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璽瓊 陳秋紅
(沈陽大學,遼寧 沈陽 110044)
上世紀70年代,我國開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這一計劃雖有利于解決當時的人口及發展問題,但是其弊端也隨著時間逐漸顯露。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自實施計劃生育以來我國共有2.18億個家庭響應了這一號召,其中城市獨生子女比例高達80%-90%,而農村也達到了半數左右,這樣的家庭一旦子女因疾病或意外身亡,便成了“失獨家庭”。
“望子成龍”是中國的傳統思想,特別是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家庭重心過于集中,情感依賴表現的更為明顯。當父母失去唯一的孩子時,他們便失去了重要的精神支柱,容易陷入自我封閉,害怕和他人談及子女,對外界時刻抱著戒備心理,不愿與社會進行溝通和交流,對生活失去信心。他們沉溺于痛苦之中無法自拔,這種痛苦遠非金錢所能彌補,有些父母由于長期沉溺于喪子之痛中,甚至會得上精神類疾病,生活在陰影之中。
自古以來中國父母大多選擇“養兒防老”作為自己的養老方式,子女在身旁就像老年人的定心丸。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漸喪失,需要他人幫助才能更好的生活。然而現在我國社區照顧才剛剛起步,老年人日常照料工作還是由其子女承擔。對于那些失獨家庭來說,子女照料是一種奢望。并且我國有一些養老機構需子女同意才能接收老人,失獨家庭的老人根本無法入住其中。有些家庭只能選擇購買家政服務來獲得些許照料,但對于一些經濟比較困難的失獨家庭來說是無力承擔的。失獨家庭因不幸的遭遇、特殊的身份而陷入老無所養的境地。
社會工作本質上是一種職業化的助人活動,在介入失獨家庭的養老問題可以運用專業的知識,科學地剖析這些家庭中老人及家庭所面臨的困難及問題,并且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相對合適且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社會工作者可以發動社會群體關愛失獨老人,給予他們適當的心理慰藉,協助他們重新認識并肯定自己,鼓勵他們勇敢地面對并接受現實,增強他們個人生活的自理能力,減緩生理及心理的衰退,并調動相應的社會資源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的問題,使其重回正常的生活軌道。
社會工作在介入失獨家庭養老問題時因黨中央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有了堅實的后盾,作為失獨家庭和社會服務機構及政府之間的紐帶,社會工作者既可以借助社會力量,為失獨老人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讓他們心情舒暢,感受到社會的友善與溫暖。還可以幫助失獨家庭鏈接社會資源,協助他們找到新的精神寄托,讓其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生活有所保障。
政府及街道辦事處籌集資金并制定相應的政策,為建立社會工作服務站提供財力及政策的支持,力爭在每個街道建立社工服務站,并配備一名專業的社工專門解決失獨家庭的養老問題。
鼓勵學習社會工作專業的畢業生到社區就業,并對已經在社區工作的人員進行相應的社會工作專業化培訓,以此緩解專業人員短缺的現狀。從本社區的居委會干部、愛心人士、熱心居民以及社區外的人員進行招募,組建一支志愿者隊伍,為失獨家庭提供相應的服務。
1.個案工作
個案工作是以個人及家庭為入手點,通過建立一對一的專業工作關系,運用一定的知識和方法,幫助個人調動資源,解決社會適應方面的問題,使個人的社會生活更加美滿。①在開展個案工作時社會工作者既可以通過積極傾聽、表達同理心、適度安慰及鼓勵等方式為老人提供情緒支持,幫助老人宣泄負面情緒,正視并接受現實。也可以通過改善自我等方式對失獨老人進行積極的思想引導,幫助老人重新肯定自己。還可以為失獨家庭提供相應的信息和資訊,進行適當的行為引導,幫助他們解決現實問題。個案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調動失獨家庭老人的主觀能動性,只有他們自己跨越了心理障礙,才能重新感受到生活的希望與美好。
2.小組工作
小組工作是社會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指的是通過社會工作者的策劃與指導,在小組活動過程和組員的互動和經驗分享中,幫助組員改善其社會功能,促使其轉變和成長,來達到預防和解決相關社會問題的目標。在采取小組工作方法時要根據失獨老人的實際情況,組建相對穩定的失獨家庭關愛小組,設計具體的活動方案,在活動中社會工作者既要是活動方案的策劃者,還要是活動的引導者和服務者。在活動的過程中,鼓勵失獨老人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潛能,幫助他們形成互助小組,使其恢復正常的社會交往,維持身心健康,開啟全新的生活。
社會工作介入失獨家庭養老問題是在基層組織中展開的,社會工作者既可以借助社區的醫療機構為失獨老人提供相應的服務,保證其身心健康。也可以向家政服務人員傳授專業的知識和技巧,為老人提供高質量的日常照料。還可以在社區中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幫助失獨老人積極融入社區生活,逐步恢復正常的社會交往。除此之外,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社區教育和宣傳,讓居民了解失獨家庭的存在,帶動居民為其營造溫馨的社區氛圍,發動社區干事、志愿者等,積極為失獨家庭提供定期的精神關懷及日常照料等輔助性服務,讓失獨老人感受到來自身邊人的溫暖,促使其重回正常的生活軌道。
直至今日,我國失獨群體仍在不斷擴大,失獨家庭養老問題已逐步發展為嚴重的社會性問題,這一問題體現在失獨家庭的方方面面。他們為社會的穩定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國家應該對他們負責,為他們的生活提供保障,然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卻存在著一定的疏漏。社會工作作為一種新的介入方式,在實際介入的過程中具有專業性及第三方優勢,可以彌補國家及政府在具體介入時的不足。目前社會工作介入失獨家庭養老問題還不夠深入,需要國家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廣,才能為失獨家庭提供高水平、高質量的養老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失獨家庭的養老現狀,提高失獨家庭老人的生活質量,促進失獨家庭養老問題的解決。
注 釋:
①隋玉杰.《個案工作》,第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