致學習和科研效果不佳。
高職教師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需要扮演高職院校和企業相聯系的中間橋梁角色,要將自己日常教學中所運用的知識內容與企業實際操作知識相結合起來。但高職教師的能力水平和知識深度與實際操作還是存在很大出入的,這就導致高職教師無法將自己在教材和生活中所了解學習到的知識與企業生產中的知識相銜接起來。由此對于高職教師自身來說不利于有效整合知識,達不到促進自身專業成長的目的,與此同時也會使得高職教師在給學生講授操作內容時無法很好地形成一個系統實際的知識體系。
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高職教師想要切實提高自身教學能力拓寬自己知識面就必須實際行動起來,單一地學習教學大綱和文字知識無法將知識轉化為實際有用的內容教授給學生。因此高職教師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一定要進入到企業生產一線去深入學習。在學習之前,高職教師應將自己對于企業生產中所存在的疑問整理出來,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去逐個解決問題,并將自己在企業生產一線工作的過程中所發現的新問題或新的操作及時記錄整理出來,形成一整套的知識和操作理念[3]。充分了解先進科學技術和專業工作人員的工作流程及操作方式。通過深入企業生產一線,高職教師要做好高職院校和企業相銜接的工作,促進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系以幫助企業的產品研發和高職院校學習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發展。
現代學徒制模式對于促進企業參與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過程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是幫助高職院校進一步學習研究發展科研成果培養專業人才的重要方式。高職教師在這一模式中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在企業中深入學習調研的同時也是提升自我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的重要方式。因此高職教師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需要意識到自身所擔負的責任,帶著問題去學習一線知識,并合理總結歸納實際操作經驗與知識,以不斷促進自我專業成長并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