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玲
一個人的發展潛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身認知結構的水平和知識遷移能力,就發展潛力而言,能否形成良好的知識遷移能力是問題的關鍵。
遷移規律是教育心理學揭示的一條重要的規律。它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積極促進作用稱為正遷移;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干擾或抑制作用稱為負遷移。本文主要探討的是正遷移。因為學習活動本身是一種心理活動,所以遷移也受到人的心理活動的調控。眾多的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學必須符合學生的思維方式,必須以他們現有的認知結構為基礎。生物學科與其他學科一樣,作為必修的科目,構成了學生知識體系的一部分,匯入學生的知識遷移系統。在傳授新知識時,教師要利用學生現有的認知結構,創設新知和舊知的聯系情景,通過幫助學生建立“最近發展區”,順利完成知識的遷移,從而提高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現有的認知結構是形成知識遷移的基礎
知識遷移的有效性主要取決于過去的認知水平,當要求用有限的認知水平去完成知識遷移活動時,就會顯得牽強附會。例如,生物課介紹到有關蛋白質的知識時,知識起點要求較高,除了要求理解蛋白質是生物體的主要組成物質之外,還要理解其化學分子結構,可是學生還沒接觸到有機化學的知識,更無法理解生物大分子的含義。以他們的日常生活經驗,會認為老師今天要講雞蛋中的蛋白質。如果教師不顧學生的現有認知,開始繪聲繪色地大談蛋白質的分子量是如何的巨大,蛋白質的結構是如何復雜,蛋白質的作用是如何的重要,蛋白質的種類是如此繁多時,那只會使學生陷入一團迷霧之中,對這部分的知識模模糊糊,最后導致死記硬背。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需要有一個緩沖的過渡地帶,要符合維果茨基說的“最近發展區”的理論,假如教師對自己所要講授的新課做好了“先行組織”準備,能充分考慮到學生蛋白質的認識有局限性,那么就可以用下面的問題來提示學生:“你在生活中了解到哪些物質是蛋白質?”、“這些物質的分子和NaCl比較。有什么區別?”同時讓學生觀察蛋白質和NaCl的分子模型,以引起學生的注意,也可集思廣益,先讓學生走出認知的局限性,其“最近發展區”得到充分的延伸之后,教師就能輕松完成這一內容的教學,幫助學生順利完成新知識的遷移。理解了有關蛋白質的知識,對新陳代謝和變異等知識的學習大有裨益。因此現有的認知結構是形成知識遷移的基礎,遷移能力的上升又有助于進一步完善認知結構,兩者相互依賴,還有利于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二、相同要素可以促進知識遷移
心理學的傳統理論認為:兩個學習過程中相同或相似要素越多,就越容易發生知識遷移,因為前一種學習為后一種學習已經打下了基礎。如數學成績好的學生,物理也不會差;化學成績好的學生生物也一定不錯。而在實際的學習中,知識之間的共同因素往往潛藏于內部,這就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辨別能力。要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教師應給學生盡可能多地提供練習認識事物之間同一性或相似性的機會,并使學生逐漸形成尋找事物之間的共同之處的習慣。實踐表明,相同或相似要素越多,穿越“最近發展區”的時間就越短。
生物學學習過程中,知識的遷移并不是簡單地將已有的知“移位”,而是需要在面臨新的問題情境時,能迅速找出新舊知識之間存在的共同點,從而確定所需解決的新問題可歸屬于已有的何類知識的延伸或擴展。
優秀的學生常常學得輕松,一個明顯的特征是習題做得不多,卻善于解題,效率很高。相比之下,不少學生在做過大量習題以后,還是不得要領。究其原因,是學生對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把握不夠。對于概念、原理的學習不能僅停留在機械的背誦,而要能理解其實質,這樣事實上已經為學生筑起了堅實的“最近發展區”。生物教學內容的一大教學難點是遺傳規律,遺傳題具有一定的難度,但也有一部分學生非常喜歡做有關遺傳內容的習題,產生這種分化的原因是學生能否把握遺傳的實質,基因的概念很抽象,宏觀上無法觀察,那么基因是如何傳遞呢?因為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教師就應該把基因和染色體緊密地聯系起來介紹。只有透徹理解染色體在細胞減數分裂中的行為變化,才能理解基因的變化,從而準確地把握個體形成配子的種類和配子的組合過程,最后從遺傳現象、事實和邏輯推理中概括出遺傳學基本原理,這樣,學生對三大遺傳規律和伴性遺傳實質的理解就水到渠成,遺傳的實際應用問題就能迎刃而解。搞題海戰的結果往往得到的是“走遍千山萬水,卻不知身在何處”的無奈感覺。而抓住了染色體這個關鍵,使其滲透到遺傳學的教學,那么知識遷移就得到了體現。
生物科學的發展速度極快,新舊知識的更替日新月異,各種信息要素加速重新組合,這要求我們培養出的學生要有出色的能力。而當前生物教學中,存在著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能力培養的現象,學生似乎暫時獲得了許多的生物學知識,卻喪失了比之更重要的生物學學習能力。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是通過知識的廣泛獲得及廣泛的遷移實現的。如何讓學生具備正確的知識遷移能力,快速適應新的環境,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是教育的當務之急。我們期待的是“青出于藍勝于藍”的未來。